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日報|以空襲加沙學校35死;土耳其外長訪問新疆;歐洲議會大選開始

張曉明辭去全國政協職務;台行政院會將國會改革移送覆議;港「長洲覆核王」郭卓堅被捕;波音公司新飛船首次載人試飛

2024年6月5日,英國樸茨茅夫舉辦英國諾曼第登陸 80 週年國家紀念活動。攝:Kin Cheung - Pool/Getty Images

2024年6月5日,英國樸茨茅夫舉辦英國諾曼第登陸 80 週年國家紀念活動。攝:Kin Cheung - Pool/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24-06-06

#每日簡報

讀者你好!你現在讀到是端傳媒每日新聞速讀「日報」。每逢週一到週五的東亞時間晚間,我們會在整理和篩選之後,將近期值得一讀的幾條新聞以簡短的方式呈現到你眼前。

端傳媒圖片編輯每天會為日報精選一張全球新聞攝影作品。今天的題圖來自港人攝影師 Kin Cheung:2024年6月5日,英國朴茨茅夫舉辦英國諾曼第登陸80週年國家紀念活動。

今天是2024年6月6日,以下是我們為你篩選的7條新聞:

以軍空襲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下設學校致35死

以色列國防軍6月6日空襲了加沙中部努賽賴特難民營的一所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近東救濟工程處)下設的學校,造成至少35人死亡。

BBC 報導,以軍稱「對學校內的哈馬斯營地進行了精確打擊」,並宣稱殺死「20至30名士兵」中的許多人。由哈馬斯控制的加沙當地政府媒體辦公室否認了這一說法,並指責以色列進行了一場「可怕的大屠殺」。政府媒體辦公室以及加沙的衛生部門告訴路透社,有14名兒童和9名婦女在襲擊中喪生。

另據 BBC 報導,美國國會衆議院4日通過了一項法案,涉及讓美國政府對國際刑事法院(ICC)官員實施制裁,理由是該法院的檢察官決定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國防部長加蘭特申請逮捕令。

該法案以247票對155票通過,獲得共和黨多數支持。兩名共和黨人投了棄權票,42名親以色列的民主黨人跨黨派支持該法案。儘管該法案在衆議院獲得通過,但預計會被控制參議院的民主黨人擱置處理,而美國總統拜登也表示「強烈反對」該法案。

土耳其外長訪問烏魯木齊和喀什,是12年內土耳其高官首訪新疆

土耳其外交部長費丹(Hakan Fidan)6月3日抵達中國展開首次訪華行程,此行還前往了新疆烏魯木齊與喀什。

據新疆黨媒《新疆日報》報導,新疆黨委書記馬興瑞、自治區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5日在烏魯木齊會見費丹一行。馬興瑞稱「願同土方深化合作,共同打擊分裂主義、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並呼籲擴大與土耳其各地區的地方交流。報導指費丹說:「看到城市設施完善,社會繁榮發展,各民族文化和語言等都得到了良好保護」,「土方在新疆問題上的立場是清晰和堅定的,堅決反對恐怖主義,不支持、不參與利用民族問題進行反中活動,不允許在土從事危害中國安全、破壞中國領土完整的活動。」

土耳其官方媒體 Daily Sabah 則報導指費丹強調了烏魯木齊和喀什噶爾這兩座「突厥伊斯蘭古城」在中國和土耳其、伊斯蘭世界的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他還向中國政府表示,土耳其不干涉中國內政,但「維吾爾人的文化權利和價值觀」對土耳其和伊斯蘭世界都很重要。報導指,他還呼籲北京採取措施,改變外界對其對待維吾爾族的政策的看法。

費丹的訪問是自2012年4月埃爾多安以土耳其總理身份訪問新疆以來,土耳其高層領導人首次訪問新疆。

歐洲議會選舉投票正式開始

6月6日,歐洲議會新一屆選舉正式開始,將從6日持續到9日。這將是英國正式「脫歐」後的首場歐洲議會選舉,被視為歐洲政治的「風向標」。

PoliticoEuronews 的實時民調顯示,在本次大選中,代表中右翼的黨團歐洲人民黨(EPP)將繼續獲得最多席次,預測普遍落在170到180席之間。而極右翼的認同與民主黨團(ID)以及保守與改革黨團(ECR)預料將有議席增長,尤其是認同與民主黨團估計將大幅增加約20席。

