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日報|中菲海上衝突持續;習召開軍委政治工作會;北韓俄國結為軍事同盟

賴清德成立氣候變遷等3個委員會;台中捷運事故出台調查報告;國安法下香港「機密雜項法律程序」增多

2024年6月19日,英國阿斯科特皇家阿斯科特賽馬日,兩名觀眾在公眾席觀看比賽時拍照。擇:Kin Cheung/AP/達志影像

2024年6月19日,英國阿斯科特皇家阿斯科特賽馬日,兩名觀眾在公眾席觀看比賽時拍照。擇:Kin Cheung/AP/達志影像

刊登於 2024-06-20

#每日簡報

讀者你好!你現在讀到是端傳媒每日新聞速讀「日報」。每逢週一到週五的東亞時間晚間,我們會在整理和篩選之後,將近期值得一讀的幾條新聞以簡短的方式呈現到你眼前。

端傳媒圖片編輯每天會為日報精選一張全球新聞攝影作品。今天的題圖來自美聯社攝影記者 Kin Cheung:2024年6月19日,英國阿斯科特皇家阿斯科特賽馬日,兩名觀眾在公眾席觀看比賽時拍照。

今天是2024年6月20日,以下是我們為你篩選的6條新聞:

中菲海上衝突持續,中國海警登上菲海軍快艇

中國和菲律賓圍繞南中國海上部分島礁和周邊海域的主權爭議與海上衝突持續。菲律賓日前就6月17日中國海警登上一艘菲律賓海軍船隻向中國提出抗議。菲方指中國海警的多艘船艇圍堵菲律賓海軍補給用途的橡皮艇,並持斧頭、利刃等兵器登上快艇,破壞了導航設備和艇身,此外還奪走了武器和一些物資。

CNN 報導,菲律賓方面稱中國海警採取的是「海盜行為」。

6月20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林劍被法新社問到相關情況是否與中國此前表示的「中國海警沒有對菲方人員直接採取措施」不符,林劍回應稱「菲方說法完全是顛倒黑白,倒打一耙。」

林劍指「菲律賓未經中方允許非法侵闖仁愛礁海域⋯⋯此次行動根本不是什麼人道主義物資補給。菲方船隻不僅夾帶建築材料,還偷運武器裝備,故意衝撞中方船隻,菲人員還對中方執法人員潑水、投擲物品等,有關做法明顯加劇海上緊張局勢、嚴重威脅中方人員和船隻安全。」

但林劍並未就中方是否對菲方人員採取措施發表評論。

菲律賓軍方其後發布相關影片顯示,菲律賓海軍快艇試圖向在 Ayungin 暗沙(中文稱「仁愛礁」)中坐沉的「馬德雷山號」(BRP Sierra Madre)坦克登陸艦運輸物資,但被多艘中國海警船阻攔。中方人員揮動斧頭在內的利器大喊「不要動」,菲律賓方面則有人從坦克登陸艦上向中國海警潑水。菲律賓方面還指控在衝突中,有菲方船員被切斷手指。

習近平在延安召開中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

中國國家通訊社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於6月17日至19日在「革命聖地」陝西延安召開,習近平出席了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自2023年火箭軍遭到清洗、國防部長李尚福失蹤並被撤換後,習召開的最高規格解放軍會議之一。

習在會議上稱,「世情、國情、黨情、軍情都在發生複雜深刻變化,我軍在政治上面臨的考驗錯綜複雜」,他指當前軍隊有許多政治上「需要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子在理想信念、黨性修養、官德人品上」,他提出要求「各級特別是高級幹部要把自己擺進來,拿出拋開面子、揭短亮醜的勇氣,以深挖根源、觸動靈魂的態度,深刻反思,認真整改,解決好思想根子問題,推動政治建軍走深走實」。

按照計畫,7月將召開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外界估計此前失蹤並被免職的前外交部長秦剛和前國防部長李尚福將在三中全會上被取消中央委員資格。

