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關稅戰下中國製造業受壓;中《民營經濟促進法》520實施;美降汽車關稅

俄監獄烏克蘭囚犯受虐,女記者慘死;英國加入美國空襲也門;涉任中國間諜,德另類選擇黨政治人物華裔前助理被起訴
2025年4月27日,加沙走廊迪爾巴拉赫,5 歲巴勒斯坦小孩Aya Al-Talli在以軍空襲中喪生,其遺體停放於阿克薩醫院的地板上。攝:Abdel Kareem Hana/AP/達志影像

新聞採編需要資源投入,你正在閱讀的即時新聞能夠免費開放給公眾,全因有會員訂閱支持。你可以選擇月付暢讀,也可以訂閱端x華爾街日報雙會籍;如果你是學生、教師,更可以享受優惠。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選擇適合你的訂閱方案,支持我們繼續推出優秀報導。

日報欄目將於5月1日休息一天,請讀者留意。

讀者你好!你現在讀到的是端傳媒每日新聞速讀「日報」。每逢週一到週五的東亞時間晚間,我們會在整理和篩選之後,將近期值得一讀的幾條新聞以簡短的方式呈現到你眼前。

端傳媒圖片編輯每天會為日報精選一張全球新聞攝影作品。今天的題圖來自美聯社攝影記者Abdel Kareem Hana:2025年4月27日,加沙走廊迪爾巴拉赫,5 歲巴勒斯坦小孩Aya Al-Talli在以軍空襲中喪生,其遺體停放於阿克薩醫院的地板上。

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以下是我們為你篩選的6條新聞:

中美關稅戰陰影下,4月中國製造業壓力大

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30日公佈了本月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較上月下降了1.5%。官方表示「製造業景氣水平有所回落」。

路透社當日報導,凱投宏觀的中國經濟學家Zichun Huang表示,採購經理人指數的急遽下滑可能因負面的情緒影響而高估了關稅的影響,但仍然顯示中國經濟在海外需求減少的情況下面臨壓力。他認為,儘管政府開始提供財政支持,仍很難全面抵消影響,並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僅有3.5%。他指,除卻COVID-19疫情影響期間,本月的新出口訂單指數降到了2012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另據路透社30日報導,中國已建立了一項清單,豁免部分美國進口貨品的125%關稅。官方並未公佈這一清單,僅私下同有關企業聯繫通知,因此其完整內容尚不清楚。此前已知獲豁免的產品包括製藥產品、芯片和飛機發動機,最新為人所知的則是主要依賴美國供應的乙烷。

中國《民營經濟促進法》5月20日起施行,專家指促進投資中國

新華社4月30日報導,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當日通過了《民營經濟促進法》,將於5月20日起施行。

《民營經濟促進法》共9章78條,包括總則、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科技創新、規範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法律責任和附則,是中國第一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新華社報導指,該法將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發揮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香港中聯辦旗下的《文匯網》引述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指該法從法律上明確了對民營經濟和市場公平競爭的保護,將助力中國應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為世界打造「投資中國」的範本。他指,中國真正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並將這一目標同中美貿易戰聯繫起來。劉英還表示,把民營企業作為自家人,讓外資企業感到賓至如歸,就能夠吸引更多外資企業的入駐,真正實現投資中國。

特朗普發表公告,調降汽車零件進口關稅

路透社4月29日報導,美國總統特朗普當日發表公告,調降汽車零件的進口關稅。

特朗普日前訪問了被視為美國汽車業搖籃的密歇根州。他在公告中宣佈,2025年4月3日到2026年4月30日之間,汽車製造企業可以申請關稅抵消,使其所進口的汽車零件關稅相當於整車建議零售價的3.75%;之後直到2027年4月30日,則可以相當於2.5%。公告指,調降關稅是為了鼓勵企業在美國本土增加生產,並在汽車製造業創造工作機會。

此前,汽車產業一直謀求降低進口關稅。特朗普指希望幫助企業促進在美生產。代表數個外國汽車品牌的Autos Drive America則回應,這一舉措緩解了其不利處境,但促進美國汽車產業仍需要做更多。

