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

大街小巷築起連儂牆,彩紙散落香港十八區

大街小巷築起連儂牆,彩紙散落香港十八區

反送中的抗爭模式不斷刷新並趨多元化、多戰線。分散於全港大街小巷的一幅幅「連儂牆」,是抗爭者們的最新產物。

孔誥烽:香港獨立關稅區前景——《逃犯條例》修例再折射出的中國難題

孔誥烽:香港獨立關稅區前景——《逃犯條例》修例再折射出的中國難題

北京在制定和調整香港政策時,需要認真考慮的變數是⋯⋯

沈度:五大訴求需有側重,檢討警權才是當下核心

沈度:五大訴求需有側重,檢討警權才是當下核心

抗議核心早已是警權問題,在政府就修例做出實質性讓步後仍糾結文字伎倆問題未免錯焦。

一個公園的愛恨情仇——「光復屯門」的理想和失當

一個公園的愛恨情仇——「光復屯門」的理想和失當

要徹底理解「光復屯門」,須先解答一個問題:它與6月至7月1日的連場反送中示威有何關係?同樣須問的是,如果這場行動是手段,那麼其希望達致怎樣的目的?這一手段又是否與目的背道而馳?

讀者來函:當港人用科技工具動員百萬人上街時,我們如何用它保護自己?

讀者來函:當港人用科技工具動員百萬人上街時,我們如何用它保護自己?

一個混跡互聯網20年的網民寫下的網絡安全「懶人包」。

許寶強:漫長六月後——守住戰果,開拓想像,勇毅爬山,柔韌如水

許寶強:漫長六月後——守住戰果,開拓想像,勇毅爬山,柔韌如水

用「免於恐懼的自由」作為量度成效的準則,展開多元而不落俗套的抗爭劇目,告別「全勝」vs「全敗」等二元對立的選項,脫離「不可能的任務」的重擔,走出絕望、告別徬徨。

讀者來函:從加拿大飛香港,我的反送中遊行日誌

讀者來函:從加拿大飛香港,我的反送中遊行日誌

有人把一隻淋雨的Buzz Lightyear公仔移到了屋簷下,他背靠的紙板上寫着「WE ARE STANDING IN THE FLAMES REACHING FOR THE SKY」。

運動中的「救火」牧師:他們擋警察、唱聖詩、支援年輕人

運動中的「救火」牧師:他們擋警察、唱聖詩、支援年輕人

「他們的行為是犯法了,但犯的是地上的法,這不一定是錯的。耶穌潔淨聖殿,他也在當時的聖殿裏搗亂,但大家會說,當時環境不公義,要體諒耶穌。」

找通識科當替罪羊?老師告訴你,沒有通識科會對建制更危險

找通識科當替罪羊?老師告訴你,沒有通識科會對建制更危險

建制派好像永遠不明白,香港的學生並不接受「灌輸」,「以吏為師」的教育模式一旦確立,恐怕香港青年人一些情緒會更難疏導。

吉漢:暴力抗爭先天有道德包袱嗎?

吉漢:暴力抗爭先天有道德包袱嗎?

如何理解暴力抗爭手段與社會運動的關係?「和理非」是否是社會抗爭的唯一原則?為什麼暴力抗爭手段先天就要背上道德包袱,只有在「死士」的說辭下才可以被理解、被容忍?

進擊的年輕人:七一這天,他們為何衝擊立法會?

進擊的年輕人:七一這天,他們為何衝擊立法會?

他們或許來自不同的生活環境,有不同的思考和情緒,但都同樣希望去告訴社會:到底什麼是暴力?為什麼他們要衝擊?他們不可忍受的是什麼?為什麼他們這一代人,比上一代人更激?

立會易主之夜:他們寫上什麼,留下什麼?

立會易主之夜:他們寫上什麼,留下什麼?

如夢之夜,過後,一切一切仍在現實燃燒。

讀者來函:承認我們的無知,讓出一條道路給年輕人吧

讀者來函:承認我們的無知,讓出一條道路給年輕人吧

「失控」意味著我們認為還有更和平的辦法來實現5大訴求,但是其實沒有,我們沒有人知道怎麼做才是「可控」的,我們沒有人知道運動下一步應該繼續怎麼走。

我們來自台灣,在香港訪談「兩百萬分之一百」人

我們來自台灣,在香港訪談「兩百萬分之一百」人

2019年六月,香港人在反《逃犯條例》修訂的抗爭中改寫了自身的歷史。然而,改寫歷史者的臉龐,究竟是什麼模樣?一群由台灣自費飛往香港訪談的青年,試圖回答這個艱難的問題。

專訪前大律師公會主席陳景生:香港現在這處境,我最擔心十幾廿歲的年輕人

專訪前大律師公會主席陳景生:香港現在這處境,我最擔心十幾廿歲的年輕人

作為港大法律學院第一屆畢業生,陳景生數十年目睹香港法治變遷和政府變質。他抨擊政府假藉「依法辦事」,實則有權用盡,表面一國兩制,實則一國一制,但他說,千萬別誤會他反中國,只是他的愛國,和其他人不一樣。

六月大事回顧:激盪六月,香港人的反修例運動

六月大事回顧:激盪六月,香港人的反修例運動

在焦慮和彷徨中邁入回歸第23年,香港前路將指向何方?一同前行的人們,又會迸發怎樣不可知的力量?

撐警集會現場觀察:藍白衣的香港人,他們想的是什麼?

撐警集會現場觀察:藍白衣的香港人,他們想的是什麼?

「年輕人變得很暴戾,好像一隻野獸一樣。」「那你理不理解,為什麼年輕人變得如此暴戾?」她沉默數秒後道:「其實我都不了解他們。」

不羈放縱愛自由:「反送中」運動背後的港中政治分歧

不羈放縱愛自由:「反送中」運動背後的港中政治分歧

香港市民對自己城市實質自主和自由的訴求,正好跟一個正在興起的威權中國發生衝撞。中國可以與外界平起平坐、直接協商,而香港的特殊管道和制度也因此逐漸失去了意義。

鍾耀華:在香港,雨一直下

鍾耀華:在香港,雨一直下

我們先是一個人,而如果這是一個人。

馬嶽:「反送中」風暴─目中無人,制度失信,殘局難挽

馬嶽:「反送中」風暴─目中無人,制度失信,殘局難挽

特區政府自製完美風暴,不少死因有跡可尋,而集中一次大爆發,造成的破壞難以收復。特區管治已成難以挽救的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