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國際深度

韓國「芭比沉沒」的背後:當女權從社運走上政治舞台,能否經受住選票的考驗?

韓國女權運動某種意義上終結了民主黨政權,這對於女權在政治上困難重重的中國、日本女性來說,確實是用權利戰勝權力的莫大鼓舞。

2023年7月2日,《芭比》導演Greta Gerwig 與女主角 Margot Robbie 出席在南韓首爾舉行的《芭比》首映禮。攝:Chung Sung-Jun/Getty Images

2023年7月2日,《芭比》導演Greta Gerwig 與女主角 Margot Robbie 出席在南韓首爾舉行的《芭比》首映禮。攝:Chung Sung-Jun/Getty Images

徐圖之

刊登於 2023-09-03

#韓國#韓國政治#韓國女權#激進女權#女權#女權主義

美國女性主角電影《芭比》與另一部男性主角電影《奧本海默》,從7月開始在全球各地幾乎同時上映,爭奪票房大戰冠軍,在大多數地方,《芭比》勝出而《奧本海默》屈居第二,影迷們紛紛創造了「芭比海默」的合體海報來慶祝雙贏;但在韓國,7月19日上映的《芭比》比8月15日公映的《奧本海默》差不多起步早一個月,截至8月15日累計票房(56萬人次)只能勉強超過後者上映第一天的成績(55萬人次);到了8月28日,《奧本海默》以237萬人次位居韓國票房冠軍兩週之久,而《芭比》總票房只有57萬人次即將下映,可以說是慘敗,這是為什麼呢?

《芭比》在韓國為何叫好不叫座?

如果僅從放映時間安排和所在國特殊性來看,《奧本海默》在韓國沒有像其他國家和地區那樣於7月上映,而是延後近一個月放在8月15日——這一天是韓國的公共假日光復節,市民比平常更有閒暇去影院看電影;而且這一天也是韓國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的日子,這又不得不歸功於奧本海默製造的原子彈令日本提早投降。可以說,在韓國市場《奧本海默》比《芭比》佔盡天時地利之便。但是,韓國近年不是以女權運動、女權影視劇聞名於世特別是東亞的嗎?為什麼《芭比》卻在韓國敗走麥城呢?8月2日,英國《衛報》引述韓國女權活動家稱,《芭比》在韓國票房不佳是因為該國父權制向來強大,近年又興起反女權逆風。


但是,有韓國影評家表示,遠的且不說2019年公映的女權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在韓國大收358萬人次觀看量,就是近期比《芭比》晚一週上映的,以海女痛扁男性惡棍為主題的《走私》,迄今觀衆已超過497萬人次,是《芭比》的八倍多。而且,當年《82年生的金智英》觀衆的男女比例是28:72,顯然它更受女性青睞;在韓國門戶網站Naver上,男性網民給它的平均評分是1.76分(滿分10分)甚至還有人身攻擊女主角的;反觀現在《芭比》雖然觀衆仍以女性為主,但男觀衆平均評分已上升到5分——可見,韓國男性對《芭比》這樣的女權電影的集體惡意已大減,何況它的綜合評分是8.46分,與8.57分的《奧本海默》不相上下。

那麼,《芭比》在韓國為何叫好不叫座呢?不僅是因為當芭比作為女性玩偶在西方流行時,韓國有國產替代產品「美美」勝它一籌;更重要的是目標觀衆韓國女性群體也不太買帳。有女觀衆說,雖然知道它想傳達女權主義信息,但表現得太幼稚又無趣。借用片中的小女孩的話來說,你(《芭比》)使女權運動倒退50年!而且,影片以過家家式的男女大和解作為結局顯然不能讓韓國女權人士滿意,尤其是所謂「改女」一族。

2018年3月8日,南韓首爾,因為# # MeToo 運動席捲全國,光化門廣場舉行「婦女勞動節請願」。 攝:Seung-il Ryu/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2018年3月8日,南韓首爾,因為# # MeToo 運動席捲全國,光化門廣場舉行「婦女勞動節請願」。 攝:Seung-il Ryu/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韓國女權的高光時刻:拉三名高官落馬

韓國女權自從2017年開始在世界特別是東亞備受矚目。與其他地區的#Metoo控訴運動多集中在文藝影視體育界相比,韓國女性們還將戰場延燒到政界: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