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哈馬斯在加沙地帶發起對以色列的突然襲擊(即「阿克薩洪水行動」),隨後以色列也在總理內塔尼亞胡宣布下進入緊急狀態和戰爭狀態,以國防軍更發動「鐵劍行動」,誓言報復加沙地帶的「恐怖分子」。這並非近年來才出現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較大規模衝突:在以色列持續以拓建猶太人聚居點,搶奪巴人土地的種族隔離政策下,兩方幾乎也沒有和平相處可言。但哈馬斯此番發動的突襲,由於其對大量平民造成的傷亡,依然驚動了國際社會和輿論。在中國大陸的社交網絡上,隨着哈馬斯和以色列兩方行動進展,以及熱點事件帶來的反覆拉扯,包括微博在內的諸多社交媒體用戶也突然涌入「巴以衝突」的輿論戰場,使得這次戰事又一次如俄烏戰爭一般,成為又一面反映國內輿論生態的鏡子。
在外交部長王毅表態稱以色列近來的行動已經「超越自衛」之前,中國官方依然對此次事態持中立態度,外加中國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方實際上都維持着不同層面的良好關係,這也使得民間輿論一度顯得更加多樣化。在哈馬斯襲擊雷姆音樂節,造成平民傷亡之後,以色列駐華使館的官方微博也迅速向微博網友宣布了緊急事態的發生,同時藉助參加音樂節遇襲而不知去向的諾雅·阿伽瑪尼(Noa Argamani)的「中以混血」身份,試圖在輿論上贏得中國網民的支持。此舉結合「哈馬斯=ISIS」的說法,也讓不少中國網民留言同情和支持以色列——一方面,哈馬斯所作所為是證據確鑿的恐怖襲擊,出於最起碼的道德觀念,譴責哈馬斯是再正常不過的舉動;另一方面,比起俄烏戰爭爆發後不少中國網民對於俄羅斯侵略行為的合理化,普通民衆對於巴以雙方並無太多了解,也就使得襲擊發生後的短時間內,「站隊」現象並不顯著。
以色列的鐵劍行動步步進逼。13日,以軍通知聯合國他們將發布「疏散令」,要求110萬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24小時內遷徙到該地區南部以規避軍事打擊。而到了18日,加沙的一所醫院發生爆炸,造成500餘人遇難,其中多數是平民、病患以及在醫院避難的民衆。以色列國防軍發布一段錄音稱是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所為,但巴勒斯坦官員則稱是以色列空襲所致,沙特阿拉伯隨後也跟進指責以色列襲擊醫院導致平民傷亡。隨着以色列反擊的到來,外加哈馬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的歷史恩怨不斷被帶入輿論場,中文互聯網對於此次衝突的討論也逐漸起了變化,陌生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不斷變得更加具體。巴以的「本來面目」在看似變得明朗的同時,卻也布滿中文互聯網對於陌生他者的想象。這種想象背後,也充斥着人們藉助巴以問題對自我定位的投射。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反猶」與「反帝」如何產生合奏,也可以看到國家利益與民族主義間的錯位。
本文最大缺陷是误读爱国大V支持弱势巴人与自由派支持文明反穆的论述,相反,我们都知道爱国大V极端仇视國內穆斯林民族,并自豪大汉文化的高端地位,文章所指爱国左翼其实是个国情误区,实际上爱国大V在国际论述中是典型爱国右翼。
观点不论,提供了思考
评论区挺精彩的,光谱的延续
秦老师发出来的时候观点震惊到我了,而且国内出版了很多关于以巴的书籍,很多还是犹太人自己写的,从之前对川普支持辩护到自由派们有种灯塔主义的情结,在X看到一些国男自由派的发言,厌女,基于基督教的恐同,支那论,恐穆,大汉中心主义,很多时候极权不遑多让。对曾经启发过我的老师们去魅了。每次战争关心具体的人,通过国际红十字会,之前给乌克兰捐款了,前几天也给巴勒斯坦捐款了。
秦晖一个中国老直男有如此忠心耿耿的粉丝,这辈子也值了。
“消費者維權意識的軸勁兒我真的是笑到噴飯了”——我觉得消费者维权真没什么可笑的。恰恰相反,如之前所说,你所谓的“粪坑”或“洼地”之所以被经常冠以贬义词,就是因为大部分人都“得过且过”,对所谓权威平台、所谓大威的信息观点一律照单全收,然后就开启“信、怒、骂”的无限循环。现在看到了墙外也一样……反正我是不会照单全收的。
我再说一个这篇文章的故意引导问题,看这句:“(秦晖)这篇文章虽然每每一经转载就遭删除,但屡禁不止,并在(略去描述)人群中流传。在讲稿中……”如果作者真的是围绕“简中舆论场”去谈,那作者就该把分析重点放在这里了——为什么这样的讲稿在简中会屡屡被禁?有人说在简中被禁不是常识吗?如果是与中国相关的,被禁的确普遍,但这是“以巴问题”的讲稿,被禁说明了什么?
