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 華爾街日報廣場

美國尚未做好迎接大國衝突時代的準備

美國軍方自2018年以來已經轉而重點關注中國和俄羅斯,但在生產武器和制定新的戰爭方略方面仍面臨挑戰。

2022年2月14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美國陸軍等待登上一架飛往歐洲的運輸機。

2022年2月14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美國陸軍等待登上一架飛往歐洲的運輸機。攝:Jonathan Drake/Reuters/達志影像

華爾街日報記者 Michael R. Gordon

刊登於 2023-03-27

#中俄關係#WSJ#美國政治#中美關係#端 x 華爾街日報

本文原刊於《華爾街日報》,端傳媒獲授權轉載。目前,《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全部內容僅向付費會員開放,我們強烈推薦您購買/升級成為「端傳媒尊享會員」,以低於原價 70% 的價格,暢讀端傳媒和《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2018年春原本駐紮在巴格達的Clint Hinote被一紙調令調回,等待他的是一個新崗位,以及一個令他大跌眼鏡的發現。

美國國防部的一項機密兵棋推演模擬了中國採取行動奪取南中國海(中國稱:南海)控制權的情形。這位受命推演美國空軍未來的空軍軍官發現了這樣的情境:中國裝備精良的飛彈部隊向美國在該地區所依賴的基地和港口發動密集攻勢,短短几天便把美國的戰機和彈藥變成了濃煙滾滾的廢墟。

他回憶道:「那一刻我的反應是,‘媽呀。我們如果這樣打是會輸的。’」

在Hinote位於美國五角大樓的巴掌大的辦公室裡,他開始往牆上貼黃色便條,列出如果美軍有機會阻擋來自中國的潛在攻擊,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Hinote目前的軍銜是中將。

「我當時不知道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Hinote中將說。「我驚訝於中國進步得如此之快,以及我們長期秉持的戰爭信條已經如此過時。」

巨大轉變

在打擊中東和中亞的叛亂分子數十年後,美國五年前開始應對一個與中國和俄羅斯展開大國較量的新時代。美國還沒有做好準備,前進的道路上也存在著重大障礙。

據現任和前任美國國防官員和指揮官稱,儘管年度國防預算已升至逾8000億美元,但由於被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纏身,且重磅武器的開發進展不順,美國政府內部對預算的爭論以及對中國威脅的緊迫性存在分歧,因此這一轉變遲遲未能實現。圍繞中東地區的持續擔憂、尤其是伊朗問題,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戰,都分散了美國政府的精力和資源。

美國國防工業的整合減少了五角大樓可用的武器製造商數量。船廠難以生產出海軍所說的、對抗中國更龐大海軍艦隊所需的潛艇,武器設計師正急於追趕中國和俄羅斯開發的高超音速飛彈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去年模擬了一場中國兩棲作戰攻擊台灣的兵棋推演,在推演中,美方在一周內就用完了遠程反艦巡航飛彈。

由於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長期衝突讓美國人心灰意冷,美國軍隊難以實現招募目標,這可能會導致這隻完全由志願者組成的軍隊兵力不足。在中國打擊範圍內部署更多兵力的計劃仍在進行中。在對叛亂分子和恐怖分子進行了20年的准軍事行動後,美國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正從伊朗和阿富汗抽身,更多地專注於間諜活動的核心任務。

美軍在中東和阿富汗的勝利在某種程度上要歸功於空中優勢,與敵軍在裝備上的差距,以及掌握何時開戰的主動權。與中國的衝突則會完全不同。美軍將在其亞洲基地和港口遭受攻擊的情況下作戰,還要面臨補給線漫長且可能非常脆弱的問題。

如果美中衝突讓俄羅斯有信心在東歐採取進一步行動,美國及其盟友將面臨雙線作戰。中國和俄羅斯都是核大國。戰事還可能蔓延到北極地區,美國在當地的破冰船和港口均落後於俄羅斯,而俄羅斯似乎隨時都可能在這一地區接受中國的援助。

