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多年來,中央不斷研判香港的情勢和部署應對之道。中央認為,香港回歸後出現的管治困難和政局混亂,主要原因是香港存在着一股不容輕視的反對力量。他們不接受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執政的事實,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作「另類詮釋」,不尊重中央的權力和職責,不斷以激烈抗爭行動衝擊中央和特區政府,妄圖迫使中央「交出」香港特區的政權,好讓他們將香港變成「獨立政治實體」,甚至藉此促使中國走上「和平演變」的道路。在中央眼裏,反對派之所以囂張,是因為他們能夠巧妙地訂立「政制改革」為永恆的政治議題,並藉此來動員群眾和激發衝突。
為了改變香港的政治生態,好讓「一國兩制」能夠順利落實,中央在2007年同意香港可以在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並在此之後普選立法會。中央的目的是希望通過積極回應反對派及其支持者的政治訴求,引導他們放棄與中央的對抗態度,承認基本法規定的政治體制,並逐步向「體制內的反對派或改革派」或「忠誠的反對派」轉型。當然,行政長官的選舉辦法也要確保國家安全和利益得到切實的保障。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14年就普選行政長官做出的「8.31」決定,就是要兼顧香港人的民主訴求和國家的需要。「8.31」決定在人大常委會以罕有的絕大多數通過,具有反映「國家意志」的特殊意義。從中央的角度看,反對派如果堅持要推翻「8.31」決定,堅持要中央接受他們的罔顧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以「國際標準」為依歸的所謂「真普選」方案,則可以斷定反對派不願意放棄他們與中央對抗、否定「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立場,也意味着中央那個引領反對派改轅易轍的策略失敗。
現在政改方案既然在立法會被否決,則中央對重塑香港政治生態的意向只會更明顯和更堅決。
不過,無論特區政府提出的,依據「8.31」決定設計的特首普選方案能否在立法會通過,中央重塑香港政治生態的策略不會改變。政改方案通過當然比不通過好,因為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重塑的成本。即使政改方案通過,香港內部依然會在長時內存在一股與中央對抗的勢力,其中那些激進分子(中央眼中的「死硬派」和「頑固派」)更是中央日後需要重點對付的對手甚至「敵人」。王光亞斷言要跟他們堅決鬥爭,估計正是中央要反制和打擊反對派內的極端勢力的「國策」的說明。現在政改方案既然在立法會被否決,則中央對重塑香港政治生態的意向只會更明顯和更堅決。
現在很難說清楚中央對那些極端勢力會採取什麼對策,但王光亞已經宣告中央不會讓他們有機會執掌香港特區政權。我預料中央會認真運用它在「一國兩制」下擁有的權力來縮小極端勢力的活動空間,與特區政府和「愛國愛港」力量加強協作來「孤立」他們,強化特區政府的管治能力及加強「愛國愛港」力量的團結性、戰鬥力和群眾支持基礎來「邊緣化」他們。
理論上,在「一國兩制」下中央擁有的權力頗為廣泛。通過對基本法第74條的解釋,可以大為減少立法會內反對派議員的「拉布」行為。如有需要,中央可以向行政長官發出指令來禁止那些危害「國家安全」的組織和行為。如果情況危急,中央也可以針對香港發生的一些危害國家安全的組織和行為將一些「全國性」法律引用到香港來。與此同時,中央也可以對積極支持反對派的國內和國外的組織和人士施加壓力,促使他們減少甚至停止對反對派的慫恿和協助。
合作形成「泛建制派」戰線
中央、特區政府和「愛國愛港」力量通力合作並形成「泛建制派」戰線,會有利於「愛國愛港」人士在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中多拿一些議席。假如他們的議席能夠超過三分之二,或者拿到多於一半的地區直選議席的話,則反對派利用立法會來阻撓特區政府施政的意圖便無法得逞。不過,即便上述目的達不到,只要建制派議員能夠在中央的領導下加強團結和協作,已經可以顯著壓縮反對派議員在立法會的鬥爭能量。當然,在目前建制勢力仍然內訌頻仍的情況下,中央的任務將會十分艱巨,尤其是可以預見的是反對派將會以發動群眾反對梁振英為打擊建制派的主要手段。
我猜想中央會責成特區政府按照「依法辦事」的原則,以更強硬的執法行為對付那些激烈和暴力行動。目前香港人對那些帶有暴力成分的激烈行為深惡痛絕,估計他們對政府嚴厲執法不會有太多批評。
中央加緊吸引溫和反對派來歸
更為重要的,是中央會加大力度推動「愛國愛港」力量的建設,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資源,爭取更多的中間、溫和及務實人士參與到「愛國愛港」陣營來,並吸引一些溫和的反對派人士來歸,從而擴大「愛國愛港」力量的社會代表性和支持基礎。
在中央的指導和要求下,特區政府應該會致力爭取更多來自不同方面的人才參與特區的管治工作,目的在於提升特區政府的政治威望和管治能力,也為了配合「愛國愛港」力量的建設工作。就算本屆政府在餘下任期內因為種種原因而做不到,這項任務也必然會落在新一屆政府的身上。
中央會更會花大力氣來重奪「話語權」,讓香港人更明白中央早已定下來的「一國兩制」方針的目的和內容,以至中央一直以來所擁有的權力和職責。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改變香港不少人因為反對派過去的「誤導」而產生的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誤解,無疑最嚴重的「誤導」是將香港當成為「獨立政治實體」。
在經濟領域,中央會一如既往大力協助香港經濟的轉型和發展,尤其讓香港參與到中央的「一帶一路」的宏偉戰略之中。不過,中央會特別關心香港的經濟發展能否讓更多的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人受惠。在縮窄貧富差距的工作上,我想中央可以通過對一些強固的既得利益集團曉以大義,同時又施加壓力,讓一些有利於改善民生、減少社會不公和舒解群眾怨毒之氣的政策和措施得以實施。這些工作肯定會有助於減少反對派在社會上的支持者及爭取香港人心的回歸。
……加強「愛國愛港」力量的建設、引領反對派內的溫和人士向「體制內的改革派」過渡、孤立和「邊緣化」激進反對派……
誠然,中央究竟會運用哪些手段來重塑香港的政治秩序,現階段難以斷定。不過,鑑於反對派走上衰敗之途的跡象越來越明顯,估計中央對反對派的策略會取得一定的成效。
當前,中央對於改變香港的政治生態、扭轉香港回歸後的政治分化對抗局面、加強「愛國愛港」力量的建設、引領反對派內的溫和人士向「體制內的改革派」過渡、孤立和「邊緣化」激進反對派、嚴厲對付激烈和暴力行為、減少香港人對中央的牴觸情緒、推動香港經濟和社會向前發展和加強香港與內地的融合等的決心很大。無論是成功或者失敗,都對香港「一國兩制」日後的實踐以至「五十年不變」後香港的將來事關重大。坦率地說,假如中央無法有效約束「死硬派」和「頑固派」勢力,則香港「一國兩制」的前景必然陰霾密布。
(劉兆佳,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前首席顧問)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