连毛时代的内地,遇到“毒草文章”、“毒草电影”,很多时候体制都还会全文下发、电影全体组织批判性观看(比如《武训传》),那为什么如今连“毛氏自信”都没有了呢?尤其,这个演讲后面被作者批的一无是处。那一篇“如此不堪”的讲稿,怎么还需要在简中被禁呢?不应该被全网挂出来批斗吗?这才是以“简中舆论场”为题的作者该关注的重点啊。尤其再强调一遍,演讲本身是个境外发表的内容。
结果这篇文章的作者上面这些方向只字不提,一个“在讲稿中……”的引导,就开始直接批判文章本身了。想象一下,如果1965年海外也有个“端传媒”和这作者。“简中”出现吴晗写《海瑞罢官》被姚文元挖坟批斗的舆情,端也出一篇“看简中舆情”的文,结果文中完全不提《海》被批判的舆情和可能的变化,反而也去跟着批“这剧本写的确实不符合历史,比如12345”(论据还基本占不住脚)……那你觉得这意味着什么呢?
然后你最后说“期待看到您給我們這些在海外的白痴們解釋”……又是典型的“你行你上论”了,这是老中人喷不过时候的惯用挽尊技巧。咱不能仅仅把字体改成了“非简中”,但骨子里还是个“简中人”吧?
哈哈哈哈這個閱讀理解能力和消費者維權意識的軸勁兒我真的是笑到噴飯了。您說的很對,期待看到您給我們這些在海外的白痴們解釋解釋簡中世界到底是個什麼樣兒~
笑死了,《读者自我修养2.0》来了。你才发现的这段是我第一篇质疑时就提到的问题了:作者用一句墙内五毛国师微博转评的话就当论据开始批斗右翼了,且不说这个“网友”发言的语境是个很不严谨的语境,而且作者还故意隐瞒这人其实是个体制内应声虫的身份。这些你是装瞎看不到么?
然后,文章作者提到的所有人里,秦晖的名字出现次数是最多的,仅仅这两个字就出现了13次,就更别说那些装逼的“长难句”还有很多都是以秦晖作为主语的。告诉你,这几乎是作者提到的真正简中舆论场的所谓“爱国大V”的总和(比如地瓜熊1次,胡锡进6次)。结果到你嘴巴里,你认为作者根本不在乎秦晖的观点?不在乎提最多次秦晖?这些你是也打算装瞎么?
另外,你是不是理解能力有问题啊?不是我无理要求端和它的作者关注简中“屎坑”,是这篇文章从标题开始就是围绕“简中舆论场”写的,您要不受累再把文章标题和正文也再通读一遍,可以吗?可以吗?这篇文章但凡要叫《也门平民视角下的以巴问题》(前一段确实也有也门相关的),我要留半句“简中其实不是这样”,那都是我的问题。
这篇文章的作者号称就是关注简中舆论场,我才说他文不对题,然后你跑来一泡一泡的随地大小爹说“不要顾影自怜”?疯了吧已经?然后还来一句“经我分析,作者根本不在意秦晖”。嗯,造个句:简中网民也从来不在意美国。
端传媒的议程设置确实可以完全无视简中“粪坑”,这不是问题,但它的问题恰恰是时不时就推出这种所谓“大陆舆情观察”的垃圾文章,然后从标题就用“简中”骗点击,真不想关注粪坑别写啊,所以你这些“粪坑不值得关注”的话都该去跟平台反应,那我一定同意,因为这些“蹭粪坑热度”的文章对简中的概括几乎都是错的,包括之前的电影、文化、网络事件的那些评论……
另外,你是可以关心全世界人民的疾苦,这种心态你自我要求没问题,但拿来要求别人,我有一千条理由嗤之以鼻。《读者的自我修养》,第四个字和第五个字去再念一遍。
說句不好聽的,人家憑什麼關注咱們身邊都是屎坑啊?咱們是活得比加沙人慘,還是咱面臨的政府比猶太人當年面臨的更差?爭點氣好不好?這幾年在外面遇到好多中國人醉心於想告訴全世界他們逃離了一個多麼傻叉的社會,但對外面的事情,對別人的痛苦、抗爭、經歷一點興趣一點認識也沒有。這種精神狀態本身也是威權下人性扭曲的一種體現了,大家還是先處理一下自己身上的這些烙印和焦慮好不好?
「也有一些網友根據《阿》文,斥責秦暉內心存在『極右翼的潛意識』。」
我又讀了讀,原來上面這段原文很清楚啊,沒有說秦是極右啊,後面的討論也只是在討論實際上的極右翼觀點而沒有在討論秦暉啊。而且還加上了link。我讀下來感覺是這篇作者好像根本不在乎秦暉是什麼觀點,也沒興趣和他對話。您要說這篇指控秦暉「是極右翼」,那您的高考閱讀理解是不是沒及格?
還是那句話,咱老中別整天顧影自憐的。整天只看到屎,只想罵一罵屎,那最後就一定也做不出什麼高於屎太多的東西來。
身在台灣不知道你們簡中世界在吵啥啊?秦暉有關以巴或是以阿的視頻,真令人噴飯。現在學界對Zionism殖民歷程有大量研究,包括以色列的所謂「新史學」者,例如Ilan Pappe , 書籍訪談很容易取得,台灣也翻譯了不少。想必秦老師從來沒翻過牆吧!
