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日報|馬英九與習近平會面;惠譽下調中國評級展望;賴清德宣布第一批內閣名單

香港華豐大火5死;歐洲人權法院就氣候變化做標誌性判決;菲活動人士抗議中國;以總理重申進攻拉法;加沙民眾炮火中迎開齋節

2024年4月9日,尼泊爾加德滿都,防暴警察用警棍及催淚彈震壓一個要求恢復尼泊爾君主制的抗議。攝:Niranjan Shrestha/AP/達志影像

2024年4月9日,尼泊爾加德滿都,防暴警察用警棍及催淚彈震壓一個要求恢復尼泊爾君主制的抗議。攝:Niranjan Shrestha/AP/達志影像

刊登於 2024-04-10

#每日簡報

讀者你好!你現在讀到是端傳媒每日新聞速讀「日報」。每逢週一到週五的東亞時間晚間,我們會在整理和篩選之後,將近期值得一讀的幾條新聞以簡短的方式呈現到你眼前。

端傳媒圖片編輯每天會為日報精選一張全球新聞攝影作品。今天的題圖來自美聯社的攝影記者Niranjan Shrestha:2024年4月9日,尼泊爾加德滿都,防暴警察用警棍及催淚彈震壓一個要求恢復尼泊爾君主制的抗議。

今天是2024年4月10日,以下是我們為你篩選的8條新聞: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與習近平會面

4月10日,前往中國大陸訪問的台灣前總統馬英九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面。

獲批准採訪的台灣《聯合報》報導指,馬英九與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會面。《聯合報》指2005年前行政院院長連戰與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也在此會面。

《聯合報》指雙方各發表致詞。過程中,馬英九一開始以「總書記」稱呼習近平,後改用「習先生」。致詞中,馬英九提及「九二共識」習近平則以「馬先生」稱呼馬英九,談到堅持「九二共識」及「反台獨」,和兩岸同胞情懷等。

4月1日來,馬英九率團前往廣東、陝西等地訪問。國台辦新聞發言人朱鳳蓮在4月1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馬英九先生」兩次率台灣青年來大陸參訪交流,並邀請大陸5所高校師生赴台交流,「為推動兩岸青年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對此充分肯定」。

2015年11月7日,馬英九曾與習近平在新加坡舉行「兩岸領導人會面」,是1949年以來的首次。

有關馬英九訪陸與馬習會的更多信息,請參閱 Whatsnew 欄目即將刊出的報導。

惠譽下調中國長期外債評級展望至負面

4月10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Fitch)將中國長期外債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

惠譽在報告中指出,「中國的公共財政前景面臨越來越大的風險,因為中國正從依賴房地產的增長模式向政府認為更可持續的增長模式轉型,經濟前景更加不明朗」。

惠譽又指中國財政赤字擴大,負債風險可能上升。2024年中國政府一般性債務佔GDP比率將升至61.3%,並預計2025年這一債務比率將達到64.2%,到2028年將接近70%。

惠譽確認中國的發行人違約評級仍為 A+。

中國財政部同日以「答記者問」方式做出回應。財政部指對惠譽下調展望表示遺憾,又指財政部與惠譽進行了大量溝通,但惠譽的指標體系「未能有效前瞻性反映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對推動經濟增長、進而穩定宏觀槓桿率的正面作用」。財政部又指「目前我國地方政府債務化解工作有序推進,風險總體可控。」

2023年12月5日,信貸評級機構穆迪同樣下調中國的評級展望至負面。穆迪在公告中稱,評級展望下調反映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政府和公共部門將需要為地方和國有企業提供更多金融支持,這為中國的財政和經濟狀況帶來下行風險。

賴清德宣布第一批內閣名單

距離台灣後任總統賴清德的「520」就職典禮還有一個多月,今天(4月10日),賴清德公佈了其內閣的第一批名單。

中央社報導,賴清德將任命卓榮泰擔任行政院長,鄭麗君擔任行政院副院長,龔明鑫而將擔任行政院秘書長,陳世凱擔任行政院發言人。

其中,卓榮泰出生於1959年,曾任民主進步黨主席、民主進步黨秘書長、行政院秘書長兼聯合服務中心主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發言人、總統府副秘書長、立法委員、臺北市議會議員等職務,其有「大師兄」之稱。有分析認為其因人際關係圓融,擅長溝通和平衡,加之在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時曾擔任行政院秘書長而得到青睞。

鄭麗君出生於1969年,曾於2016-2020年期間擔任文化部部長;龔明鑫出生於1964年,曾歷任臺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台經院副院長、國家發展委員會政務副主任委員、經濟部政務次長等職;出生於1977年的陳世凱則曾任民主進步黨籍臺中市議員、民進黨中央評議委員、賴清德總統競選總部發言人等職務。

中央社另引用分析,指賴清德選擇閣揆人選時考慮「台灣如何在世界供應鏈重組的關鍵時刻下搶占先機」及「如何具體規劃落實競選期間公布的國家希望工程等國政藍圖」,同時需要「能即刻上手、發揮政治協調力者」擔任閣揆職務。

