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的攝影棚內,今年度英格蘭及威爾斯地方選舉結果陸續揭曉,保守黨代表、就業與勞動保障大臣Mel Stride卻不願承認大勢已去,依然堅稱自家政黨選得並不算太差。聽到這樣的回答,Sky News的當家政治新聞主播Sophy Ridge忍不住質問:「如果就連這樣的結果都算『好壞參半』,那要怎樣才會算不好的結果?要來一顆隕石砸死你們所有候選人嗎?」
巧合的是,想到「隕石」這個比喻的人還不只這位主播。以代表保守黨基層為宗旨的評論網站ConservativeHome,選後刊登的評論文章提及的帶來白堊紀恐龍滅絕的那顆隕石,形容選戰結果再度證實他們將迎來「希克蘇魯伯小行星」等級的毀滅,唯一的差別是「這次或許有一兩隻恐龍還能存活下來」,順帶挖苦了那些陳腐落伍但身處安全選區的黨籍高齡議員。而基於這樣的判斷,這篇文章標題也相當簡潔,就只有一個字:Goodbyeee。
他們之所以都這麼說,是因為保守黨本次選舉結果相當慘烈,而若將觀察重點擺在展望即將到來、普遍預估將於11月前後舉行的國會選舉,本次地方選舉的結果則可以說只是確認人們早就知道的事情:按照目前趨勢,保守黨在國會選舉中將會一敗塗地,唯一不確定的問題就只有反對黨工黨的勝利幅度究竟能有多大。
本次選戰涉及許多不同種類的選區、超過兩千個不同公職,這篇文章將從4場指標性選戰切入,幫助讀者快速理解本次選戰的看點,了解整體趨勢。
指標選戰1:Tees Valley市長只能慘勝,顯示全國保守黨的「毒性」太強
在全國的尺度上,選民普遍對執政14年的保守黨高度不滿,對之毫無期待,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接任以來,不到兩年的期間已經多次「重新啟動」,嘗試各種新策略、新主軸,民調仍然紋風不動。固然,地方選舉照理來說不該完全取決於全國性的局勢,尤其競選連任的市長更有機會以在地政績建立個人品牌,爭取選民的認同。但在這樣的大局之下,保守黨的「推薦」反而可能拖累候選人;對於保守黨候選人來說,在選票上自己的名字旁如果出現自家政黨的黨徽,經常根本就等同於沾染有毒物質。
Tees Valley的現任保守黨籍市長Ben Houchen,這次對於自家政黨也避之唯恐不及。當地過去曾是工業重鎮,以鋼鐵和化工產業為主,但隨著產業轉型而逐漸衰落;政治上,該地過去以工黨佔據優勢,但公投時大幅度支持脫歐,也衝擊工黨在當地的選票。然而,Houchen的號召力甚至跨越黨派:他具有強大的個人品牌,在上一次選舉囊括超過7成選票,以輾壓性的得票率當選,連許多長年工黨的選民都相當支持他。在本次選舉期間,他的文宣都幾乎完全沒有提到保守黨,只強調自身的政績和願景,各家媒體普遍將他形容為「準獨立」候選人。而即使投票時間早已結束,在選區公開露面時,居然還是沒有依循傳統別上保守黨的藍色胸章,在被記者問起時,他也只是隨口回答「喔我忘記了」。
最後,這位忘記別上自家政黨胸章的市長確實成功連任,成為本次選舉的11席市長中唯一當選的保守黨籍候選人,但得票率卻已大幅縮減。
就結果論,Ben Houchen在選票差距上雖然看似輕鬆過關,領先幅度仍是不俗的12%,但問題在於,他上次選舉是以7成選票當選,與工黨候選人的差距是驚人的45%。在今次選舉,保守黨的「毒性」讓他從天堂掉回人間,得票率縮水到僅剩原先的4分之3,相對地,工黨的成長幅度則高達50%。
這個衰退可以確定並非因為Houchen個人的品牌褪色,或者因為工黨推派的候選人特別強大,純粹是保守黨現在的專長已是點金成石。Houchen近期雖然有一項財務爭議浮出水面,但普遍認為對選情影響不大。而就支持度而言,選前民調顯示,他在選區的滿意度25%,不滿意度則僅有17%,儘管選民對地方政治的關注度較低、不表態率因此偏高,但至少也是滿意多於不滿意,基本面並不太差。至於知名度方面,雖有47%的選民表示對他「完全不熟悉」,但工黨對手相應的數字是更高的62%,幾乎沒多少人認識,不該對已經連任兩次的Houchen帶來太大壓力。何況,英格蘭地方選舉的投票率向來不高,近年都只有3成左右,如果能催出對他熟悉而且滿意的選民,應該仍有機會守成,最終結果卻仍依然如此。
