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日報|伊朗報復襲擊以色列;李顯龍5月15日交班;德國朔爾茨訪華

悉尼持刀襲擊事件;台灣一地方法官墜樓身亡;港大校長張翔行為不當指控不成立;趙樂際與金正恩會面;香港金像獎獲獎名單

2024年4月14日,黃大仙廣場舉辦「國家安全由我做起 – 巨型積木馬賽克2024」活動﹐工作人員作最後準備。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4月14日,黃大仙廣場舉辦「國家安全由我做起 – 巨型積木馬賽克2024」活動﹐工作人員作最後準備。攝:林振東/端傳媒

刊登於 2024-04-15

#每日簡報

現在訂閱端傳媒會員,立享春季限時優惠:暢讀月費會員9折暢讀年費會員8折尊享年費會員7折。在端,打開一扇觀察社會的窗。

讀者你好!你現在讀到是端傳媒每日新聞速讀「日報」。每逢週一到週五的東亞時間晚間,我們會在整理和篩選之後,將近期值得一讀的幾條新聞以簡短的方式呈現到你眼前。

端傳媒圖片編輯每天會為日報精選一張全球新聞攝影作品。今天的題圖來自端傳媒攝影師林振東:2024年4月14日,黃大仙廣場舉辦「國家安全由我做起——巨型積木馬賽克2024」活動。工作人員作最後準備。

今天是2024年4月15日,以下是我們為你篩選的8條新聞:

伊朗報復襲擊以色列

4月13日至14日,伊朗對以色列發動了大規模軍事打擊,向以色列發射了數百枚導彈和無人機。

《以色列時報》報導,黎巴嫩真主黨和也門(台譯:葉門)胡塞武裝(台譯:胡希運動)也都向以色列發射了火箭彈和無人機等。以色列軍方發言人哈加里(Daniel Hagari)稱99%的炮彈被攔截。他補充說,在以色列南部,1名女孩被彈片擊中受重傷,1個空軍基地受到輕微破壞,但沒有其他嚴重影響的報告。

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伊朗大使館4月1日遭到轟炸,普遍相信此襲擊由以色列發動。此後知情人士曾表示,美國及其盟友相信伊朗或其「代理人」將對以色列的軍事和政府目標發動大規模襲擊。襲擊可能是用導彈和無人機進行。

《金融時報》報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台譯:納坦雅胡)的戰時內閣14日開會討論對伊朗襲擊的回應,但尚未決定將採取何種行動。而美國總統拜登在襲擊發生後致電內塔尼亞胡,敦促以色列保持克制。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在 NBC 的節目中說:「我們不希望與伊朗爆發更廣泛的戰爭。」而包括英國外相卡梅倫與法國總統馬克龍等均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事態的進一步升級。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5月15日辭任

新加坡總理公署15日發布文告,宣布總理李顯龍將在5月15日星期三卸下總理職務。在這之前,李顯龍會向總統尚達曼正式提議,委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為新任總理。

文告中稱黃循財得到了人民行動黨議員的一致支持。而這意味着2024年8月的新加坡國慶群衆大會上將由黃循財來對全體新加坡國民發表演說。黃循財稱自己將懷着謙卑與責任感接受新職務,並在未來全力以赴。

李顯龍生於1952年,是新加坡首任總理李光耀的長子,1980年代起步入政壇,先後擔任新加坡國防部第二部長、貿工部長、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等職。2004年8月他就任新加坡總理,並一直連任至今。而黃循財現年51歲,在協調新加坡應對 COVID-19 疫情的過程中嶄露頭角。2020年大選中,原定「接班」的時任副總理兼財長王瑞傑為大選失利負責後宣布放棄接任總理。人民行動黨「第四代領導團隊」2022年宣布支持黃循財接任。

外界預期新加坡可能將於2024年11月提前舉行大選。

德國總理朔爾茨訪問中國

德國總理朔爾茨 (Olaf Scholz)於13日下午啓程前往中國,對中國進行為期3天的訪問。

這是朔爾茨擔任德國總理後第二次訪華。與他一起來到中國訪問的的還有環境、農業、交通3名內閣部長,以及一衆德企高層,尤其是德國車企的高管。

《今日新聞》(Tagesschau)報導,他表示支持在歐洲開放汽車市場,包括對中國汽車開放市場,但呼籲建立公平的競爭環境。他在上海同濟大學與學生座談時說:「唯一必須始終明確的是,競爭必須是公平的。這樣才不會出現傾銷,才不會出現生產過剩,才不會侵犯知識產權。」

歐盟正在對中國製電動汽車進行反補貼調查,指控其受惠於「非法補貼」。歐盟委員會3月7日開始對進口中國電動汽車(EV)進行海關登記。這意味着歐盟在完成貿易調查後,若認為中國電動車享有不公平補貼,將可能從登記日起徵收關稅。

儘管西方各主要國家越發重視供應鏈安全,強調「去風險化」繼而與中國在經貿議題上屢生衝突,但朔爾茨始終堅持要擴大與中國的經貿合作。

悉尼持刀襲擊事件造成6死11傷

澳洲悉尼(台譯:雪梨)邦迪路口地區的一家購物中心13日下午發生持刀襲擊事件,事件造成包括襲擊者在內的7人死亡,至少11人受傷,其中包括1名九個月大的女嬰和1名中國公民,另有1名中國公民受傷。中國駐悉尼總領館證實兩人均為留學生。這是該國2017年以來傷亡人數最多的暴力事件。

