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中港台還能「連結」嗎?四位記者的對話|端聞 Podcast

在語言與文化相近的中港台三地,是否還存在一種「共同體」的想像?
2022年2月26日,台灣台北,烏克蘭人拿起烏克蘭國旗及反戰標語,在莫斯科駐台北代表處前示威。攝:陳焯煇/端傳媒

「端聞」podcast 的報導和製作都依賴端傳媒會員的訂閱付費支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播客報導,請點擊登入訂閱會員,支持我們持續產出,也讓更多人通過音頻獲取深度報導和多元觀點。

收聽並關注「端聞」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節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應用訂閱收聽。

本期「端聞」延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討論,把視角拉回中港台。在語言與文化相近的中港台三地,是否還存在一種「共同體」的想像?我們的四位編輯記者就此展開圓桌會談。

當俄烏戰爭、以巴衝突等國際事件接連發生,三地社會卻展現出截然不同的立場與情感投射:台灣人為何常把自身處境比照烏克蘭或以色列?香港人為何在不同時期既能強烈共情,也可能冷淡分化?而在中國大陸,支持與反對的聲音又為何多是「站隊」式的選邊?

除了國際視野,我們也談到港台關係的轉變、對海外華人的複雜態度,以及近年哪些文化現象仍能引起三地共鳴。這些問題背後,我們都在試圖追問:我們真的還理解彼此嗎?在愈趨撕裂的時代,什麼又能成為重新連結的可能?

期待你跟我們分享想法,郵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製作團隊】
出品:端傳媒音頻
監制:甯卉
主持:甯卉
圓桌主持人:符雨欣
圓桌與談人:龔玨、K、吳政霆
編輯:符雨欣、HY
製作人:HY
剪輯、聲音設計:王伯維
主題音樂:Axel Kacoutié

評論區 3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1. 聽了podcast,似乎其實能找到的享有共同關注的議題真的很少。但是議題之外,我覺得也許華語世界還是有超出語言以外的共同點,是有相似的社會、相同的看待事物的觀點的,我相信這也是端這個平台內容取向的原因。

  2. 看見柴靜也在做視頻,同樣的很期待能有人採訪、對談一下她。目前為止看見過bbc中文網、美國一所大學中文校園報對她的「採訪」,好像還有一篇英文報導,覺得內容都特別地淺嘗輒止、流於表面,沒有給人帶來什麼新知,或許是受訪者本人不想透露太多。期待未來有機會的話,能夠深度採訪一次柴靜,真真正正地採訪與談話。

  3. 中國,香港,台灣的人大代表在人民大會堂一齊開會算不算是一種連結😂

    我的意思是用族群身分去討論同一政治議題,在不同政治光譜下有不同政治取向的政治議題會不會有點怪?正所謂黨內無派千奇百怪。一個族群里肯定有由持不同政治立場的個體組成。對於同一議題,不同族群之間內部也不一定有一致的意見?以族群為單位連結一定是為了某個與民族又或是族群相關的政治議題而結合,比如統獨議題?又或是面對某一個共同的外來的敵人?否則這種大篷車式的政治統合,還是中共統戰這一款的看上去比較「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