而展望年末國會選舉,選區位於Tees Valley的保守黨四席現任國會議員們,沒有任何一人的實力可以和Ben Houchen等量齊觀。相對於上次以45%差距輕鬆取勝的Houchen,Simon Clarke在自家選區領先對手的幅度雖然最高,但也「只有」24%,都未必能經受得起同樣強度的衝擊,何況Matt Vickers只有9.6%、Jacob Young僅8.6%、Peter Gibson則是7.6%,都很可能已經到了需要認命的時候。
指標選戰2:雖然工黨面對較強的第三勢力分票壓力,仍能取下West Midlands
有些人可能好奇:保守黨情況再慘,是否還是可能寄望於對手陣營的分裂,取得一線生機呢?若從West Midlands 市長選舉的結果來看,答案是「恐怕很難」。
在該地,尋求連任的保守黨籍市長Andy Street同樣有強大的個人品牌。當地人口龐大且複雜,在區內28個國會議席中,工黨和保守黨籍的國會議員目前恰好各半,但過去有許多選民雖然是工黨的長年支持者,卻認為Street政績夠好,都曾把市長票投給他。選前民調顯示他在選區的滿意度37%、不滿意度17%,甚至優於Houchen,是當前英國極少數滿意度大幅高於不滿意度的政治人物。而在選前一週,表示對他「完全不熟悉」的選民僅有18%,他工黨的對手相應的數據高達43%,在知名度方面可說是天差地別,在這些指標上也比同黨的Houchen還更佔優勢。或許正是因此,選前首相辦公室嘗試降低期待,為自己設下的標準就是要讓Houchen和Street雙雙連任,只要兩人連任成功就要恭喜自己選得不差。
但是保守黨的毒性太強,足以化神奇為腐朽,導致Street最終仍以1508票、共計千分之3的差距落居第二名,原先可觀的8%優勢竟然完全蒸發,若觀察得票率,可以發現他的得票率從54.0%下滑到37.8%(按:本次選舉改為相對多數制,2021年得票率以第二輪最終得票為準),等於萎縮到只剩原先的7成。這樣的結果,讓重新驗票時負責代表政府受訪、選區也在該地的副外交大臣不知如何回應,竟對記者說驗票代表「他要不是贏了,要不幾乎要贏了,不論如何,這都代表我們保守黨在這場讓人興奮的選戰裡表現得極好」,成為選後的一大笑話。
此外,雖然Street上次的勝利幅度「僅有」8%,跟Houchen的45%不在同一個等級,不過,還有另一項因素照說應對他更加有利:工黨在該選區面臨較強的分票壓力,尤其在工黨最大票倉伯明翰有相當數量的進步派青年選民,且幾個全國穆斯林比率最高的社區也位於該地,應可預期會有一些對工黨加沙政策不滿的選民因而轉向,投下抗議式的選票。
就結果來看,左派分票的情形也確實發生。一方面,綠黨屬於左翼,票源理論上與工黨較為重疊,不過這次僅拿下5%選票,影響不大。更重要的是,今次該區出現一位異軍突起的獨立參選人,是律師兼網路紅人Akhmed Yakoob,完全以加沙議題為競選主軸,最終贏得超過1成的選票,尤其在伯明翰的工黨傳統票倉達到2成之多,對工黨選情造成相當程度的威脅。
相反地,本次唯一最可能與保守黨爭搶票源的政黨,只有屬於右翼、由脫歐派爭議人物Nigel Farage成立的改革黨(Reform UK),該黨主打移民等當今右派最熱中的議題,但得票率其實不到6%而已,只不過跟該區綠黨同一等級,搶票的效果其實不大。就此而言,工黨面對的分票壓力其實遠大於保守黨,最後得票率流失幅度卻仍然較小,事實上,就算把改革黨的選票全部「加回去」給保守黨,其得票率的衰退幅度仍會高達兩成,才能勉強與工黨的衰退幅度打平而已。這一切都足見保守黨面對的問題實在太大,就算工黨不在最佳狀態都能取勝。
何況,加沙議題與其他爭議雖然確實可能影響進步派與穆斯林選民投票意願,但由於這些選民普遍集中在都市、集中在工黨本來就大幅領先的選區,因此到了國會選舉,即使這些選民真的「跑票」,對大局的影響其實會更加有限。整體而言,在這次選舉中,雖有Oldham、Newcastle、Bolton、Hyndburn、Blackburn等零星區域有工黨候選人因此落選,但都還沒有理由認為會對國會選情造成明顯且直接的衝擊,另外,也有一些人開始討論綠黨在Bristol、Hastings等地漸成氣候,未來或許會有更大影響,但目前頂多是對特定幾位工黨議員帶來更大壓力而已。
指標選戰3:在倫敦西南區,小黨選民已經開始策略性投票
當然,人們可能還是會問:保守黨崩潰,但工黨確定能夠得利嗎?