“您寫那麼長最後的結論是端的評論區應該像大眾點評”我的结论是人应该有起码的维权意识,看到类似这篇这种漏洞百出的文章就该质疑,而不是妄自菲薄,更不是硬把它洗成什么“健康餐”。
不过你既然较真,我也详细问问你啊,第一、你上来拽什么“圓的就是圓的。”是想表达什么?是想试图把“秦晖就是极右翼”这个作者扣的帽子与“圓的就是圓的”绑定在一起吗?打造一种:谁要胆敢不承认秦晖是极右翼,就相当于不承认“圆的是圆的”?如果您不是这意思,这种正确的废话少往外说。包括你后面甩的那个链接,看了半天也不能证明秦晖是“极右翼”啊,甚至如果非要比烂,本文作者论证“秦晖是右翼”的过程比秦晖的论证本身还要糟糕和不严谨得多得多。逻辑漏洞和论证过程之烂,我之前都写得很清楚了。而胡乱论证,就是一种扣帽子,你承认吗?
第二、你说“不要覺得別人有義務每天幫我們批判粉紅批判牆內主流”。我得说,还真有。因为首先这篇文章说的就是“简中舆论场”,而它对简中舆论的介绍和提炼全是错的,比如把什么基本盘粗暴的分为四种,这个信息归纳本身就不对,后面写的结论就更没边儿了,而指出这种错误和“要求别人帮我们批判”不是一种性质,少偷换概念。以巴事件在简中的主流声音是什么,是再清楚不过的。尤其如果作者是故意错误的引导,就更值得警惕了,我没兴趣购买另一份《联合早报》,所以我留言是想说,别把这里的读者都当傻子。其次,留言也是一种对“付费读物”的购买反馈,从本质上说确实和大众点评没区别啊。要是真有人以为自己看了几篇半吊子伪学术文章,自己就多高级了,上楼都有劲儿了,以至于忘了这本质上就是个旧时代“买报纸看报纸”的网络平替,那才够可悲……而在这个前提下,内容提供者当然不可以“挂羊头卖狗肉”——这篇从标题开始说的就是“简中舆论场”,对吧?结果点进来一看,不是给境外流亡学者扣帽子,就是对简中情况完全错误的概括。所以,回答你,是的,就是有义务——端传媒有义务“拒绝标题党”,也有义务做到“文要对题、货要对板”。你面对这种文章什么态度是你的事,但别给别人编纂《读者的自我修养》。
看了以后的感想还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问题太复杂我搞不懂,也不想搞懂,那么我当然谁都不支持,对这事漠不关心就算了
至少可以避免因为了解不足而作出愚蠢的思考和发言
更避免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而犯更多的错误
至于那些热衷于选择立场,激情站边的,我也不知道是出于怎样的需求,至少我普通生活一下,大概没这个需求
“阶级差异的模糊就给职业教育提供了机会。人们尊重工匠,才让体面人愿意作工匠。才给近代产学研一体的新式体制创造了基础。英国人对德意志的中等职业教育是怎么说的?英国议会的白皮书说“如果英国不能在这方面迎头赶上,英国的药剂师、技术员将被德国人垄断。”
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英国在中等职业教育上落后了,所以大批德意志人跑到英国当药剂师、当技术员。这些岗位都是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你们明白德意志人的这个民族性是怎么来的了吧?
