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英國大選日,他們為什麼「投誰都不投保守黨」?2024 英國大選

英國大選日,他們為什麼「投誰都不投保守黨」?

在選舉前夕,我們訪問了三位英國選民。他們經歷、背景、年齡層各異,但都決定今日「anyone but Tory」。

47人案第二組六人求情,其中四人爭取歸屬「其他參與者」 | Whatsnew

袁嘉蔚的律師形容,「被告天真地相信《基本法》賦予的權力是合法手段,試圖分得一點權力。」

日報|福建查扣台灣漁船;香港通過社工條例修例;拜登面臨黨內退選壓力

習近平出訪哈薩克;香港男性自殺率上升;印度踩踏事故過百人死;以色列軍方出現停火意見

柏基投資撤資海伊文學節後,英國文化界陷入「杯葛」之爭|Whatsnew

一些藝術界人士表示私人資助的好處長期以來被誇大了,行業最需要的其實是更多的公共資金。

英國大選 2024:樓價高企,青年買不起樓,兩黨哪個能解決住屋問題?

「上樓難」是英國少數跨世代議題。從發展綠地到買屋補貼,哪一招才有用?

日報|47人案第二組陳情;香港度過「七一」;最高院指特朗普享部分豁免權

湖南多地暴雨導致洪災;中國公民在菲律賓被撕票;首爾重大交通事故9死; 以軍攻擊汗尤尼斯

從醫療住屋到對香港的「特殊責任」:專訪英國綠黨前黨魁Natalie Bennett

「工黨和保守黨的理念都破產了,綠黨所做的就是改變政治觀念。」

移民英國後,香港人如何參與政治?|端聞 Podcast

2019年後移民英國的香港人,都是因爲政治原因離開,他們如何參與當地政治?

生成中國式AI:審查之外,科技公司的煩惱清單

中國科技公司希望復刻移動互聯網時期的成功,但在一個技術被「卡脖子」、人口紅利殆盡、消費萎靡的中國,每一步都更難行。

「七一」香港:李家超稱完成「KPI」;何韻詩音樂會;零星默站|Whatsnew

「七一」前後,香港社會上也仍有本地活動或零散的意見表達。

香港鮮浪潮18年來首度不獲藝發局資助,杜琪峯:只要在港就繼續支持|Whatsnew

自2021年起相繼有鮮浪潮的參賽作品不獲電檢處核准放映或被要求刪剪。

維港旁七一紅旗海裡、栢麗大道空舖前,我們和尖沙咀遊人聊了聊

有人認為生意不順不要賴政府,有人懷念以前的繁榮經濟。

港裔移民二代導演曾佩裕執導紐約故事:「最讓人感到孤獨的是語言。」

法拉盛是世界上無數移民最擁有歸屬感的飛地,也是曾佩裕首部長片的發生地。

日報|巴奈金曲獎發言;法國首輪投票極右翼領先;中國互聯網打擊極端民族主義

非中國籍港澳永久居民可申辦內地通行證;中國民營火箭試射失敗;美國最高法院重要裁決;伊朗總統選舉首輪投票

香港6月法庭:47人案求情;港府引《23條》;理大19人暴動罪成|Whatsnew

「馬屎埔陳伯」登獅子山展示標語橫額被控;學生未獲同意披露個人資料罪成;JPEX事主入稟

影像:斷了線的風箏,為甚麼沒有變得更自由?

香港幾乎每日都有風箏在飛。二零二四年的春天,我來到大坑墩,紀錄各種飄浮的形狀,並嘗試在靜止的時間中找到更遼闊的空間。

西班牙遊戲工作室 Deconstructeam:選擇去過一種革命性的生活

所有的時間線都是重要的,所有的犧牲都有意義;重要的是你仍然在做出嘗試。

「七一」香港多個市集取消,同志市集被當局指未領娛樂牌照|Whatsnew

終審法院曾裁定,如籌辦人無權控制公眾入場,無須領取牌照。

紅色延安遊記:革命歷史的三種記憶政治

從教堂式革命紀念館、迪士尼式革命紅街,到記錄某種文革史的知青博物館,在延安可見黨國利用歷史的方式。

47人案首5人求情,戴耀廷主張刑期2年,從犯證人爭減刑40-55% | Whatsnew

法庭指「35+」為《星球大戰》的「白兵」,要找出背後「黑武士」;拒納戴在《國安法》實施後「角色輕微」。

在香港磨練技藝,到異地印一本書——香港出版和書店在英國再萌芽

走向世界,他們的出版不只感通香港人,還有越南移民、英國移工。

台灣MeToo一年後:願為浮木,為彼此打造方舟

我們並非束手無策,我們有成為浮木、建造船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