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大選評論台灣深度

沈有忠:郭台銘參選總統促在野整合,反而凸顯藍白結構困境

對於郭柯侯三人而言,後續選戰的策略要如何調整,保持整合的彈性?

2023年4月29日,台北,郭台銘出席一場演講,並向觀眾致敬。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3年4月29日,台北,郭台銘出席一場演講,並向觀眾致敬。攝:陳焯煇/端傳媒

沈有忠

刊登於 2023-08-29

#侯友宜#2024台灣大選#賴清德#郭台銘#柯文哲

(沈有忠,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

日前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正式召開記者會宣佈參選之後,讓此次總統大選目前進入了一強(賴清德)三弱(柯文哲、侯友宜、郭台銘)、「四腳督」的狀態,下一階段來看,在野陣營能否整合,成為影響選舉結果決定性的變數。

可以這樣說,依民調數字來看,即使柯、侯、郭能夠整合,也才和副總統賴清德形成勢均力敵的情況,更遑論現在是藍白兩黨、柯侯郭三人各自投入選舉的情況。局勢正如同郭台銘參選記者會所言:「在野不整合,便宜賴清德」。

然而,2024年除了總統的選舉,還有立法院的選舉,在選戰進入白熱化之際,單靠「下架民進黨」的負面動員,有可能促成在野的整合嗎?對於郭柯侯三人而言,後續選戰的策略要如何調整,保持整合的彈性?而對於賴清德而言,如何衝破民調的天花板,甚至讓民進黨繼續在立法院過半?這些都成為後續觀察選戰的焦點。

2023年8月29日,台北,柯文哲與郭台銘同場參加台北市計程車工會普渡餐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3年8月29日,台北,柯文哲與郭台銘同場參加台北市計程車工會普渡餐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整合的第一道難題:正副如何搭配?

國民黨身為第二大黨,沒有理由擔任副手;柯文哲民調穩定領先侯友宜,同時避免民眾黨變成「小藍」,也沒有擔任副手的正當性。

首先,對於在野的整合來說,柯侯郭當然各有盤算,誰是副手是表面上難以跨過的障礙。但深層來看,在政黨的結構上和理念上,如何真正整合出訴諸執政的信念和理念,恐怕是更困難的挑戰。

現階段來看,在野三人的政黨實力和候選人個人聲望存在落差,是表面上難以整合的原因之一。代表國民黨的侯友宜,民調始終低迷,但國民黨的政黨實力不僅在立法院位居第二,在2022年地方選舉,更是取得過半縣市的執政,深具組織動員的實力。相反的,柯文哲與其說代表民眾黨,不如說帶領民眾黨來參選,而且不只總統大位,更有站穩立法院進而挑戰國民黨的機會。

柯文哲以個人的高聲望拉抬民眾黨,和國民黨想方設法呼籲動員與團結來支持侯友宜,黨的實力和候選人的民調聲望,成為藍白最大的反差。國民黨身為第二大黨,沒有理由擔任副手,在歷史上也沒有與其他候選人合作擔任副手的經驗;柯文哲民調穩定領先侯友宜,同時避免民眾黨變成「小藍」,也沒有擔任副手的正當性。因此,就藍白而言,整合的第一道難題,就是正副如何搭配。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