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稱擊落入侵領空的俄無人機,要求啟動《北約》第四條緊急磋商
波蘭軍方稱,當地9月9日晚間至10日凌晨,偵測到多架俄羅斯無人機闖入波領空。波蘭空軍和以北約盟友身份駐當地的荷蘭空軍,分別出動 F-16 和 F-35 戰機攔截。行動中,部分無人機被擊落,是俄烏戰爭以來首次有北約成員國擊落俄方無人機。
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表示,當晚共有19架無人機闖入波蘭領空,當中3至4架因構成安全威脅而被擊落。圖斯克表明,事件是俄方的大規模挑釁。他要求啟動《北約》第四條應對,即當有成員國在領土完整、政治獨立或安全受到威脅時,在任何成員國的提議下,所有成員國均要參與展開緊急磋商。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譴責俄方侵犯波蘭領空,重申歐盟需要建立「無人機城牆」,以抵禦俄方的無人機威脅。
《今日美國》提到,俄烏戰爭以來,俄無人機曾多次闖入波蘭領空,但今次北約認定俄無人機是蓄意入侵。今次是北約首次擊落俄無人機,也是北約首次在成員國領空內以戰鬥機應對威脅。
俄羅斯國防部未有確認或否認其無人機曾進入波蘭領空,僅強調「無意攻擊波蘭境內的任何目標」。
以色列對也門首都薩那發動新一輪空襲,歐盟主席倡對以實施部份貿易禁令
以色列軍方於9月10日對也門發動新一輪空襲,也門首都薩那多處成為目標,包括軍方總部、油庫等。也門胡塞武裝組織表示,本輪空襲造成至少35人死亡、逾130人受傷。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稱,新一輪空襲成功破壞胡塞武裝的「恐怖主義設施」。以軍近期加強空襲也門胡塞武裝組織,8月28日擊殺胡塞的行政機構負責人拉哈維(Ahmed al-Rahawi)。
胡塞武裝也發動報復襲擊,日前以無人機擊中以色列一個機場。胡塞武裝支持的也門總統馬沙塔(Mahdi al-Mashat)10日強調,會堅持對以色列發動攻勢,對以提出警告。
另一方面,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建議,針對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發動戰爭,對以色列作出部份貿易禁令和制裁。美聯社提到,此舉勢將加劇以色列本已屬前所未見的全球孤立狀態。
擁槍的美國保守派政治活動家柯克遭槍擊身亡
9月10日,美國保守派政治活動家、總統特朗普的盟友柯克(Charlie Kirk)在猶他州出席活動期間遭槍擊身亡。
柯克當日到猶他谷大學出席活動,與現場觀眾對答期間傳出槍聲。柯克頸部中槍倒地,現場約3000名觀眾則四散逃竄。網上有片段顯示,案發現場附近一棟建築物天台上疑似有一名狙擊手,他在槍響後立即逃離。
警方事後指,涉案槍手身穿深色上衣,在距離柯克約180米的一棟建築物天台上開火,行兇後離開,目前仍然在逃。聯邦調查局(FBI)一度扣留兩人調查,隨後釋放他們。
猶他州州長考克斯(Spencer J. Cox)形容,柯克遇刺身亡是「政治謀殺事件」,威脅美國憲法根基,凸顯美國正在分裂。
柯克的政治盟友,美國總統特朗普則讚揚柯克,並指責左派將他妖魔化,造成了這場恐怖主義事件。他下令全國下半旗致哀。
終年31歲的柯克,生前是保守派、極右翼政治評論員,經常到處演講和辯論。柯克於2012年創立保守派青年團體「美國轉折點」(TPUSA),致力在校園推廣美國保守主義主張,團體於去年總統選舉就推動年輕選民投票予特朗普發揮重大作用。
柯克秉持保守派立場,一貫擁槍。2023年,柯克曾對美國的槍擊事件發表評論,稱儘管很不幸,但一些槍擊致死是為維護第二修正案(被保守派詮釋為持槍權)值得付出的代價。
博爾索納羅被控政變案,白宮回應用語似威脅武裝干預
巴西前總統博爾索納羅被控發動政變一案,該國最高法院五位法官本週起陸續就該案作出裁決投票,已有兩名法官投有罪票,一名則支持無罪。就該案回應記者提問時,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指,美國無懼使用經濟和軍事手段捍衛全球言論自由。這一發言被解讀為威脅性地暗示美國可能武裝干預該案。
投下反對票的法官 Luiz Fux 由親近盧拉的前總統羅塞夫(Dilma Rousseff)任命。他裁定博爾索納羅無罪的主要理由,是證據不足。他指,若不存在政府被推翻,理論上就不存在政變,並認定博爾索納羅的行為符合「政治活動」的定義(而非蓄意政變)。他駁回了檢方的大部份指控,認為未有充份證明博爾索納羅干犯政變罪行。
路透社提到,最高法院在本案中的定罪門檻,是五位法官中有至少三位投下有罪票。目前尚未投票的兩位法官,均由2022年大選中擊敗博爾索納羅的左翼現任總統盧拉任命,因此外界預期博爾索納羅被定罪的機會仍然相當高。
