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
-
回望2022:我們問了7位中國人,去年掙了多少?過得還好嗎?
「未來的不確定性會越來越多。2023年到底會好多少,仍然是有疑問的。」
-
舊物中的新世界:我們在「撿破爛」裏尋求什麼?
在所有的故事裏,我們都在通過舊物建立起新的連接,與自我、與他者、與世界。
-
自述:養老院在中國洶湧的疫情下破防,「每兩天就有一個老人走了」
「這些老人,好端端來養老,卻在養老院裏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連新年都沒等到。」
-
不能回來過年了,中國停發日本入華簽證如何影響他們
日本質疑「中國的措施是不是有點做得太過了」,一些中國人則表示「出國這麽多年從沒受過這種侮辱」。
-
感染海嘯過境中國農村:不一樣的感冒和村醫無奈的處方
他從來沒見過臘月死這麼多老人,事主只能允許蓋棺師傅同時跑好幾個場地,「這裡吹倆小時,再跑到另一家。」
-
數說中國經濟2022:不計成本的清零,地方政府債台高築
受困於這一年嚴苛的封控和低靡的地產,中國年GDP增長3%,遠低於5.5%的預期增長目標。
-
中國沒有藥神:缺乏監管、假藥頻現,人們為何搶購Covid仿製藥?
「我得到一個結論:在中國花這麼大力氣了解信息,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
中國放開疫情管控後的最大難題:勝利之後如何再次宣告勝利?
對中國整個官僚系統來說,「二次勝利」是三年防疫的彌賽亞時刻,在宣布勝利之前,疫情這場政治運動都還沒有結束。
-
中港青年對談反封控抗議:在斷裂和不信任裏,儘量建構公共的討論
「從此之後,不管你是什麼立場,都可以面對抗議這個選項了。」
-
田禾:中國清零積弊給無序放開造成的困局,未來還能如何彌補?
中國社會可能在兩個月內走完了西方國家三年的感染軌跡。
-
裴宜理x傅士卓x齊慕實:習治下,徹底的權力集中和徹底崩潰之間,沒有中間地帶
總的趨勢是,中共的政權越來越多地關心自己的控制力,而越來越少地關心民衆的具體問題。
-
逝去的不只是南周,記《南方周末》新年獻詞事件十週年
「可能像我們這些人聲援它,也是對自己青春時代的致敬。」
-
核酸治國是如何失效的?一場沒有回頭路的表演
「病毒是不可見的,核酸就像熒光劑的作用,把病毒顯性化,然後再去表演。」
-
中國疫情海嘯:老年重症高峰初現,醫療系統面臨極限挑戰
中國農曆新年將近,他覺得心裏沒底,「你不知道病人會有多少。」
-
記住2022:動態清零下,那些無辜的、逝去的、被政治化的生命
在為達「清零」不惜代價的政策高壓終將結束之時,我們不能忘記過去一年因此造成的無數起悲劇。
-
異鄉人:原鄉流浪,內心流亡
在成長的土地上流浪是怎樣的感覺?另外在懷念、不捨或無感中,我們如何看待未來的棲息地,還是否需要一個落腳之地?
-
不要父權要多元,封控抗議中女性與酷兒的臉
「當女性抗爭者站出來的時候,首先被攻擊的是她們的性別,比如在女性手舉的白紙上,P圖『五百一晚』。」
-
專訪
延安為何是「意外」的革命聖地?——歷史學家周錫瑞談陝甘革命的起源
中國革命不是某種不可避免的農民對貧窮和壓迫的反應,而是在一個不斷變化的地方、國家和國際事件下的意外產物。
-
中國式解封:斷裂的防疫政策和失序中的人們
斷藥、囤藥,醫療擠兌、醫護感染⋯⋯中國準備好面對後清零時代嗎?
-
「幸好還有非洲」:中國最難就業季,更多法語畢業生赴非洲工作
逾3500家中國企業紮根非洲投資興業。他海投了超過500次簡歷,只有去非洲的工作機會得到了回應。
-
白紙抗議被捕者:被警察扇耳光、扣留兩天,出來後我被同事孤立了
「在小巴車上不斷被打時,是我最害怕的時刻,而出來後同事们看我的眼神,則將我拖向抑鬱的黑洞。」
-
中國「黨國資本主義」的形成:國家安全困境與對國際政經體系的衝擊
共產黨面對「威脅」維護政權安全的行動,反過來引發了其他發達國家的擔憂,促發了這些國家採取措施限制中國的企業和商業行為。
-
大變局時代的勞工命運:疫情三年中國工人生存狀況全觀察
當前中國正處於大變局的過程中,經濟社會面臨結構性的變化,勞工階級為了應對他們處境的惡化必然會持續不斷地行動。
-
與獨裁者共舞:主教任命協議再續約,梵蒂岡實現中國夢了嗎?
「像是被拋棄的孤兒,長年來沒被愛國會控制的忠貞孩子,卻得不到教宗的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