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深度雄安手記

雄安手記:從北京搬到雄安的人

「房子車子工作孩子,在哪兒都一樣。」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外的年青人。攝:林文清/端傳媒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外的年青人。攝:林文清/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張大秋 發自河北雄安

刊登於 2023-12-29

#雄安#雄安手記

編者按:雄安新區於2017年4月1日正式成立,由習近平「親自決策、親自部署、親自推動」。這座被中國官方冠以「千年大計」的國家級新區,鄰近北京、天津,由開發上近乎一張白紙的雄縣、安新和容城三縣構成,它承載了習近平對於中國「大城市病」的解決之道,也勾勒出官方對於未來城市的想像。

端傳媒於2017、18年多次探訪雄安,記錄這場自上而下的造城運動如何執行,又怎樣影響身居其中的普通人。2023年,雄安新區成立六週年之際,我們再次探訪雄安,看見新樓與舊人,亦看見在「中國夢」中沈浮的個體命運。

楊露想在雄安買一套房。

這是她2021年從北京搬到雄安之後的人生計劃:買車、買房、生小孩。

如今,這個計畫剛剛完成⅓。楊露和丈夫張均明在雄安容東租住一套120多平米的兩室一廳。容東原屬容城縣,是雄安新區以生活居住功能為主的綜合城區,興建了大量為當地村民回遷建蓋的安置房。

近百棟一模一樣的高樓,排列在配備遊樂場和花園的小區裏。夜晚七點多,亮燈的房間很少,遛彎兒的人更少。無論是細弱的樹苗、稀落的兒童玩樂聲,還是稜角分明的台階,都透露出一種尚未被柴米油鹽浸泡過的簇新。

楊露邀請我去她家坐坐。家裏收拾得乾淨敞亮,精裝修的基礎上配備簡單傢具,還有一間臥房專門用作健身室。

「都挺好的。」楊露笑道。她有一張好學生的臉,眉眼清秀,膚色白淨,講話時聲音清脆,思路清晰。

楊露今年三十出頭,河北唐山人,碩士畢業後在北京一家政府部門轄下的智庫工作。工作不算忙,也不用坐班。雖然沒有編制,但待遇、福利和有編制的同事一樣。楊露和家人都挺滿意。

工作搞定後,家人開始催她相親,介紹了張均明。張均明是河北徐水人,在天津一家央企工作。楊露覺得「這人還行」,處著處著就談婚論嫁了。

容西安置區的商場,人流疏落。攝:林文清/端傳媒
容西安置區的商場,人流疏落。攝:林文清/端傳媒

然後出現了一個問題:婚後要在哪裏生活?

如果選天津,買房很尷尬。張均明就職的工廠建在遠離人煙的地方,如果在市區買房,每天上下班通勤要一個多小時。再說,楊露也不喜歡天津。

選北京吧,房子買不起,小孩養不起。張均明要保住在央企的工作,沒辦法平移到北京。

倆人討論良久,張均明說:要不去雄安吧。

有那麼點兒「智慧城市」的意思

楊露不瞭解雄安,只在新聞聯播上看過。雄安是習近平2017年「欽定」的首都副中心、國家級新區。當年這一消息釋出後,大量北京人連夜帶著現金來搶購房產——那是房價仍蒸蒸日上的年代,官方旋即凍結了當地全部房產交易。

這波「炒房未遂」的熱潮後,雄安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幾年過去了,雄安到底建成什麼樣?楊露和張均明決定考察一番。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