香港佐敦道華豐大廈大火致5人死亡

4月10日早晨7時53分,香港九龍油麻地佐敦道13號華豐大廈1樓的健身中心起火。

8時04分,香港消防處將火警升至3級。大約10時30分,火勢大致救息。截至下午17時09分,據行政長官李家超見記者時援引醫管局數據,火警中共有41人送公立醫院,其中5人死亡,4人在伊利沙伯醫院離世,其中兩名死者身份未明。

消防處已成立專案組,由一名高級消防區長帶領,調查範圍包括火警成因及引致多人傷亡的成因。警方重案組亦接手調查,作刑事跟進。消防處在火場外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場發現大量膠製燈箱及電線,估計與火勢蔓延及造成大量濃煙有關。消防處又指樓內有持牌賓館、健身室及劏房,因此需要觸動較多人手救援。

行政長官李家超下午到伊利沙伯醫院探望傷者後接受媒體採訪。被問及大樓內劏房問題時,有李家超表示,調查起火原因時,會同時調查大廈有否違規建築,政府已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有關工作如火如荼,會聽取不同人士意見,再全面審視劏房問題。

此外,洪水橋洪雅路一個在建工地4月9日中午亦起火,截至下午16時56分仍未撲息。,消防處指未能評估撲息時間。屋宇署表示,考慮現場溫度及天秤(台稱塔式吊車)底座結構,評估兩支天秤無即時危險,消防則放置震動感應器,未有探測到倒塌跡象。

歐洲人權法院就三起氣候變化案件做出裁決

4月9日,歐洲人權法院(ECHR)就三起有關氣候變化的案件做出裁決。

在 Verein KlimaSeniorinnen Schweiz 等訴瑞士一案中,歐洲人權法院裁定瑞士未能履行歐洲人權公約規定的有關氣候變化的「積極義務。法院在裁決中還指瑞士的氣候政策「沒有科學依據」。這是類似機構首次做出此類裁決,向各國政府就氣候政策施加了更大的壓力,同時為在各國法院提起類似訴訟提供了明確的法律基礎。

本案由2400名瑞士老年婦女組成的年長婦女氣候保護協會(KlimaSeniorinnen )提起,她們在法庭上強調,老年婦女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更大,因此瑞士政府的不作為侵犯了她們多項根據歐洲人權法院享有的權利。

法院以技術原因駁回了另外兩宗案件。

菲律賓活動人士抗議中國在南海的「侵略」

據路透社4月9日報導,當天一組菲律賓活動人士在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前抗議。

抗議人士在中國大使館前高喊「中國離開」。路透社引述參與抗議的 Mong Palatino 表示,他们要求中國撤出「西菲律賓海,拆除其非法建築……承認2016年仲裁庭的裁決,並停止騷擾菲律賓漁民」。

中菲關係此前因南中國海的衝突持續升高而緊張。菲律賓駐美大使羅穆阿爾茲(Jose Manuel Romualdez)4月3日曾表示,美日菲三國會在正式會議前,由三國海軍進行巡邏,目前還在討論巡邏協議的細節,包括何時開始以及多久進行一次。

以色列總理重申將進攻拉法

4月9日,以色列總理官方 X 帳號發文稱,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 )會見以軍新兵時表示「我們將徹底消滅哈馬斯,包括在拉法的哈馬斯。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我們。」

內塔尼亞胡的發言是在美國、埃及和卡塔爾調解人在開羅就停戰和釋放人質協議進行會談時發出的。

在美國西班牙語電視台 Univision 4月9日播出的採訪中,拜登指內塔尼亞胡對加沙的做法是一個「錯誤」,並敦促以色列呼籲停火,這是他迄今為止對內塔尼亞胡最強烈的批評之一。

加沙民眾在人道主義危機中迎來開齋節

4月10日,全球眾多穆斯林在這一天結束先前為期一個月的「賴買丹月」(Ramadan)齋戒活動,並歡度開齋節(Eid al-Fitr)。在齋月中,全球大量穆斯林要保證日出到日落的時間內不進食和飲水,節制慾望、增加祈禱和踐行善事。

2024年的齋月對加沙(加薩)民眾而言則是另一種景象。在以色列軍隊攻擊下,加沙地帶的平民死亡人數不斷攀升,而人道主義危機也隨著食物、藥品等物資供應不足和醫療、社福系統崩潰而與日俱增。

半島電視台報導指在以色列襲擊「世界中央廚房」車隊引發軒然大波後,以軍減少了對加沙地帶南部的攻擊次數,但就在4月9日夜間,依然有準備迎接開齋節的包括兒童在內的平民在以色列空襲中身亡。

土耳其廣播電視公司的報導則指出,在加沙地帶因為戰火被迫遠離家園的巴勒斯坦人中瀰漫著低落的情緒,「人們沒有過節的氣氛」、「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報導還指出加沙地帶缺少包括糖果、甜品在內的節慶食物。

同時,一則加沙民眾在被毀壞的清真寺庭院中祈禱和迎接開齋節的短片也在全球穆斯林群體中廣為流傳。

聯合國安理會雖然在齋月期間破天荒通過了呼籲立即停火的決議,但以色列一方未有遵照執行。

以哈戰爭的危機形勢也使得不少地區的穆斯林群體在齋月中加入了為巴勒斯坦和加沙呼喊的內容。約旦民眾就在齋月期間多次舉行支持巴勒斯坦和哈馬斯的抗議,並曾衝擊以色列使館表達不滿。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