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

從陳兵到「維和」到開戰,普京籌謀了數月的俄烏戰爭,在2022年冬奧會之後正式爆發,目前俄空地力量都相繼開赴戰場。這場21世紀最緊張熾熱的區域戰爭,如何開始,又將帶來怎樣的後果,台海又如何反應,端傳媒將密切關注。歡迎訂閱端的專題,我們會持續更新及推送。

 從「勝利日」到「恥辱日」:俄烏戰爭如何重置反法西斯勝利的記憶

從「勝利日」到「恥辱日」:俄烏戰爭如何重置反法西斯勝利的記憶

前路坎坷?烏克蘭夏季反攻的失望與希望

前路坎坷?烏克蘭夏季反攻的失望與希望

本文試圖對目前烏克蘭戰場的軍事局勢做一簡要的總結和分析,並探討這一局面背後可能的經驗教訓和未來的局勢發展。

袁源x林垚 戰爭與責任對談(下):作為戰爭的旁觀者,我們能做些什麼?

袁源x林垚 戰爭與責任對談(下):作為戰爭的旁觀者,我們能做些什麼?

當我們身處戰爭的範圍之外,「圍觀」這場戰爭時,又是否有自己可以盡到的責任?

袁源x林垚 戰爭與責任對談(上):俄羅斯普通人應該對俄烏戰爭負有責任嗎?

袁源x林垚 戰爭與責任對談(上):俄羅斯普通人應該對俄烏戰爭負有責任嗎?

在由個人決策為主導、缺乏社會「同意」的戰爭中,普通民眾有責任嗎?要如何負責?

瓦格納終止行動,美情報部門稱普京此前應已獲悉兵變密謀

瓦格納終止行動,美情報部門稱普京此前應已獲悉兵變密謀

美情報官員認為普京也被提前告知普里戈任的密謀,雖然具體的時間點無法確認,但「一定早於24小時之前」。

烏克蘭夏季反攻分析:目前有哪些已知,可以做什麼推測?

烏克蘭夏季反攻分析:目前有哪些已知,可以做什麼推測?

烏軍於2023年6月初發動大反攻,主要攻擊方向是由札波羅熱州往南攻擊,截至發稿為止,已經取得初步進展。

馬里烏波爾圍城戰  美聯社憑俄烏戰爭獨家報導摘下普立茲獎

馬里烏波爾圍城戰 美聯社憑俄烏戰爭獨家報導摘下普立茲獎

「今天,身處現場採訪比任何時候都重要。否則,便不能捕捉面前的世界,雖然這是十分骯髒、困難、危險的工作。」

普京逮捕令的後續,和國際刑事法庭的理想與現實

普京逮捕令的後續,和國際刑事法庭的理想與現實

「目前ICC仍在廣泛收集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證據,非法轉移兒童的證據只是開始。」

俄烏戰爭一周年|一紙動員令,讓他們決心離開俄羅斯

俄烏戰爭一周年|一紙動員令,讓他們決心離開俄羅斯

「離開之後,有時我仍會做噩夢,夢裡我又回到了俄軍服役。 但這次戰爭真的發生,人們死在那裡。」

習近平出訪莫斯科,北京對俄烏戰爭局勢會有多大影響力?

習近平出訪莫斯科,北京對俄烏戰爭局勢會有多大影響力?

「聽中國人的話」,本質上並不存在於俄羅斯政治精英的詞彙列表裏。

歷史、願望與事實:俄烏戰爭會重演朝鮮戰爭的結局麼?

歷史、願望與事實:俄烏戰爭會重演朝鮮戰爭的結局麼?

「徹底勝利」並不是「持久和平」在概念上的先決條件,這大概是朝鮮戰爭的提示。然而這是否適用於當下的烏克蘭仍需進一步分析。

「我不想成為戰地記者」  專訪烏克蘭攝影師 Maxim Dondyuk

「我不想成為戰地記者」 專訪烏克蘭攝影師 Maxim Dondyuk

「我有過多次命懸一線的經歷,很難說出當中哪次最危險。」

吳崑玉:俄烏戰爭一週年,有哪些戰略教訓?高科技武器為何無法終結戰事?

吳崑玉:俄烏戰爭一週年,有哪些戰略教訓?高科技武器為何無法終結戰事?

戰場上,時間卻與科技應用成果呈反比,甚至可說時間是高科技戰果的敵人。

牢獄之災、道德負疚、親友反目:被俄烏戰爭裹挾的白俄羅斯人

牢獄之災、道德負疚、親友反目:被俄烏戰爭裹挾的白俄羅斯人

「戰爭沒有勝利日,勝利日只是人們一廂情願的憧憬。於烏克蘭是如此,於我們都是如此。」

影像:烏克蘭一週年

影像:烏克蘭一週年

烽火下的血和淚。

俄國行記:一個戰爭中的社會,如何當作戰爭沒有發生?

俄國行記:一個戰爭中的社會,如何當作戰爭沒有發生?

彷彿這場戰爭是俄羅斯和歐洲之間的一場「代理人戰爭」,而不是眼前這個國家已經親自下場。

【重磅】北京「策應」莫斯科?——俄烏戰爭與中美衝突背景下的中俄聯盟本質

【重磅】北京「策應」莫斯科?——俄烏戰爭與中美衝突背景下的中俄聯盟本質

美國能否分化中俄?俄羅斯是否終將厭倦對中國的依賴?而北京會否後悔對莫斯科的支持?一個當下牢固的中俄聯盟,與不確定的未來。

升級對烏行動令普京在國內外面臨新風險

升級對烏行動令普京在國內外面臨新風險

分析人士指出,在普京試圖打破俄烏戰爭僵局之際,吞併烏被佔領土,以及一系列不得人心的將俄羅斯推向戰爭的舉措,可能引發風險。

俄烏戰爭七個月:俄羅斯動員,烏克蘭反擊,這場戰爭將走往何處?

俄烏戰爭七個月:俄羅斯動員,烏克蘭反擊,這場戰爭將走往何處?

Google Trend顯示,「離開俄羅斯」,甚至「如何在家中自斷手臂」等關鍵詞搜索量在普京講話後激增。

國貨取而代之?麥當勞、Zara和現代汽車離開俄羅斯之後

國貨取而代之?麥當勞、Zara和現代汽車離開俄羅斯之後

「我們有很多人並不想要有任何改變,要麼他們沒有被人錘過,要麼在他們身邊一切都還照舊,所以就有一種想象中的穩定。」

援助烏克蘭:一邊是缺藥、缺武器的前線,一邊是800億歐元承諾背後猶豫的同盟

援助烏克蘭:一邊是缺藥、缺武器的前線,一邊是800億歐元承諾背後猶豫的同盟

在一個陷入戰爭的民主國家,烏克蘭如何監督和確保資源送往真正需要的前線,取得國際盟友的信任?又遭遇哪些困難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