今次選後,英國確實有少數人主張工黨選得不夠好,未能充分吸收保守黨失去的選票。這群人主要是在為首相辛偉誠辯護,宣稱保守黨並非大勢已去。他們最常援引的論據是所謂的「全國等量得票」(national equivalent vote,NEV)──由於本次選舉僅改選部分地方政府席位,並非全面改選,所以有些選舉專家會以一些方式估算全國情況,而地方選舉專家Michael Thrasher教授換算出的等量得票是工黨34%、保守黨27%,差距僅有7%。而假使到了國會選舉,兩大黨的得票率也只有如此,那麼,進一步用模型推估,工黨雖仍將成為國會最大黨,但不足以單獨過半,還缺32席上下。
但是,首相的加油團成員根本刻意忽略了Thrasher教授(和全國所有嚴肅的選舉分析家)的警告:地方選舉的結果絕不可以直接套用到國會選舉上。事實上,以這次選舉的情況來說,這個估算最好的理解方式,應該是「即使在完全不可能發生的、對工黨非常不利的假想情況下,工黨還是只差一點點就能單獨過半」,換言之,即使基於這波選舉的情況推估,最好的預測仍然是工黨將順利達標。
之所以說這是對工黨非常不利的假想情況,有幾個主要原因:首先,等量得票的估計只看英格蘭,假設蘇格蘭的情況不會變動,但工黨在蘇格蘭近來也大有斬獲,普遍預估已經可以多拿20餘席,所謂的32席已可被抵銷大半。其次,最有可能與保守黨爭搶票源的改革黨,這次僅在少數地區參選,但已經宣示本次國會選舉將在所有選區都參選到底,預計還會進一步壓低保守黨到時的得票率。
第三,小黨和獨立參選人近十餘年來在地方選舉的表現向來比較好,這是因為在一些街坊鄰里,小黨或無黨籍人士可能長期耕耘,所以是有競爭力的選項。然而,到了國會選舉當中,選區規模較大,小黨或獨立候選人通常沒有競爭力,甚至未必會推派人選,許多選民自然會選擇「歸隊」。具體來說,自由民主黨在當前民調中支持度平均在9%左右,但今次全國等量得票卻高達16%,同時,「其他」政黨的等量得票更高達22%,若以同一個模型推算,國會席次可以高達143席,沒有任何嚴肅的分析家會認為這是下次國會選舉可能出現的情況。
其實,針對「歸隊」這點,甚至還不用等到國會選舉,光是在今次地方選舉就已經能看到初步跡象,而倫敦西南區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制度上,與其他地區不同,倫敦的選民可以投三張票,其中議員比例代表票最能代表選民的「真實」想法,選民可以放心投給自己的首選;相反地,在市長選舉當中,雖然各小黨都仍會為了製造聲勢而提名自家人選,但在現實上只有兩大黨候選人有機會當選,選民因此必須考慮是否要策略性投票。而西南區是自由民主黨的傳統重鎮,在該區有與保守黨一搏的能力,同時,綠黨在整個倫敦也一直有一定的實力,因此適合用來觀察這兩個小黨的支持者會做出怎樣選擇。
在倫敦西南選區,與比例票相比,工黨的市長票直接多出2萬3千票,等於是比例票的140%以上。正是藉著這些「大進補」的選票,工黨在此區的市長得票才能穩穩超越保守黨,而非僅是打平。在此同時,自由民主黨的市長票則「少了」2萬2千票,約4成6、近乎折半,綠黨的市長票也「少了」9千8百餘票,更是直接折半,可以猜測其中絕大多數應該都是策略性投票的結果。
那麼,這些票在兩大黨之間又是如何分配的呢?由於缺乏出口民調資料,只能粗略預估:假設改革黨減少的票數絕大多數移轉到保守黨而非工黨(這個假設應與現實差距不遠,畢竟全國性民調已顯示改革黨的支持者絕大多數來自保守黨,而工黨在倫敦的候選人又是穆斯林,且是巴基斯坦移民後裔),那麼,自由民主黨和綠黨減少的3萬多票中,則估計是在工黨與保守黨之間七三開,有超過7成流向工黨。也就是說,在西南倫敦,這兩個小黨的支持者粗估應有一半不願策略性投票,另有3成5策略性支持工黨(實際上,綠黨支持者這麼做的比率又應高於自由民主黨),支持保守黨的則約有1成5──在西南倫敦這個小黨實力堅強的地方,確實出現策略性投票的跡象,而且工黨是明顯的獲利者。
