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採編需要資源投入,你正在閱讀的即時新聞能夠免費開放給公眾,全因有會員訂閱支持。你可以選擇月付暢讀,也可以訂閱端x華爾街日報雙會籍;如果你是學生、教師,更可以享受優惠。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選擇適合你的訂閱方案,支持我們繼續推出優秀報導。
防長代表烏克蘭出席俄烏談判,澤連斯基批俄無誠意
俄烏直接談判目前在土耳其舉行。由於俄羅斯總統普京未出席會議,烏克蘭改由國防部長烏梅羅夫(Rustem Umerov)参加。
此前雙方釋出談判意願,普京曾提議於5月15日舉行會談,俄羅斯媒體也稱其已準備好與烏方直接對話。對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將如期與會。
本月15日,普京確定不出席本次談判。澤連斯基隨即批評,俄方未派出有決策權的人士,但仍強調本次會談應作為邁向結束戰爭的第一步。
有關俄烏談判,請參考Whatsnew欄目接下來的文章。
特朗普再提美國接管加沙,稱要設「自由區」
5月15日,於訪問卡塔爾期間,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希望將加沙轉型為「自由區」,重申先前接管加沙的構想。
該計畫於今年2月首次提出,內容包括將巴勒斯坦人遷出加沙,引發中東多國、巴勒斯坦以及聯合國強烈反對。如計畫實施,恐導致約230萬人流離失所。
對此,哈馬斯高層回應:「加沙是巴勒斯坦土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是公開出售的房地產。」
特朗普稱與伊朗核協議接近達成,油價應聲下跌
5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伊雙方就核協議的談判已取得重大進展,雙方「非常接近」達成共識。
雖未透露具體協議內容,但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的顧問夏卡尼(Ali Shamkhani)已指出,伊朗願意放棄高濃度濃縮鈾庫存,條件是美方需解除制裁。
雙方仍有分歧,但均承諾透過外交手段解決爭端,而非軍事方法。消息傳出後,國際油價下跌2美元。
美阿簽署總額逾2000億美元協議,將建美國外最大AI園區
《衛報》5月16日報導,美國與阿聯酋簽署總值超過2000億美元的多項合作協議,涵蓋航空、能源、稀土及人工智能領域。
協議內容包括:阿提哈德航空投資145億美元,購買28架波音787與777X客機;阿聯酋環球鋁業將在美國俄克拉何馬州投資40億美元,建設鋁冶煉廠;雷神公司也將與阿聯酋合作,開發涉及稀有金屬鎵的項目。
雙方還將合作建造美國境外最大的人工智慧園區。該協議先前曾因美方憂慮中國可能獲取晶片而延後,如今得以簽署,被視為阿聯酋的一項重大突破。
北京協和醫學院董襲瑩事件,官方公布懲處結果
在北京,董襲瑩被指以特權入學協和醫學院事件,中國國家衛健委5月15日通報調查結果。
事件起因是,中日友好醫院胸腔外科醫師肖飛遭其妻實名舉報,指其與至少4名女同事有婚外情,並有違反醫德行為。
調查結果指,肖飛曾在手術中與護理人員爭執、擅自離開手術室,嚴重違反手術安全管理規定。他並與董姓醫師發生不正當關係,違反醫師職業道德。國家衛健委決定,吊銷其執業證書,並禁止其五年內從事醫療工作。其所工作的中日友好醫院亦被責令限期改正、警告並處以罰款。調查結果亦指,董襲瑩報名北京協和醫學院博士班時,所提供的部分成績屬偽造;其博士論文存在抄襲。有關當局依相關規定,撤銷董姓醫師的學歷證明與執業資格。
針對核查董入讀的北京協和醫學院「4+4」試點班,國家衛健委稱,院方存在管理不嚴等問題,正在深入整改。對此,中國互聯網上有評論認為,該班人數極少,調查學術背景容易,且董的學術水平很容易引發導師懷疑。該評論稱,這種情況下必然有大量教職員工參與包庇,而董的家庭背景並非高官巨富,質疑事件中仍有其他學生涉及欺詐性行為。
北京海淀一小學外車撞人,造成四人受傷
5月15日,北京市海淀區一小學門口發生車輛撞人事件。當時一輛汽車突然衝入人群,造成至少四人受傷。官方通報指,肇事小客車與行人碰撞,司機已被警方控制。
官方通報沒有公佈事件發生的具體地點,也未公開事故原因及傷者狀況。
特朗普反對蘋果赴印度設廠,籲留在美國
美國總統特朗普5月15日表示,已向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表達,不希望蘋果將生產線轉移至印度,而應保留在美國本土。
特朗普指,美國長期容忍蘋果在中國生產,不希望在印度重演類似局面。根據報導,蘋果已向印度政府表示,將持續擴大當地投資,視印度為關鍵製造基地。
此前的分析指出,中美貿易緊張使印度成為受益方。自2020年起,蘋果透過印度政府的「生產掛鉤激勵計畫」(PLI)大幅擴產。
廣西自治區主席藍天立落馬,正接受調查
新華社5月16日報導,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主席、黨委副書記藍天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紀律審查與監察調查。
早在5月13日,《星島日報》即報導藍天立落馬的消息。新華社最後報導他的活動是在5月10日。
藍天立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曾長期在廣西科技廳(科委)工作。他歷任該廳副廳長、河池市長、市委書記等職,自2020年起擔任廣西自治區政府主席。他也是中共十八、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與二十屆中央委員。
美國疑施壓甘比亞協助Starlink拓展業務
5月15日,美國媒體ProPublica發表調查報導,指美國政府為協助馬斯克旗下的星鏈(Starlink)進入非洲市場,疑似對甘比亞政府施壓,以加快營運許可核准程序。
報導稱,星鏈長期在甘比亞尋求網路服務執照,但進展緩慢。美國駐甘比亞大使Sharon Cromer於2025年初拜訪該國通訊部長,提及美國對甘比亞的2500萬美元電力改善計畫等援助仍在審查中,暗示若星鏈無法獲批,援助恐受影響。該部副部長表示,此話「有威脅之意」。
甘比亞官員形容正面臨美國的「極限施壓」,另有美國官員認為此舉已近乎「腐敗」。白宮則否認指控,稱馬斯克未參與有關星鏈的協議,官員亦遵守所有道德準則。
《華盛頓郵報》的報導也指,美方也曾向萊索托政府施壓,要求簽訂10年星鏈合約,以換取貿易協議。
評論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