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內地經濟持續放緩,即使中央政府連環出招,仍未能將頹勢扭轉。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7月公布的《2015年環球經濟展望》報告,維持今年4月的預測──2015年內地經濟增長只有6.8%,低於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設下的經濟增長目標7%。但最令人擔心的是,IMF預測內地經濟於2016年繼續轉弱至6.3%,反映過去多年內地經濟快速增長的故事有頗大可能成為歷史。
究竟今年內地經濟增長能否達到7%水平?筆者沒有水晶球,未能給予讀者一個答案。但從官方公布的6月份製造業PMI差於預期來看,「保七」的機會不大。然而,經濟增長未能達標不是世界末日,現時中央政府的首要任務是先阻止經濟繼續放緩,然後才對症下藥,解決這幾年持續困擾內地經濟發展的深層問題。
要解決內地經濟放緩,最有效和最快捷的方法是大幅減息,因為減息可以直接減低融資成本,減少借款人利息支出和鼓勵消費,而且也可以間接地將人民幣匯價的強勢壓下,以增強內地出口的競爭力。因此,減息對國家來說,絕對是個一石二鳥的方法。
在今年5月,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於北京大學一個論壇指出,近年內地經濟減速與體制及結構等問題沒有太大關係。首先,體制問題早已在2011年前存在。再者,結構失衡例如產能過剩、環保、基建投資回報過低只是「似是而非」的觀點,只要中央政府適當處理和社會更能了解問題的真相,以上所謂體制或結構問題是不會為內地的中長期經濟增長造成障礙。林毅夫相信這幾年的經濟放緩是周期性多於結構性和體制性的。
林毅夫提出的要點值得思考,內地經濟放緩是周期性或結構性(或制度性)絕對影響中央政府採取何種措施去支持經濟健康發展。假若讀者聚焦近年環球經濟表現,不難看見幾個主要經濟體,包括美國、歐元區和日本,均展示大量經濟問題,尤其是歐元區的債務危機總是揮之不去,致區內的經濟表現持續低迷。在這形勢下,一向倚重出口來推動內地經濟的力量已逐漸消失。
2005年的匯改也為內地出口造成困惑。2005年7月21日匯改正式宣布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次過提升2%至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自此,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慢慢地轉強。在2014年1月,人民幣兌美元更升至接近6算,較匯改前高了27%。
筆者翻查內地貨品出口數據,發現貨品出口佔國內GDP由2007年的62.1%,急挫至2014年的42%。看來外圍因素和匯改均對內地出口造成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但單從疲弱的出口表現來決定內地經濟放緩是周期性,筆者沒有足夠信心作出此結論。
高儲蓄率、大量固定投資、貧富懸殊
統計學文獻有一金句:「數字不會講大話」。筆者出身自計量經濟學,對數據分析相當熟行。如果大家詳細研究以下幾個內地經濟數據,不難看見內地經濟放緩絕對不是周期性這麼簡單!
首先,內地儲蓄率持續高企(見下圖)。展示在2006年至2013年內地的儲蓄率是約50%,遠遠高於其他主要經濟大國。這現象其實反映國家在社會保障上做得不夠理想,驅使低中收入家庭要透過增加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然而,高儲蓄率壓抑普羅大眾消費能力。從附圖中讀者可看到2000年家庭最終消費支出佔GDP是47.4%,但在2013年,這比率已跌至36%,反映愈儲蓄愈不願消費。但在同期,內地平均每年的經濟增長高達9.9%,國家收入不斷上升,但家庭最終消費支出佔GDP卻下挫,對進行結構和制度改革的中國來說,這不是諷刺嗎?
第二,在過去十多年,中央政府採用大量固定投資推動經濟動力。但這策略是難以維持一段長時間的,因為後遺症是投資浪費和資本生產力下降,而更壞的是內地經濟不可能長期消化龐大的固定投資,經濟始終會出現嚴重的生產過剩,窒礙經濟增長。
第三,國民收入增加,但收入差距(income disparity)卻明顯擴大。世界銀行於2013年8月發表一份特別研究報告“The Challenge of High Inequality in China”,指出中國社會面對收入分配高度不均的挑戰。在1990年代後期,內地的堅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只是0.4,但2014年已上升至0.469,反映家庭收入差距惡化。基本經濟學告訴我們,收入不均對家庭最終消費支出產生負面影響,這令內地經濟增長面對不少逆風。
以上三個經濟數據與制度不善和結構失衡有密切關係,也阻礙內地經濟增長。當然其他的深層次問題包括打貪、戶籍政策、人口政策、去槓桿、地方債、開放資本帳、人民幣國際化、城鎮化等均需要小心處理,否則,只會像今年7月中央政府救市,最終要交昂貴學費。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