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新南威爾士州警察局長韋伯(Karen Webb)表示,襲擊者「明顯」以女性為目標,襲擊時故意避開男性。警方稱正循這一線索進行調查。

澳洲全國在週末均有對襲擊事件的哀悼活動。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在襲擊發生後說:「今晚,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邦迪路口地區的毀滅性場面無法用言語形容,也令人無法理解。」

另據[ ABC 報導](https://www.abc.net.au/news/2024-04-15/nsw-man-custody-four-injured-stabbing-incident-church-wakeley/103711236),悉尼西南部一座教堂15日發生刺傷事件,造成四人受傷。新南威爾士州警方表示,傷者沒有生命危險,並在現場逮捕了一名男子。

台灣士林地方法院法官墜樓身亡

台北士林地方法院李姓法官12日凌晨在法官宿舍墜樓,送醫後不治。事件震撼台灣司法界。

法界流傳事故發生前他曾傳簡訊給同任法官的妻子提及「我很累」。法官壓力大、過勞的問題再次成為焦點,許多法官在法官論壇中發帖批評。法官協會也發表聲明,表示近年號稱訴訟制度的司法變革加深法官們早已無法負荷的工作量,呼籲司法院在1個月內提出減輕法官工作負擔的具體措施,根本解決法官現今負荷過重的問題。

司法院長許宗力12日晚間7點多發出一封標題為「給法官的一封信」的公開信。信中他承認讓法官及同仁們長期在高壓、過勞的環境中工作,司法行政團隊難辭其咎。他表示司法院正與行政院協商,研擬修法調高司法人員員額上限,同時承諾會從制度面檢討改革,致力改善司法勞動環境。

港大校長張翔行為不當指控不成立

港大校長張翔13日凌晨發表聲明,指港大校委會經過半年調查,專責小組調查報告證實匿名「吹哨者」對其所有指控皆不成立,形容「終於還我清白」。

有關張翔的風波於2023年9月爆發。港大校務委員會全體委員接到匿名投訴,指張翔未經過招標流程就聘用美國某獵頭公司進行人員招聘、購買205萬港元的車作為座駕、不當處理中國企業的捐贈資金,以及使用大學資金翻新教職員聯誼會餐廳等。

港大校務委員會12日發布決議,稱「調查小組可掌握的證據,不足以確立吹哨者電郵中對校長行為不當的指控。」

而張翔在聲明中說:「雖然調查報告證實了我的清白,但今次事件對香港大學造成的傷害,仍難以彌補。現在同事懼怕被捲入失實投訴,嚴重影響日常工作;大學的發展計劃難以推進,部份甚至被迫暫停;全球招聘人才計劃受挫,個別已簽約加盟港大的國際頂尖學者因而卻步。」他呼籲大學運作能重回正軌,放下成見,擺脫干擾,回歸平靜,「讓每一位同事重新積極投入工作,一起追回被浪費的機會和時間」。

趙樂際在平壤會見金正恩

中國國家通訊社新華社報導,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在平壤會見北韓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

據報導,趙樂際對金正恩說,中方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國與北韓關係,「維護好、鞏固好、發展好中朝傳統友好合作關係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方針」。而金正恩稱:「朝方願同中方加強各領域合作和治國理政經驗交流,深化傳統友誼,譜寫朝中關係新篇章。」

趙樂際是自 COVID-19 疫情爆發、北韓封鎖邊境之後訪問北韓的最高級別中國官員。此前北韓曾邀請中國代表團出席韓戰勝利70週年慶祝大會和閱兵式,代表團僅由中央政治局委員、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鴻忠領銜。南韓媒體分析稱趙樂際可能是為金正恩在今年晚些時候訪問北京而做準備。

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

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則於14日下午7時30分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最佳電影由《毒舌律師》奪得,最佳導演則由執導《命案》的鄭保瑞獲得。獲得最多提名(16項)的《白日之下》獲得了3項表演類獎項,而《金手指》以6項獲獎成為本屆獲獎最多的電影。以下為完整的獲獎名單:

最佳電影:《毒舌律師》 最佳導演:鄭保瑞(《命案》) 最佳編劇:游乃海、李春暉(《命案》)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金手指》) 最佳女主角:余香凝(《白日之下》) 最佳男配角:姜大衛(《白日之下》) 最佳女配角:梁雍婷(《白日之下》) 最佳新演員:謝詠欣(《但願人長久》) 最佳攝影:潘耀明(《金手指》) 最佳剪接:梁展綸、David Richardson(《命案》) 最佳美術指導:林子僑(《金手指》)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文念中(《金手指》) 最佳動作設計:董瑋(《爆裂點》) 最佳音響效果:Nopawat Likitwong(《金手指》) 最佳視覺效果:黃智力、潘志恆(《金手指》)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泰迪羅賓、戴偉(《4拍4家族》)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填詞魂(《填詞L》) 新晉導演:卓亦謙(《年少日記》) 最佳亞洲華語電影:《周處除三害》 終身成就獎:洪金寶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