另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德意志还有奥地利那一边。在奥地利药剂师、技术员还有银行职员和医生里最主要的一个民族是什么呢?犹太人。
他们和德意志人干一样的工作给犹太人换来的是什么民族性呢?抠门、狡猾、坏、斤斤计较。这就是所谓的民族性这个玩意。”
如何看待德国的民族性格? - 高林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0552057/answer/1275099029
北大飞当时的辩论文章,顺藤摸瓜可以看到整个讨论。当时看完是挺震撼的——秦老师会引用假新闻和不靠谱的资料来支撑论点,同时还对一些历史和宗教问题一知半解:https://freewechat.com/a/MzA3MDcyMDgxMg==/2456670063/1
哎不是我說您,您寫那麼長最後的結論是端的評論區應該像大眾點評,真的嗎?苦笑。這個結論您自己想想真的合適嗎?我真心覺得小紅書也比大眾點評好吧。美圖點評的商業模式現在也稱得上是低人權優勢下長出來的毒瘤了⋯⋯
您要是不喜歡這篇文章,那看看劉怡那篇?應該適合您的需要吧?畢竟那篇沒有太多政治立場和觀點,主要都是現場採訪和歷史的乾貨。
“好的公共辯論不應該是拿事實擺數據講歷史談邏輯嗎?”如此掷地有声的诘问真该问问作者啊!比如之前我的疑惑到现在也没人能解答,包括掷地有声这位,比如为什么要给秦晖贴“极右翼”标签?“极右翼”在文中号称要讨论的“简中”语境里又该怎么定义?哪怕这位朋友提到的那几篇文章的辩论情况,如果真的能佐证文章的观点作者却没有写,是不是正好证明了他的水平低下了呢?当然了,这位朋友对秦晖的那三篇文章的概括也只是什么“辩得很差”、“老直男云云”,这同样是一堆没有任何信息量、只是贴标签、只做情绪输出的话。但我不会要求您什么,正如我也不接受别人的要求,因为您没收我钱。
然后我觉得吧,洼地吃屎吃惯了所造成的最大缺陷不是别的,而是觉得身边的一切都是有人赏赐的而不是自己劳动所得换来的。如果时不时有个爹告诉你“就你没出息、就你没长进”——正如从小到大我们所经常遇到的那种指教,那你第一步应该是告诉自己:本质上,我为一个东西花钱了,我当然可以觉得它浪费了我的时间,我当然也有权利给予反馈,甚至告诉该平台它也许可以考虑这部分受众的处境。平台是不是采纳是它的事,但这绝不是谁对不起谁的问题,这是行使正当权利,谁来上纲上线都不会改变这件事的。
另外喂屎和健康餐的比喻反正不是我的表达,什么秦晖给的就是米糠,作者喂的就是健康餐,呃,我不接受偷换概念……但比喻的事儿没个标准就各自表述好了。有标准的是,我只知道作者的文章是我付费看的,所以我只在这里进行反馈。有人把这里当公共辩论区,而且必须要求发言的读者的发言质量甚至要超越原文,不然就是付钱的读者“没出息”;那也得允许有人把这里当“大众点评”性质的消费者反馈区,要允许不会制冷的人也可以说这台冰箱实在是太烂太烂了(而关于它怎么烂,我的疑问都写过了)。
最后,谦虚是应该的,但别把自己看得太贱。
圓的就是圓的,方的就是方的。秦暉在2018年和北大飛關於德國穆斯林中有多少極端主義的辯論中連寫了三篇錯漏百出的文章,而且明明被指出錯誤之後還試圖為自己辯解,辯得也很差,讓人覺得和簡中世界許多犯了錯不認的老直男其實是同一個內核。要我說,窪地確實就是窪地,窪地裡的我們吃屎吃慣了,看到別人建議我們吃高蛋白低碳水的健康飲食,特別不習慣乃至生氣,這是能理解的,但理解不意味著可以要求別人不給我們吃健康餐,先給我們吃米糠吧?我也覺得這篇評論不好,有些很武斷的結論。但好的公共辯論不應該是拿事實擺數據講歷史談邏輯嗎?我們從簡中世界出來,可以先看看外面是什麼樣的,不要覺得別人有義務每天幫我們批判粉紅批判牆內主流吧,反正現在都閉關鎖國成這樣了,是我們自己沒出息不長進,不是別人對不起我們。
大家都是右派,何苦彼此看不起呢?
我还是希望平台考虑一点:那就是简中世界的议程设置和墙外的情况完全不同,比如秦晖的那些内容其实对简中世界那些游走在“岁静”边缘、但同时吸收大量简中信息污染的人来说一直都有很大启发价值,甚至说让大家觉醒都不为过,甚至包括几年前那些相对不太严谨的袁腾飞节目都有类似意义(仅限于历史)。很多人受限于简中世界里无处不在的认知战环境,是需要不同于简中主流清一色立场的“另外一种声音”的。
而这篇作者另一个极具误导外人的笔法是:佯装自己很懂简中,总结说简中“相当多缝合…怪”然后想当然地把舆论分成了四种形态。这一方面其实就是同意并直接引用了文章贴出来那张粉蛆“象限图”,另一方面就是在混淆视听——仿佛这四种形态各占1/4一样。谁都知道,简中“以巴”的主流观点只有一种(注意是“主流”),那就是坚定的哈马斯立场。这一点看看所有简中社交媒体的热搜就可以,再看看高赞的数量也可以,如果有人说那都是踩缝纫机的、是机器人灌水的,那去问问有亲戚群、同学群、小区群的内地人,看看那些群里转发的都是些什么东西——这些群的性质保证了其中成员不是机器人也不是踩缝纫机的。
所以,每次端的作者都要扮演一种“看山不是山”的境界,然后双重否定粉蛆们的“指鹿为马”——而这才是简中世界里真正主流的现象。这本质上是为虎作伥。内地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媒体,只有喉舌和宣传机关,在信息维度,我们(至少我)从来都吃不饱饭,有人给了一碗红烧肉,端的作者马上跳出来唱高调:注意啊!这东西可腻,大家要意识到吃红烧肉的种种弊端,还是我们的健身房好(最后无非也是为了让大家花钱办卡)……每次都是这样。
如果评论冒犯到除作者外的其他人,我先道歉。有人说评论区“川粉”激情输出……哈哈其实真是自己在墙内说话习惯了,天天一万个小心,所以造成说一句什么必须加个括号纠正一下,说到底是跪久了、求生欲强的表现,毕竟我不是作者引用的那种墙内建制派大威。不过,如果只要发表批评言论就一定是“川粉”,那我今天可以主动捡个骂,毕竟秦晖老师都“极右翼”了。
但是打圣战?那可是哈马斯干的。
说一篇今年端传媒唯一能看的评论文章,就是批判戴锦华的,里面有句话——“屠龙战士终成恶龙。”我觉得说得特别对。
像是篇命题作文...
