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解讀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共高層有哪些煩惱?要啃哪些「硬骨頭」?

解讀三中全會的核心議題,我們將看到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器的煩惱清單、待辦事項和心願列表。

解讀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共高層有哪些煩惱?要啃哪些「硬骨頭」?
2024年7月19日,中國江蘇省宿遷市,人們正在觀看中共三中全會。攝: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全文2.2萬字,涵蓋15個部分、60個條目、300多項改革措施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在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後的第三天發佈。據官方媒體報導,這份綱領性文件由習近平親自擔任起草組組長,「全程擘畫、組織調研」。作為五年一屆的兩次黨大會之間的中央全會文件,三中全會的《決定》地位高企,恍如又一份黨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

在中國上半年GDP勉強「保五」(5%)、面對一連串內外挑戰之際,涉及經濟與改革議程的三中全會卻姍姍來遲,延至全國黨代會後的第二年的秋季才舉行,比慣例晚了將近一年。

雖然延宕多時、外界期待已久,但全會並沒有釋出重大的戲劇化改革信號,也沒有發動大刀闊斧的全面變革。300多項改革措施,更像是溫和漸進的政策修補,重申已經部署的政策舉措。

儘管如此,這份包山包海的文件仍然份量十足,將決定未來五至十年習時代中國「治國理政」的方向。仔細閱讀,我們能從中看到,中共的高層有一份怎樣的「煩惱清單」,還有哪些待辦事項和心願列表。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