關於歐洲議會選舉的更多消息,請參閱端聞欄目與 Whatsnew 欄目即將刊出的報導。

前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辭去全國政協常委及委員

6月6日,中國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閉幕,會議通過增補部分政協委員或委員辭職的決定,其中包括通過接受張曉明辭去全國政協常委及委員的決定。新華社的報導仍然以「同志」稱呼張曉明。

張曉明屬於正部級別官員,理論上退休年齡為65歲。

曾任中聯辦及港澳辦主任的張曉明,在2024年3月被免去全國政協副秘書長職務,但保留政協常委身份。2024年3月兩會期間,張曉明列席人大會議,當時香港電台記者追訪他,問到有什麼話想跟港人說時,他回應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年近61歲的張曉明是江蘇泰興人,自1986年起就在港澳系統工作,先後擔任香港中聯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2020年被免去港澳辦主任一職,改任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

2022年,張獲任命為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離開港澳辦。政協2023年換屆,張曉明先後獲任命為全國政協委員、常委,繼續出任副秘書長。

台灣行政院會將國會改革法案移送立法院覆議

針對立法院會5月28日三讀修正通過的國會改革法案,行政院提出7點理由認定上述條文窒礙難行,行政院會6月6日通過覆議案,將呈請總統核可後,移請立法院覆議。

中央社報導,行政院7點覆議理由分別是:一、沒有實質討論,違反民主原則;二、混淆雙首長制,質詢總統違憲;三、無差別調查民衆,聽證範圍過廣;四、漠視正當法律程序,違反程序正義;五、無期限審查人事同意權,空轉政府重要職缺;六、「藐視國會」定義不明,恣意擴大立院職權;七、「懷疑」官員虛僞陳述,即可課刑責。

此前立法院審議國會改革法案引發了藍白兩黨與民進黨的激烈衝突,場外亦有大量民衆舉行集會抗議藍白兩黨強行推進國會改革。

而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3條第2項第2款規範,立法院對於行政院移請覆議案,應於送達15天內作成決議。覆議案逾期未議決者,原決議失效。覆議時,如經全體立法委員1/2以上(57人以上)決議維持原案,行政院長應即接受該決議。

香港「長洲覆核王」郭卓堅被捕,涉嫌欺騙政府資助和福利

香港警方6月6日在長洲以「欺詐」罪,拘捕外號「長洲覆核王」的郭卓堅,指他涉嫌欺騙政府資助和福利。

「香港01」報導,東九龍總區刑事部稱,經過深入調查後,在長洲以「欺詐」罪拘捕一名85歲姓郭的本地男子,他涉嫌於2013至2022年期間透過作出虛假陳述及提供虛假資料,隱瞞個人入息及資產,藉此騙取政府資助和社會福利,包括公共房屋、長者生活津貼、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及法律援助。被捕人已獲准保釋候查。

郭卓堅歷年來逾30次就有關香港公衆利益的事件提出司法覆核,包括鉛水事件、挑戰丁權、高鐵一地兩檢合法性、警方速龍小隊無展示編號、「明日大嶼」計劃撥款、COVID-19疫情「免針紙」案等,但大多數司法覆核不獲受理或被判敗訴,郭卓堅亦因而拖欠逾156萬元訟費,遭律政司入稟申請破產,2020年7月8日被法官頒布破產令。

報導指郭卓堅2019年獲房屋署編配位於油麗邨信麗樓的公屋單位,但他長期交予另一名女子居住,自己則居於長洲,被指濫用公屋。房署介入調查後,2021年11月收回該公屋單位。

波音公司新飛船首次載人試飛

美國波音公司開發的「星際客機」(Starliner)飛船在多次推遲延誤後,6月5日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軍基地發射升空,首次執行載人試飛任務,搭載兩名美國宇航員前往國際空間站。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導,當天晚些時候飛船的推進系統被發現存在氦氣泄漏跡象。採取措施後,已阻止了氦氣泄漏,但也令飛船上部分零部件失效。此前為了排除故障,試飛已推遲數週。但這次技術人員認定飛船可以在氦氣泄漏的情況下安全飛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還強調,飛船上的兩名宇航員沒有危險,相關方面正制定計劃應對任務執行期間的氦氣泄漏問題。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