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公民記者張展再獲刑4年;春秋航空一度拒納台護照;法等歐六國承認巴勒斯坦國

特朗普宣佈「Antifa」為「恐怖組織」;特朗普宣稱撲熱息痛與自閉症有關;據報美國即將制裁國際刑事法院;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在國際刑事法院被起訴反人類罪
2025年9月21日,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反貪腐抗議,一名菲律賓民眾遭反恐警察踢踹並被逮捕。此前,菲律賓境內多項耗資數十億比索的防洪工程項目中爆出大規模腐敗醜聞,涉及官員、工程師、承包商和政客等各界人士,激發數萬名菲律賓民眾上街。攝:Ezra Acayan/Getty Images

端傳媒 10 歲了!一路走來,我們始終相信,有些故事必須被說出,真相需要被守護。這十年的堅持,來自讀者的信任與支持。未來的每一步,我們仍需要你同行。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一起訂閱守護獨立報導,讓真相持續被看見。

讀者你好!你現在讀到的是端傳媒每日新聞速讀「日報」。每逢週一到週五的東亞時間晚間,我們會在整理和篩選之後,將近期值得一讀的幾條新聞以簡短的方式呈現到你眼前。

端傳媒圖片編輯每天會為日報精選一張全球新聞攝影作品。今天的題圖來自攝影記者Ezra Acayan:2025年9月21日,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反貪腐抗議,一名菲律賓民衆遭反恐警察踢踹並被逮捕。此前,菲律賓境內多項耗資數十億比索的防洪工程項目中爆出大規模腐敗醜聞,涉及官員、工程師、承包商和政客等各界人士,激發數萬名菲律賓民衆上街。

今天是2025年9月23日,以下是我們為你篩選的7條新聞:

中國公民記者張展再被判囚4年

《明報》9月22日報導,無國界記者指,中國公民記者張展被指犯「尋釁滋事罪」,在上海浦東法院被判囚4年。

《明報》指,網上流傳的起訴書顯示,檢方指控張展在境外社交媒體「大量散佈辱罵他人的信息和嚴重損害國家形象的虛假信息,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法院並未公開文件,張展的律師也未發表評論。

《衛報》報導指,西方國家外交官未能旁聽庭審。

聯合國人權高專辦發言人指,張展再次被囚「令人非常不安」(deeply disturbing)。人權觀察和無國界記者也提出譴責。

張展現年42歲,曾為執業律師,後因參與維權活動被吊銷執照。她2020年因在武漢報導新冠疫情被捕,因「尋釁滋事罪」被判囚4年。去年5月刑滿後,張展前往甘肅聲援維權人士張盼成,後再被拘,至今已被關押逾年。

中國春秋航空一度拒絕接納中華民國護照為有效證件,後改口稱系統問題

台灣《聯合報》9月23日報導,網傳有在中國大陸的台灣人購買春秋航空的國際航班機票,因「證件不符」遭拒。據悉,該航司客服在覆信消費者時表示,新規是基於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而實施。《聯合報》記者聯絡春秋航空客服,亦獲「『中國台灣護照』不再是該航司購票有效證件,需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發或認可的護照』」之回應。

中央社跟進報導,春秋航空台灣首席代表丁彥俊表示,事件經查是系統問題,現已恢復正常。中央社記者以民眾身份向春秋航空客服查詢,被告知「拿台灣護照直接正常訂票,沒有限制」。

法國、安道爾、比利時、盧森堡、馬耳他和摩納哥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

半島電視台9月22日報導,法國、安道爾、比利時、盧森堡、馬耳他和摩納哥已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

這些國家是在由法國和沙特主辦,以巴勒斯坦問題「兩國方案」為主題的聯合國高級別會議上宣佈決定。會議是在聯合國大會召開前,於紐約舉行的。此前一日,英國、葡萄牙、澳洲和加拿大也已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

美國總統特朗普將「Antifa」指定為恐怖組織

政客(Politico)9月22日報導,美國總統特朗普已將「Antifa」指定為恐怖組織。

特朗普的行政命令要求其屬下的行政分支「調查、破壞和解散」(investigate, disrupt and dismantle)與 Antifa 有關的個人和團體,包括為其提供活動資金的團體。

Antifa 運動並無領袖,此前被執法部門歸類為「意識形態」,而非組織。新的行政命令並無指出所針對的個人,或當局將採取的具體行動。這也是首次有美國本土的實體被指定為恐怖組織。

美國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民主黨資深成員湯普森(Bennie Thompson)指,將無組織實體的 Antifa 指定為恐怖組織不僅錯誤,也僅有為特朗普打擊異己的目的。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則稱,將 Antifa 指定為恐怖組織是特朗普的競選承諾。

Antifa 原意為「反法西斯」。作為一場社會運動,其內部存在著不同的觀點,高度去中心化,但都強調反對法西斯主義和種族主義,且傾向於採取直接行動。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撲熱息痛與自閉症有關

美聯社9月23日報導,特朗普日前在白宮記者會上數次表示,孕婦和嬰幼兒不應使用泰諾(普拿疼,或撲熱息痛,化學名「對乙酰氨基酚」)。特朗普認為,這種藥物同嬰幼兒的自閉症有關係。他宣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將通告醫生,使用上述藥物「可能與自閉症風險增加有關聯」,但並未提供支持這一說法的依據。

有醫學專家認為特朗普的言論不負責任,傳播流言。目前,醫學界對「對乙酰氨基酚」與自閉症的聯繫,尚無決定性的研究成果。

路透社指美國將制裁整個國際刑事法院

路透社9月22日報導,美國正考慮制裁整個國際刑事法院,以報復其調查以色列人涉嫌戰爭犯罪的指控。

此前,美國政府已制裁了國際刑事法院的若干法官和檢控人員。美國國務卿盧比奧曾指控該院是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

制裁一旦實行,可能影響國際刑事法院的日常運作。屆時,該院可能無法獲取銀行服務,及使用計算機軟件服務。

作為應對措施,國際刑事法院已向其僱員提前發放本年的薪資。法院也在尋求其他銀行和軟件供應商。

據悉,法院成員國的外交官已經就事件開會。該院125個成員國中的一些也可能在聯合國大會上就美國的制裁提出反對。不過,消息指,美國已窮盡制裁個別法院人員的路徑,採取下一步措施僅是時間問題。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在國際刑事法院被控反人類罪

英國廣播公司9月22日報導,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已以反人類罪,起訴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

國際刑事法院的控罪書業已公佈。檢方指,杜特爾特是殺戮事件的非直接共犯,而行兇者則是包括警察在內的其他人。

對杜特爾特的第一宗控罪指,其涉及2013至2016年間達沃市的19宗殺人案。他是該市的時任市長。另一宗控罪涉及他在總統任上的「毒品戰爭」,認為他同14個「高價值目標」的被殺有關。第三宗控罪則關乎「清鄉行動」中被謀殺(或意圖謀殺)的45人。

杜特爾特從未就其任上的「反毒」行動致歉,而指他的行動是為了肅清街頭犯罪。在這些行動中,可能有6000餘人被殺,也有他的反對者認為死亡人數可能上萬。

有杜特爾特的支持者認為,國際刑事法院是菲律賓現任總統小馬科斯針對杜特爾特的政治工具。

杜特爾特自2025年3月起被國際刑事法院羈押。杜特爾特的律師指,他因健康原因不宜受審。

杜特爾特是第一位在國際刑事法院被提控的亞洲前國家元首。

評論區 2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1. 已經到了要用魔法打敗魔法的地步了。

  2. Paracetamol 在美國的確是有點被濫用,但是妖魔化他也是有夠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