不過,Luiz Fux 法官的裁斷,可能會強化博爾索納羅一方有關是次審訊程序公義的抗辯。博爾索納羅一方主張,本案應用最高法院全數11位法官共同裁決,當中包括兩位由博爾索納羅本人任命的法官。此外,最高法院五位法官的裁決分歧,也可能進一步加劇巴西社會上的兩極分化局勢。
據報特朗普要求歐盟對中印產品加徵100%關稅
CNBC 於9月9日引述兩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歐盟,對中國和印度的進口產品加徵100%關稅,以懲罰中印持續採購俄石油。
《金融時報》日前率先引述消息,指美歐官員在華盛頓會談期間,特朗普通過電話加入,並且提出上述要求。報道還提到,美國已經準備好,假如歐盟對中印實行100%關稅措施,美方將會跟隨。
不過,同樣據 CNBC 於9月10日報道,特朗普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均對美印達成貿易協議表示樂觀。莫迪稱,印美協議將解鎖潛力無窮的兩國關係,他將於未來數週跟特朗普會晤。
特朗普則形容莫迪為「好朋友」,同樣提到未來數週將舉行會談,而他認為兩個「偉大國家」之間達成共識沒有難度。
香港立法會否決《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
香港同性婚權案「岑子杰案」早前獲終審法院裁定部份勝訴,港府相應向立法會提交《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以容許在海外確立婚姻或伴侶等關係的同性伴侶在港進行登記。立法會9月10日就草案進行二讀辯論和表決,終以71票反對、14票贊成及1票棄權,否決草案。
今次是2021年中國全國人大釋法後,港府「完善選舉制度」以來,首次有政府法案在立法會遭到否決。
中國港澳辦同日發表文章,指同性伴侶權利保障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草案是經立法會充份辯論之下被大比數否決,而草案提出、審議和表決過程「反映特區治理體制運行有序有效,再次彰顯香港始終堅守的法治精神,展現香港多元包容和品質,昭示香港社會維護和諧穩定的意志」。
案件的原告,曾因民主派初選案被囚的岑子杰則表示,感謝政府提出草案,但對遭到否決感到失望。他指,終審法院的裁決未落實,是「未愈合的傷口」,但相信香港會堅守法治精神,將同法律團隊研究下一步行動。
埃及斡旋下,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就恢復核查達成框架協議
在埃及斡旋下,伊朗外長阿拉格齊(Abbas Araqchi)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格羅西(Rafael Grossi)9月10日在開羅達成框架協議,伊朗同意安排國際原子能機構人員重返境內核設施的監督核查崗位,包括今年6月被美國和以色列軍方炸毁的核設施。
不過,路透社引述外交分析人士警告,「魔鬼」可能存在於協議細節之中,因為在聯合記者會上,阿拉格齊和格羅西完全沒有就協議條款作出解釋,包括外界最關注的一點,即 IAEA 將以何種模式恢復對伊核監督。
阿拉格齊還警告,一旦英法德等國重啟對伊核制裁,跟 IAEA 達成的協議將立即失效。
中國在南海存在主權爭議的地方設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中國國務院9月10日批准在黃岩島(通稱:斯卡伯勒礁,Scarborough Shoal;菲稱:班拿獨淺灘,Buhanginan ng Panatag;台稱:民主礁)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責令有關部門和地方嚴格執行《中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法規,包括加強對保護區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執法。
中國國家林草局同日晚上公布,黃岩島自然保護區的面積為3523.67公頃,分為核心區和實驗區,主要保護對象為珊瑚礁。
《明報》提到,《中國自然保護區條例》列明除了進行科研等活動,禁止任何人進入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外國人進入保護區要先提交計劃並獲得批准。報道引述分析指,在黃岩島建立自然保護區,旨在將該區納入國家行政法規管轄範圍,透過行政法規加強主權管理,遏止菲律賓等主權聲請國在黃岩島的活動。
路透社報導,菲律賓已對中國的行動提出「強烈抗議」。11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林劍則指,「不接受菲律賓的所謂『抗議』」。
評論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