文章里提到猶太人的雙面形象時提到了中國人會把潮汕人和溫州人跟猶太人做對比,其實也要結合先進社會的社經背景去看。潮汕商人和溫州商人的發展軌跡有一定共同點:很多人對他們的印象都是輕工業起家,累積資本後脫實向虛,炒賣房地產搞資本遊戲,不考慮底層百姓福祉(這也跟很多人刻板印象中的猶太人形象一致)。以前很多人還能做發財夢時或許還是讚揚,現在大家發財報復夢醒,認清自己是被嘎韭菜的命運,對於猶太人經商致富的成功史又怎麼會有好感😂
說到簡中輿論場圍繞以巴衝突,我想到了前幾天看到的一條牆內的視頻評論,那條視頻是日本的TBS電視邀請到了家學淵源深厚的以巴問題專家重信命(有人譯作重信五月,可以Google一下她媽以及她家跟以巴問題的淵源😂)談巴勒斯坦人收到的壓迫。其立場和評論得到牆內很多人的認同與支持,結果就有一個腦殘粉紅衝出來指責這些認同重信命的留言者在「舔日」,「說到底還是美國的走狗」,我看到的時候真的是快要笑死😂😂。
想把邏輯支離破碎又一堆禁詞禁語不可言說的世界解釋得有條有理,這難度也太高了吧。
川粉天天激情输出,还需要被营造刻板印象。那我就再给你刻板一点,川粉本质也是蛆。快去准备打圣战吧。
这篇文章非常差,但可能也不算端在极左偏左路上一路狂飙之际最差的吧,只能算通病集大成?反正我的订阅快到期了,人之将死,说几句吧。
这篇文章“标题党”一样号称围绕“简中舆论场”中的“巴以”话题,但作为墙内读者,我点进来一看,发现文章主要批判的是早就旅居日本、内容也主要在墙外发布的秦晖老师。从篇幅上看,作者只花了一小段把地瓜熊胡锡进那些粉蛆言论一笔带过(还给他们进行了友好分类),甚至提欧玛时连这个人在简中公开辱骂被绑架的以色列女性诺雅“奶子真TM好看”、“好货死了可惜”这类反人类言论都装瞎看不见。要知道,此文并不是没提“诺雅被绑”——分明提了,也引述了“欧玛”的言论,但对他这么恶毒的辱骂只字不提,反而要特意摘抄这个伊拉克穆斯林“置顶了自己的声明”、“他并不站哈马斯”的文字。
为什么对欧玛等人“小骂大帮忙”呢?往后一看,原来醉翁之意是要花大篇幅、下大力气狠狠批判秦晖——用远比总结粉蛆言论大得多的篇幅,定性“秦的演讲是极右翼的”。期间各种大帽子哐哐扣,最后用一个长难句进行了宣判:中国自由派人士的“极右翼思想”比地瓜熊老六、欧玛们更可怕。
首先,作者既然讨论范围是“简中”,那简中语境里的“右翼”是什么定义作者了解过吗?“右翼”是什么都没明确或故意不想明确,直接就给自由派定性是“极右翼”,这动机就更明显了。白人里的“极右翼”经过左媒这么多年的不懈宣传基本上还能有个面目:所谓“川粉”、所谓“红脖子”(当然不排除也是被营造出来的另一种刻板印象),而把“极右翼”贸然的用在简中语境,是想怎样误导读者呢?或者我这么问:如果秦晖们都是“极右翼”,请问被作者“小骂大帮忙”的那些爱国大V又算什么翼?
