自立法會在6月18日以大比數否決了政改議案後,政改五部曲無法按人大常委會的「8.31決定」走下去。有政府官員及評論員說香港進入「後政改時代」,筆者不知道提出者如何界定什麼是「後政改時代」,以及有否解說清楚後政改時代與政改時代有什麼實際的分別。現實上有關政制改革中有關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以至立法會的選舉方法,一無新方案,二無真共識。若說政改爭論已經成為過去,只可以說是掩耳盜鈴之方法。政改仍然是香港社會不同社群心中的一條刺,黃絲與藍絲的對陣,並不會因一句「後政改時代」而煙消雲散。
現屆特區政府表示在餘下任期內不會重啟政改,所以便宣稱「後政改時代」的來臨。可惜,這只是政府的主觀願望,希望香港人可以暫時放下政改造成的爭拗和分裂,但不會重啟政改的決定本身未經民意討論及立法會授權,本身便會引起爭議及面對挑戰。而「後政改」與「政改」兩時代的主要分別,應該是梁振英所說在餘下的兩年任期內集中處理香港的民生及經濟議題,而不再處理香港的政改議題。
梁班子明顯是要打民生牌及經濟牌,希望藉此來挽回低落的民望,為出任下一任特首造勢。但民生與經濟議題真的可以脫離政治脈絡而單獨討論嗎?只談民生經濟,不談政治的想法,根本不設實際。例如最近出現的高鐵超支是經濟議題、鉛水事件是民生議題,但明顯大眾認為均是「民生遭殃」,大眾關心的是政府的行政及監管能力是否出現問題,為什麼能讓高鐵工程一再延誤及超支,為什麼讓公屋的發展商在交樓後短期便出現不合格的鉛水供應?市民憂心的是政府的表現不合格,民眾認為政府的管治水平每況愈下。沒有一個民意授權的低民望政府,民生經濟問題,也變成行政及政治的問題。
不斷成立委員會、研究、爭拗
沒有一個能協調不同階層利益的立法會及政治制度、沒有一個有強大民意基礎的行政機關,民生議題如加速公屋興建、設立全民退休保障、設立標準工時,只會不斷出現工商界利益代表與基層利益之爭。不斷的成立委員會、不斷的研究、不斷的爭拗,民生議題及經濟議題對社會造成的分裂並不會比政改爭論少。
香港政改的朝向就是要建立一個有民意授權的政府,行政長官應該有民望、聽民意,由人民選舉產生。而立法會應能代表及整合不同的階層利益,盡力加強團結共識。可惜單集中民生及經濟議題,一個政治失能的政府,只會引起人民更大的不滿,認為就是因為不民主的政制,市民無法透過真正的選舉去選走不合格的行政長官。而沒有一個能協調不同階層利益的立法會及政治制度、沒有一個有強大民意基礎的行政機關,民生議題如加速公屋興建、設立全民退休保障、設立標準工時,只會不斷出現工商界利益代表與基層利益之爭。不斷的成立委員會、不斷的研究、不斷的爭拗,民生議題及經濟議題對社會造成的分裂並不會比政改爭論少。
放在香港面前的重大民生及經濟議題是人口老化及房屋售價及租金狂升。政府要集中解決的民生議題,包括:退休保障、醫療衛生、長期護理及房屋。這些議題經已在上述「成立委員會、進行研究、未能有共識、再成立委員會」的怪圈中兜兜轉轉二三十年。要切實面對及解決這些民生大問題,香港社會不能避開現時香港政府「政治失能」的困局。
人民充權社群對話達到團結
要解決「政治失能」的困局,「強人政治」或「寡頭政治」只是飲鴆止渴的辦法。從台灣及韓國的政治發展趨勢來看,強人政治未能長治久安。雖然,民主政制的發展不一定能帶來一個人民完全滿意、有政治意志又有執行力的政府。像陳水扁與馬英九由最初非常受人民歡迎,後來又變成民望低落的領袖。但台灣及韓國的民主制度保證了政黨的輪替的可能性,人民用選票送走不合格的領袖及代議士,正正是在制度上保證人民的聲音能夠得到正視,而人民亦自覺有能力去決定自己的命運。這種充權的可能性才能令人民真正參與民生、經濟、政治、文化、環保議題。透過參與不同的社群才能有對話、有理解、有尊重,來達到社會的真正團結。在參與的過程中,公民社會亦可以與政府攜手去解決長遠的問題,這樣才能根治香港「政治失能」的困局,避免「民生遭殃」的一再發生。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