北韓俄國結為軍事同盟

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結束訪問北韓的行程。在北韓期間,普京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舉行會談,並一同向紀念北韓和蘇聯的戰爭同盟關係的「解放碑」進獻花圈。金正恩則為普京舉辦歡迎宴會,並向其贈送一對北韓「國犬」豐山犬。

在雙方領導人會談結束後,俄羅斯與北韓簽署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條約》,條約除規定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各方面合作之外,還規定「雙方中哪一方受到個別國家或多國的武裝侵犯而處於戰爭狀態時,另一方依據聯合國憲章第51條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及俄羅斯聯邦的法律,立即調動自己擁有的一切手段提供軍事及其他援助。」

外界分析認為,這代表北韓和俄羅斯事實上簽訂了軍事同盟協定。

金正恩表示,這一條約將是兩國關係的「百年大計」,稱「朝俄同盟關係將成為朝俄關係發展史上的分水嶺」。一些分析指出,這一軍事同盟的形成,將加強對北京的壓力,令北京更有機會被拖入和俄國與北韓的軍事同盟關係。

俄羅斯總統普京6月19日前往越南進行訪問。

賴清德成立包括氣候變遷委員會在內的3個委員會

6月19日,台灣總統賴清德宣布將在總統府新設置三個國家級委員會,包括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

中央社報導指這三個委員會將是「任務型編組委員會」,由賴清德每季親自召開會議,擬定國家發展戰略。

聯合新聞網報導指三個委員會都是賴清德本人的構想,也是其長期關注的議題,並在就職前就已經開始規劃三個委員會的設立。

有國民黨立委質疑三個委員會會否「與行政體系疊床架屋、變成太上皇機關」,行政院長卓榮泰在答覆質詢時表示這只是行政上的分工,而三個委員會的副召集人多數也會是行政院代表。

台中捷運事故出台調查報告

台灣運安會6月20日發布台中捷運2023年5月發生被塔式起重機桁架入侵軌道範圍並導致列車撞擊釀成1死15傷的事故調查報告。報告指操作起重機桁架的作業疏失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報告指事故當天,捷運路線旁的「興富發建設公司」正在興建建築物樓頂,由「宇球國際興業有限公司」和「嘉謜工程行」進行建築用塔式起重機拆除作業。過程中「作業人員可能以斜拉方式吊升塔式起重機桁架,且拆除機捲揚鋼索與塔式起重機桁架吊點產生之斜拉角度超過極限斜拉角」,最終導致塔式起重機桁架失去拆除機拉力支撐,部分桁架墜落侵入臺中捷運軌道區,並最終釀成事故。

報告對各方提出6項「運輸安全改善建議」,包括操作塔式起重機時「避免以斜拉方式吊掛物件」;「明確要求吊掛現場指揮人員提醒拆除機操作人員,不得以搖撼或拖拉物件等不當方式從事起重作業」;「建立塔式起重機拆除作業指引」;「重新檢視或修訂大眾捷運系統兩側禁建限建辦法及鐵路禁建限建相關法規」;「 建立鄰近交通要衝之建築工程作業聯合審查機制」;「重新檢視捷運緊急停車相關設備與規範及行車事故應變規定」等。

國安法下香港「機密雜項法律程序」增多

據香港司法機關數據,香港高等法院原訟庭2021年至今處理共計處理2376宗「機密雜項法律程序」。

「機密雜項法律程序」涉及香港警方根據港區國安法發出的「交出令」。香港法律規定,律政司司長或被授權的人員,可以向香港法庭申請「交出令」,要求擁有相關材料的人士必須交出指定材料。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第四十三條實施細則》,國安機關可對「有合理理由懷疑擁有與偵查有關的資料或者管有有關物料的人員」採取發出「交出令」等措施。而「交出令」須向原訟庭提出申請並由法庭處理。其中大量須經過「機密雜項法律程序」處理。

根據香港「獨立媒體」報導,司法機構表示近年來相關案件量「顯著上升」,部分原因是因反修例案及國安相關案件增加。司法機構曾表示「機密雜項法律程序」主要處理涵蓋按照機密程序處理的「交出令」申請,亦包括保釋申請、延展上訴時限申請及沒收令申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