最搞笑的是,作者还假惺惺的不亲自往秦晖身上泼脏水,而是假装引用一句“也有一些网友斥责:秦晖内心极右翼……”。当我们点进这个援引链接发现:所谓“一些网友”其实就“一个”,然后这“一个”还只写了“一句”,这一句的场合还是“微博”……就这么一句社交媒体的话,居然也可以拿来当作援引出处?更可笑的是,接下来作者就直接把这一标签默认为对秦晖的客观描述了,然后神展开了自己的进一步批判,把所有支持以色列的“简中人”狠狠批判一番。前面作者引用简中言论时都还至少(假装)保持中立,为啥到这儿画风一转,直接接了下茬儿呢?尤其我们琢磨这句“神转折”的文采——“这也提醒我们需要注意……”,可谓毛左圈模仿官媒社论装爹内味儿扑鼻啊。
端的文章总是这样,表面一副很学术文、不明觉厉的样子,但要真仔细看,其实漏洞百出、贻笑大方。比如我们进一步点进去这个被作者如获至宝发现并引用的ID“王江雨”,此人首页言论全是类似“(以色列)比希特勒还狠毒、灯塔国云云”等张口就来的抖快老中瘦脸精砖家的人均爆论,而搜一下这个人就知道他在简中甚至是建制内其实比胡锡进还要“根红苗正”。本文论证秦晖们是“极右翼”的过程,居然靠的是引用了这样一位“国师”的微博,可能作者知道直接写出此人大名会引起知道该作者身份的读者的警惕,所以故意模糊以“一些网友”含糊其辞,隐瞒了这是一个有着几十万粉丝的建制派学者的身份。(又或者可能他就是本文的作者?反正墙外没有实名制嘛。)
另外还要说两句端作者们每次写爆论时最爱用的“长难句结构”。首先,如果不把很多本质上就是“北京的哥+抖快瘦脸精建政人”的反美观点用以“学术气息浓厚”的长难句装点一下,确实不容易把付费订阅的端传媒用户忽悠瘸。“显得很深刻、很学术”是对付大中华姿势份子们必须要凹的造型——虽然这些长难句的唯一价值也就是作为给考公人看的党八股模板?呃,chatgpt时代也要过时了吧。
回到本文,我们仔细看给秦晖开批斗会时出现的这个重要长难句:“相比于前述提到的爱国大V们……认为白左和穆斯林都欠缺更强有力的铁拳的教育”。这一句里这个“相比于”作者用的太暴露、太心急了些。请问“相比于爱国大V”的比较结果是什么呢?剔除作者一部分给泼污打掩护的用词和另一部分完全情绪化、爽文化的定语,作者的主干就是——以秦晖为首的自由派比(地瓜熊老六)那种爱国大V“要冷血”。我们注意,甚至“爱国大V”这四个字作者都没加双引号的,也就是说:相比于“大右派”秦晖,作者更认可“地瓜熊老六”这些人自我标榜的“爱国主义者”身份的正当性。这也是我说作者立场“太暴露”的原因——十段铺垫,只为此刻。
最后我想说,上一个随便往老教授身上扣右派帽子的时代你我都应该还记得;显然作者也记得,是不是怀念,我就不确定了。但相比六几年贴大字报的“左派”,本文作者的能力水平都还是要低一些的。端如果想成为“极左大舞台,揭批你就来”,最好把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动机写在找我们要续费的那封邮件里。谢谢!
这篇文章非常差,但可能也不算端在极左偏左路上一路狂飙之际最差的吧,只能算通病集大成?反正我的订阅快到期了,人之将死,说几句吧。
这篇文章“标题党”一样号称围绕“简中舆论场”中的“巴以”话题,但作为墙内读者,我点进来一看,发现文章主要批判的是早就旅居日本、内容也主要在墙外发布的秦晖老师。从篇幅上看,作者只花了一小段把地瓜熊胡锡进那些粉蛆言论一笔带过(还给他们进行了友好分类),甚至提欧玛时连这个人在简中公开辱骂被绑架的以色列女性诺雅“奶子真TM好看”、“好货死了可惜”这类反人类言论都装瞎看不见。要知道,此文并不是没提“诺雅被绑”——分明提了,也引述了“欧玛”的言论,但对他这么恶毒的辱骂只字不提,反而要特意摘抄这个伊拉克穆斯林“置顶了自己的声明”、“他并不站哈马斯”的文字。
为什么对欧玛等人“小骂大帮忙”呢?往后一看,原来醉翁之意是要花大篇幅、下大力气狠狠批判秦晖——用远比总结粉蛆言论大得多的篇幅,定性“秦的演讲是极右翼的”。期间各种大帽子哐哐扣,最后用一个长难句进行了宣判:中国自由派人士的“极右翼思想”比地瓜熊老六、欧玛们更可怕。
首先,作者既然讨论范围是“简中”,那简中语境里的“右翼”是什么定义作者了解过吗?“右翼”是什么都没明确或故意不想明确,直接就给自由派定性是“极右翼”,这动机就更明显了。白人里的“极右翼”经过左媒这么多年的不懈宣传基本上还能有个面目:所谓“川粉”、所谓“红脖子”(当然不排除也是被营造出来的另一种刻板印象),而把“极右翼”贸然的用在简中语境,是想怎样误导读者呢?或者我这么问:如果秦晖们都是“极右翼”,请问被作者“小骂大帮忙”的那些爱国大V又算什么翼?
