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情改變的生活
-
囤購衛生紙:在信息過載但無人可信的世界,只有草紙在維持文明社會的幻覺
如果會被封鎖或禁足一個月且無法去商店購物,你會需要多少廁紙呢?答:香港是7捲、台灣是6捲、大陸是4捲。
-
280萬人因疫情死去,我們卻在「哀傷海嘯」中感到麻木
像是站在沙灘上,看著悲痛的浪潮滾滾而來,見證著站在邊上的人被捲走;明明身在局中,卻又奇怪地感覺被移出局外。
-
懷疑自己感染冠狀病毒的人
因病因不明,他們得不到系統治療和家庭的理解,復工困難,終日在恐懼與焦慮中。「那些醫生和專家知道我們的存在嗎?」
-
疫時集體焦慮、政治抑鬱,我們和中國精神健康社工聊了聊
經濟不好你被裁員;行政低效、綠碼黃碼亂七八糟,你回不了家,你不開心;會發現這跟你想不想得開沒關係,跟這個社會有關係。
-
數說中國經濟
互聯網裁員、農民工回流,千萬中國求職者去哪工作?
半數互聯網公司發生裁員,7成大學畢業生希望在「體制內」找工作。
-
確診逝者的最後一程︰失去尊嚴地離世,無人出席的喪禮
「你可能覺得,親人最後一程都不來,是不是不太好呢?我想,有些人是有他的難處的。」
-
「擁有開放的紅利,承擔開放的風險」:深圳,中國防疫的流動性控制實驗
「流動」在防疫語境下指向流行病學意義上的風險,恰恰也是經濟發展和生活的必然需求。
-
香港院舍悲劇:守不住的生命,爆疫兩年錯失哪些救命時間點?
「他離開的時候,是不是很孤單?是不是制度殺死了他?」
-
禁足傳言引發搶購潮:買多一個雪櫃來囤貨,恐懼源於不信任政府
「放眼望去,(擺放衞生巾的)貨架都是空的。人們好像瘋了一樣般,瘋狂購物。」
-
護士為病逝者抹身︰疫戰裏的安魂曲,他們走得很孤單
「他們是挑錯死的時候。」
-
由防疫抗疫基金說起︰港府公帑用了在哪裏?
「一種自滿感散播在全香港。我們2021年的成功,害了今天的我們。」
-
六問香港疫情失控︰香港死亡率真的較外國高嗎?港府是否還堅持3月全民強檢?
香港疫情失控,政策進退失據,市民怨聲載道。也許大家心裏最想問︰這樣的生活何時才結束?
-
第五波累計42萬人染疫︰大陸模式如何「特事特辦」介入香港抗疫?
「他(港府)都沒想到要怎麼做,沒想到執行上有什麼問題,只想到沒人就加些人。」
-
香港疫情與監獄的雙重籠牢︰暫停家人探訪、在囚者無法出庭應訊
「資訊斷絕,我完全不知道他發生什麼事,其實就算他死了,我也不知道。」一名在囚者的家人說。
-
確診移工的委屈︰被僱主嫌棄了,「我會被解僱嗎?」
「他們責怪我因為放假外出而感染病毒,卻忘記了他們叫我到擁擠不堪的市場買菜。」
-
「被自願出院」和「被提早結束隔離令」—— 政策夾縫中的確診者
「我幾乎覺得這是一個自私的決定,而寒冷已令我感到神志不清。」一名「被自願出院」的確診者說。
-
一場「人道災難」:醫療系統崩潰之下,五名前線醫護的吶喊
「每日上班極度灰,不會想食飯、去廁所,每一個病房都沒有同事可以食到飯,近乎失禁你才會衝去廁所解決。」
-
香港疫情亂局︰初確長者被困劏房9天,無人接聽的求診電話
「市民鬧訊息不清楚,不知我們想怎樣。不止你們,我都不知道上頭想怎樣」。一名曾於檢測站工作的政府人員說。
-
葵涌邨被圍封的日與夜 —— 快過年了,到底何時「放監」?
「自圍封開始,他們都不知道睡醒之後會否被解僱。」
-
官員議員赴生日宴須隔離檢疫,馮英倫︰難評論是否須問責下台
「洪為民生日宴群組」涉170人,全部須送往竹篙灣檢疫中心隔離檢疫。
-
港台兩地機組人員的自白︰當生活只剩隔離和上班
「其實這又不是什麼不正當的工作,為何我不能活得光明正大?」
-
動態清零,相對靜止,惡意返鄉......中國抗疫兩年,產生了哪些新詞彙?
關於防疫,也關於控制。
-
救鼠大行動 —— 牠們在光明中被遺棄,在黑暗中遇上新的家
「我們一生中可能養過很多小動物,但倉鼠的一生就只有我們一個。」
-
瑞麗停擺217天:困在信息孤島中,隔離、失業、守邊
半封閉管理下,開出租車的、臨時工、種甘蔗的、種玉米的都改行去邊境拉鐵絲網,一天有200塊錢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