值得補充的是,保守黨這次在倫敦的候選人普遍被認為能力較弱,價值觀對倫敦選民而言也太過右翼,整體選戰策略又對倫敦太過負面,都可能加劇選民「擋下保守黨」的動力。同時,工黨的候選人、競選連任的Sadiq Khan雖然滿意度較低,但對加沙的立場也與進步派選民較為接近,比起其他地方的同黨候選人,綠黨選民應該也更願意把票借給他。就這點來說,如果改為其他「對戰組合」,選民策略投票的動機可能如此強烈,但在此同時,到了國會選舉,選民又將有「把保守黨政府趕下台」的動機取而代之,卻也未必較為遜色。
指標選戰4:工黨沒贏那麼多?連在「不該贏」的Rushmoor都大勝!
而且不論如何,只看總得票率的意義不大,因為英國國會全面採取單一選區制,全國得票率高其實未必等於席次高。在歷史上,工黨於2005年僅獲得35%的選票,卻得到355席,穩穩單獨過半;但在2017年,雖然全國得票率高達40%,但分配相當「沒有效率」,高度集中在大城市之內,所以僅得到262席而已,甚至連最大黨都不是。
所以若要推估國會選情,該注意的是工黨在「哪些地區」取勝,究竟是在已經大幅領先的地區持續疊加(無用的)選票,還是在其他地區也有所斬獲。就這點而言,工黨這次相當成功,不只在絕大多數「必須收復的選區」和「必須搶下的選區」的得票率都有明顯成長(媒體點名的經典案例包含Hartlepool、Redditch、Thurrock、Nuneaton、Plymouth、Portsmouth、Grimsby、Milton Keynes、Swindon等),連在一些「若能贏下將是海嘯」的選區都有所斬獲。其中最受關注的案例就是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Rushmoor,該地由於有大量軍人的住房設立於此,長期以來被視作軍區,一直都是保守黨的鐵票區,這次卻出現大幅變化。
自創建以來,Rushmoor區議會從未由工黨取得多數;可想而知,其所對應的國會選區Aldershot設立百年以來所有的議員也都是保守黨籍,且勝選者與第二名的差距經常都在2至3成之譜,差距極大,因此也從不是工黨特別瞄準的目標。但在這次地方選舉,該地13區區議員改選,其中1區是由自由民主黨佔優勢,導致兩黨的得票率變化較低,而在其他12區,工黨的得票率都大幅增加,增加14%至23%,中位數落在17%;而保守黨得票率下降的幅度也都高達兩位數,中位數落在-16%,這樣的選舉結果讓工黨成為區議會最大黨,甚至一舉單獨過半。
此外,推估國會選舉,如果同樣的增減幅度在國會選舉重演,則一來一往之間,也足以讓保守黨原先的領先優勢完全蒸發。讓小黨支持者的策略性投票成為選戰關鍵,不無可能落入工黨手中──倘若如此,全國的局勢可能就不只是工黨過半而已,而是可能席捲全國3分之2的議席,而保守黨的議席佔比更可能摜破4分之1大關。
當然,地方選舉的狀況與國會選舉終究不同,投票率通常會至少翻倍,會有更多選民、尤其是平時政治興趣較低的選民出門投票,因此要預言個別選區的情況都還是太早,且民調反而會是更好的資料來源。但整體來說,在全英格蘭上下,本次地方選舉的圖像卻是相當清楚:保守黨的招牌此刻帶有劇毒,足以化神奇為腐朽,最強大的個人品牌都未必足以挽救,同時,保守黨又不能指望小黨支持者分走太多工黨的選票,加上工黨在平盤甚至落後的選區也都普遍有明顯進步──若無重大意外,等到年末投票那天,恐怕真真確確,就將是隕石撞擊保守黨的時刻了。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