最搞笑的是,作者还假惺惺的不亲自往秦晖身上泼脏水,而是假装引用一句“也有一些网友斥责:秦晖内心极右翼……”。当我们点进这个援引链接发现:所谓“一些网友”其实就“一个”,然后这“一个”还只写了“一句”,这一句的场合还是“微博”就这么一句社交媒体的话,居然也可以拿来当作援引出处?更可笑的是,接下来作者就直接把这一标签默认为对秦晖的客观描述了,然后神展开了自己的进一步批判,把所有支持以色列的“简中人”狠狠批判一番。前面作者引用简中言论时都还至少(假装)保持中立,为啥到这儿画风一转,直接接了下茬儿呢?尤其我们琢磨这句“神转折”的文采——“这也提醒我们需要注意……”,可谓毛左圈模仿官媒社论装爹内味儿扑鼻啊。
端的文章总是这样,表面一副很学术文、不明觉厉的样子,但要真仔细看,其实漏洞百出、贻笑大方。比如我们进一步点进去这个被作者如获至宝发现并引用的ID“王江雨”,此人首页言论全是类似“(以色列)比希特勒还狠毒、灯塔国云云”等张口就来的抖快老中瘦脸精砖家的人均爆论,而搜一下这个人就知道他在简中甚至是建制内其实比胡锡进还要“根红苗正”。本文论证秦晖们是“极右翼”的过程,居然靠的是引用了这样一位“国师”的微博,可能作者知道直接写出此人大名会引起知道该作者身份的读者的警惕,所以故意模糊以“一些网友”含糊其辞,隐瞒了这是一个有着几十万粉丝的建制派学者的身份。(又或者可能他就是本人的作者?反正墙外没有实名制嘛。)
另外还要说两句端作者们每次写爆论时最爱用的“长难句结构”。首先,如果不把很多本质上就是“北京的哥+抖快瘦脸精建政人”的反美观点用以“学术气息浓厚”的长难句装点一下,确实不容易把付费订阅的端传媒用户忽悠瘸。“显得很深刻、很学术”是对付大中华姿势份子们必须要凹的造型——虽然这些长难句的唯一价值也就是作为给考公人看的党八股模板?呃,chatgpt时代也要过时了吧。
回到本文,我们仔细看给秦晖开批斗会时出现的这个重要长难句:“相比于前述提到的爱国大V们……认为白左和穆斯林都欠缺更强有力的铁拳的教育”。这一句里这个“相比于”作者用的太暴露、太心急了些。请问“相比于爱国大V”的比较结果是什么呢?剔除作者一部分给泼污打掩护的用词和另一部分完全情绪化、爽文化的定语,作者的主干就是——以秦晖为首的自由派比(地瓜熊老六)那种爱国大V“要冷血”。我们注意,甚至“爱国大V”这四个字作者都没加双引号的,也就是说:相比于“大右派”秦晖,作者更认可“地瓜熊老六”这些人自我标榜的“爱国主义者”身份的正当性。这也是我说作者立场“太暴露”的原因——十段铺垫,只为此刻。
最后我想说,上一个随便往老教授身上扣右派帽子的时代你我都应该还记得;显然作者也记得,是不是怀念,我就不确定了。但相比六几年贴大字报的“左派”,本文作者的能力水平都还是要低一些的。端如果想成为“极左大舞台,揭批你就来”,最好把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动机写在找我们要续费的那封邮件里。谢谢!
樓下兩則留言讓我對「簡中輿論場」的定義有挺不一樣的思考🤔。端傳媒定位是華語媒體,從內容比例上,中國大陸的新聞佔比在一眾港台媒體中算是高的。而文章的編採也明顯是以簡體中文為主,卻被認為是港台媒體,簡中圈子意外的他者。而秦暉用簡體字發文,卻被認為認為不屬於簡中輿論場。究竟區分簡中繁中輿論場的是文字,發佈的媒體還是發言者的政治立場🤔
把秦晖放在简中互联网观点之一有待商榷,一来秦晖老师是讲座,文字稿未经其审核;二来还没讲完呢,第二期刚出,应该还有第三期;三来是在哈佛校园讲的录音,如果整理成简体字文稿成为简中互联网的话,整理成繁体,该称为什么?
港台人总是这么执着分析简中世界而不是繁中自己的舆论环境,难不成只想永远把简中当客体。这种批判精神让我想起了胡锡进和赵立坚。当然了,台湾是自由世界的文明地区,有独特性,不适合与全球南方共用一个逻辑链。还是好好追随世界“主流国家”吧。
真正的巴勒斯坦人当然是个玄学问题,但如果20世纪20年代以后才开始大规模移民的族裔在1940年代就享有建国权恐怕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
至于所谓的阿拉伯世界的“落后”的领土争夺,你应该知道早期的巴勒斯坦地区包括今天的约旦,换句话说,是谁让巴勒斯坦成为了那个被剩下的地方?参看历史可想而知。既然威尔逊主义的大棒那么迷人,为何还要英法托管呢?政治伊斯兰主义虽然三十年代甚至更早就有起源,但真正兴起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的事。是纳赛尔为代表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挫折的产物。至于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这些地方,原本就是世俗化程度很高的地方,可是为什么会被卷入宗教激进派的漩涡呢?答案又让人笑而不语。