俄監獄烏克蘭囚犯受虐,女記者慘死

《衛報》4月30日發表長篇調查報導,揭露了俄羅斯當局在其羈留設施內虐待烏克蘭籍被扣留人士的情況。

在羈留設施中被押的受刑人包括戰鬥人員和平民,總數尚不清楚。烏克蘭國會人權專員Dmytro Lubinets指,截止2024年4月,失蹤的平民達到了16000人。烏克蘭方面相信,這些人被關押在180個不同地點。《衛報》等媒體發現,在29個羈留設施內,存在著系統性的酷刑。這些羈留設施中,18個位於俄羅斯境內,11個則位於被佔領的領土。報導並指出,大多數被羈留的人士都未被指控犯下任何罪行。

報導指,俄羅斯人員在設施中使用的酷刑包括電擊、坐水凳、模擬處決、錘擊和反覆毆打同一部位。他們也使用異常的羞辱手段,包括以膠帶將人捆綁起來,以將其作為人體家具坐於其上。

英國《獨立報》的報道介紹了一個個案。

烏克蘭女記者Viktoriia Roshchyna於2023年8月失蹤。她時年27歲,當時正在札波羅熱地區進行採訪報導。俄羅斯當局於2025年2月將一具編號757,被標記為不知名男性的屍體歸還烏克蘭。後續進行的DNA檢驗表明,這具屍體有99%的可能性屬於上述女記者。

調查發現,屍體的頸部有瘀傷,舌骨受損,顯示可能是被勒斃。跡象顯示,俄羅斯在歸還屍體前可能進行了解剖。她的腦部、眼睛及部分氣管被移除。有專家指,這可能是刻意進行的,以掩蓋窒息或勒斃的跡象。俄羅斯方面在屍體上標記了應代表「心動脈衰竭」的縮寫,可能是為了掩蓋真正的死因。由於屍體的狀況,無法清楚地判斷真實死因。

與兩條報導相關的調查計劃代號即為Viktoriia,旨在調查這位女記者的死因。這一項目由法國機構Forbidden Stories領導,參與者包括來自《衛報》、《華盛頓郵報》和《世界報》等13家媒體機構的超過40名記者,對前囚犯、守衛和人權運動家進行了超過50次訪問。

英國加入美國對也門進行的空襲

《衛報》4月30日報導,英國已加入美國,參與其旨在打擊也門胡塞武裝的空襲。

英國軍方派出了颱風戰鬥機,在旅行者加油機的協助下,攻擊也門首都薩那以南15英里的一個建築群。英方指,這一建築群被用作製造無人機,而這些無人機被用於攻擊紅海和亞丁灣上的航運。

英國防衛大臣賀理安(John Healey,台譯:希利)指,空襲行動是對「胡賽持續威脅航行自由」的回應。

涉嫌擔任中國間諜,德另類選擇黨政治人物華裔前助理被起訴

《德國之聲》報導,德國聯邦檢察官4月29日宣佈起訴一名另類選擇黨籍(AfD)政治人物克拉(Maximilian Krah)的華裔前助理。

此次被起訴的人士被稱為Jian G.,現年44歲,於2011年取得德國國籍。《德國之聲》引述《明鏡》的報導,指他自2002年起,尚未來德時,就為中國情報部門工作。他被指在社交媒體上偽裝成批評中國政府的公眾人物,期間監視在德國的中國異見人士和持不同政見者。

從2019年9月到2024年4月被捕期間, Jian G.在克拉(時任歐洲議會議員)的辦公室擔任助理。調查顯示, Jian G.利用這一身份為中國情報機構獲取關於歐洲議會磋商和決策的訊息。德國聯邦檢察署稱,他獲取了超過500份部分被列為機密的文件。

《明鏡》還報導, Jian G.還有針對性地蒐集了關於德國選擇黨(AfD)高層內部的訊息。調查人員在他的住處發現了三份中文文檔,寫於在2023年底至2024年初期間之間,內容是對德國另類選擇黨高層人物,如黨主席魏德爾和克魯帕拉的角色評估。調查分析認為,這些文檔的訊息至少部分來源同克拉的交談,有些應該歸類為「機密」。

去年涉嫌間諜事件發生後,克拉解除了同 Jian G. 的雇傭關係。克拉現任德國聯邦議會議員。

被指為其同謀的另一名中國女子也被起訴。《德國之聲》2024年10月的報導指,她涉嫌向Jian G.提供有關萊比錫/哈勒機場的航班、貨物和乘客訊息,特別是涉及與德國軍火公司有關的情報。

評論區 0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