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刀郎又紅了而且更紅!《羅剎海市》講了當下中國的鬼故事?

不能直言的環境,情緒要控制,發洩需婉轉。比起當年李志的直接,刀郎這次的全部架空現實,展示了一個什麼樣的現在?

刀郎又紅了而且更紅!《羅剎海市》講了當下中國的鬼故事?
歌手刀郎。圖:網上圖片
刀郎迎合了這種由下而上的價值,並因運用了中國傳統文學而被認可為當前「中華文化偉大復興」大宣傳的成功案例,看來更會進發全球點擊播放量最新紀錄,成為被主流渴望的中國文化輸出之代表。

2004年刀郎的歌《2002年的第一場雪》火爆全中國,那招牌一樣嗓帶沙啞的開場唱詞,充斥了當時中國大江南北的大街小巷、農村集市、商店街以致超市門口,避無可避,成為洗腦神曲的炸街先驅。這張專輯正版銷量達270萬張,盜版則不計其數,用刀郎自己的說法,是「趕上了網絡時代來臨之前,傳統唱片業的最後一趟末班車」。

忽然火熱之後,雖然刀郎的歌能紅出圈,甚至上到春晚舞台,然而這個名字卻在大部分時間離開公眾視綫,除了將近十年前的演唱會前稍有宣傳,或還有個別新作推出,已完全不能跟當年那樣的旋風相提並論。直到接近二十年之後的今天,刀郎才真的再火起來,而且比上一次更甚——

一個多星期前發佈的新專輯《山歌寥哉》連同當中主推的歌曲《羅剎海市》,近日在中國,於手機等各種網絡空間瘋傳,一切趕流量的時代是以數字嚇人:截至目前,全中國播放量已有40億抑或50億;還不止於此,目前歌曲推出僅僅十天,《羅剎海市》卻將上看全球最高播放量新記錄60億!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