这种接近于前现代的零和利益冲突令有道德洁癖者掩鼻。选队站的舆论场活跃者,敲键盘的手又如何保持干净。我想这次,除了不成比例高的沙文主义者,简中舆论场并没有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讨论有太大区别。
站在道德高地上我什么都做不了。可预期的是当我下场,就沾染一身血污。给这些血起不同的名字,改变不了它成份上的高度一致。不停歇的欲望只有在此时被迫停下,管它被叫做什么。
不光简中舆论场对在哈马斯袭击中丧生的中国劳工集体失忆,这篇文章也只字未提
意识形态喧嚣之中看不到血迹也看不到人,而这恰恰是最应该反思和盘点的部分
这篇的质量比前两天的差远了。
首先,中国政府实质上在这件事上是站队在哈马斯一边的——在王毅的“超出自卫范围”定义之前,中国政府就已经通过各种舆论控制手段,鼓励吹捧哈马斯战士“勇敢”,抨击以色列对加沙地区非人道统治的内容,而另一面的言论则被大幅度管制。说到底,相当多的一部分站在哈马斯一边的人,心里也完全清楚他们是基于国家地缘政治利益的考量,而以色列的残暴、历史上各自解释的模糊账,不过是借口而已;
其次,无论是哪一方,没有人会否认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所遭受的灾难。但所谓“真正的巴勒斯坦在哪里呢?”,这本身不就是一个伪问题吗?“真正的巴勒斯坦”从未存在,它曾经是殖民地,二战后命运被联合国编排,而后又变成阿拉伯世界几国瓜分的目标,从而遭受了数十年战火;犹太人的残酷暴行发生在这片土地上,但这片土地也是极端穆斯林们控制下的恐怖主义土壤。现在,这里又变成了以色列镇压下的人间炼狱,与哈马斯的人肉盾牌。
难道要抽象出一个独立于政治实体的“巴勒斯坦人民”的概念?不客气地讲,这既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也毫无讨论价值。
因为伊斯兰世界永远不会真的放弃把犹太人驱逐出这片土地的目标,犹太人也不会放弃这片土地,“巴勒斯坦人民”会永远作为伊朗等国与以色列进行类似代理人冲突的工具而被牺牲、被用于培育恐怖组织、被以色列镇压、遭遇无休止的人道主义灾难。
在这样一个文明、宗教、历史、民族、地缘政治等因素交织的话题上,“行动主义者”已经绝望,“人道主义者”面临着“谁更配当人”的悖论,文明论者需要重新定义“野蛮”。舆论场上各方持不同立场混战,各种观点看似怪诞,实则内在都有其政治观点的一致性,作者简单用“莫比乌斯环”来形容,是低估了简中互联网族群所囊括的政治光谱的复杂性。
不知道端會不會出另一篇討論凡中台灣的輿論場?或許沒有簡中這麼激烈,但是同樣也呈現台灣在新的地緣政治下的自我投射,比較台灣和中國不同輿論光譜下的角度異同,也是很有意思
例如下面的 @madlex 不知道是否來自台灣。但在台灣輿論場上,類似的立場很顯然就是台灣--美國--以色列,想像出來的連結共同體,因而接近文章後段為了反中而陷入極右翼言論,無條件支持以色列而將迦薩走廊從哈瑪斯到巴勒斯坦人民都視為恐怖分子同路人
有没有这种可能,大部分犹太人的祖上几千年都和迦南地区没什么关系,而所谓的历史上的犹太人的后代恰恰是皈依了伊斯兰教的现阿拉伯人。当然了,民族主义未必需要完全和血缘挂钩,但差的太远的话,这套犹太人出走扩散回家的叙事就挺没意思的了。和“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大概是一个级别。
秦晖实在是不愧为姨学先驱。
中文語境裡對巴勒斯坦的支持確實是一個「恰好的正義」,支持者之間的意識形態可以南轅北轍,但無論哪一方其實都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當地人正在承受些什麼,這與在俄烏戰爭時是一樣的。所有評論和觀點,都是「我」的投射。
作者和編輯要留意標點符號,特別是引號的運用,以此區分引用網民的觀點和作者自己的觀點
@madlex 醫院被炸的真相還未確定,到底是以色列?抑或哈瑪斯或其他極端組織所為?仍有特厘清。不要那麼易就被有心人士帶風向
@madlex 醫院被炸的真相還未確定,到底是以色列?抑或哈瑪斯或其他極端組織所為?仍有特厘清。不要那麼易就被有心人士帶風向
这种混乱在习近平上台之前就有了,但在习近平上台之后越来越混乱了,习近平还把这件事当成自己的功绩大势宣传,说他十八大以来在宣传事业上花了大量精力才有今天的局面。
所謂五百人醫院傷亡已被證實是哈馬斯自己玩火箭彈搞到老貓燒鬚,軍事上的對抗且不論,投左媒所好,驅使其充當認知作戰的一部分,亦是哈馬斯恐怖分子的拿手好戲。
巴勒斯坦人为什么发不出声?劣化的政治导致他们只有义和团式的声音。另外西方反感的是支持哈马斯,而现在挺巴勒斯坦的挺的其实就是哈马斯,把毫无意义暴力赞美为抵抗。就这个样子再过一百年也赢不了
还是香港人喜欢总结简中
看到一条反犹的贴攻击犹太人的方式,是把伊斯兰教的教义当成犹太教教义来激发无知民众对以色列的反感。丝毫不提醒他们,爱因斯坦和马克思都是犹太人。
錯位可以互補。
左翼民族主義是什麼東西?感覺像牛肉素食主義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