本文是研究美軍在新國際形勢下面臨哪些挑戰的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相比主要對手,美軍依然更加強大。在發展大規模兩棲攻擊能力方面,中國面臨一些障礙,而俄羅斯軍隊的弱點已在烏克蘭戰爭中暴露出來。但保衛台灣需要美軍跨越巨大的空間距離,在中國火力打擊範圍內展開行動,何況還要兼顧在歐洲和中東遏制衝突的任務。

這種威脅正在加劇。近年來,中國已在改變周邊地區的安全地勢,以贏得優勢。中國在南海建造了人工島,並用軍事設施設防,從而宣稱對該戰略水道的控制權,不允許美國海軍自由通航。

中國幾十年來不斷增加的國防預算,包括今年7%的軍費開支增長,提高了其空軍、飛彈和潛艇的殺傷力,更好的訓練使曾經由農村新兵組成的軍隊變成了一支更現代化的部隊。五角大樓說,中國正在開發可以摧毀對手衛星的武器和其他能力,而且中國的網絡駭客活動對基礎設施構成威脅。

美國中央情報局說,習近平已將2027年定為中國軍隊做好準備攻入台灣的最後期限,不過該局說,習近平和軍方對中國目前能否做到這一點抱有疑慮

如果中國控制了南海和台灣,將主宰這片每年有數兆美元貿易往來的水域,還將掌握先進製程半導體的供應,威脅到日本等美國盟友的安全,並挑戰美國在該地區的優勢地位;自二戰以來,美國一直是該地區的主導力量。

為了應對這種新挑戰,五角大樓在菲律賓和日本增設了基地,同時縮小了美國在中東的軍事足跡。美國國防部已在制定新戰術,以分散美國部隊,以免成為中國日益強大的飛彈的目標

五角大樓的年度研發預算已提高到1,4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美國軍方正在追求尖端技術,希望能使各軍種即時共享定位數據,以便在數千英里範圍內執行任務的美國空中、陸地、海上和太空部隊能夠統一行動,這是當前面臨的一項挑戰。

五角大樓所認為的會使戰局向著有利於美國方向發展的許多尖端武器系統要到21世紀30年代才會準備就緒,這增加了中國可能在美國的努力取得成果之前就採取行動的風險。

西太平洋地區若爆發衝突,也可能使在烏克蘭受到嚴重打擊的俄羅斯軍隊獲得信心去執行總統普丁的目標,即在被俄方認為是其傳統勢力範圍的中歐和東歐重振俄羅斯的力量。

曾擔任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副司令的退役陸軍中將Eric Wesley說:「這是一個需要深入探究的龐大問題。」他表示:「我們正處於一個微妙的時期,我們正在追求這種威懾能力,而時間已經不多了。」陸軍未來司令部負責美軍的現代化轉型工作。

五角大樓高級發言人Chris Meagher說,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正在親自監督有關對抗中國的美國國防戰略的實施工作,國防部即將提出的支出申請將推動這方面的行動。

Meagher表示,中國帶來的挑戰是真切的,但美國國防部正以極具重大影響的方式緊急而自信地應對這種挑戰。他表示:「我們的戰略推動了去年的預算申請,並將推動我們即將發布的新預算,新預算將進一步使資源與我們的戰略相匹配。我們正在繼續努力制定新的行動概念,部署最先進的能力,並在現在和未來進行長期投資,以應對我們面臨的挑戰。」

無懈可擊的美國

30多年前,美國似乎無懈可擊。蘇聯的解體,以及1991年美國主導的「沙漠風暴」行動速戰速決,將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的軍隊趕出了科威特,這些都表明美國有能力發動新型戰爭,利用精確制導武器和隱形技術來消除地區危險。美國總統老布什(George H.W. Bush)宣稱,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新世界秩序」已經形成。

1995年,中國在台灣附近開始了一系列咄咄逼人的軍事演習,以強調對台灣總統訪問美國的反對。克林頓政府作出回應,進行了越南戰爭以來美國在亞洲地區最大規模的軍事力量展示,派出美國軍艦穿越台灣海峽,並在次年將兩個航母戰鬥群部署在該地區。

不過,五角大樓內部智庫的策略師們還是認為未來堪憂。

中國藉助遠程飛彈、反衛星武器和電子戰,通過攻擊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賴以投射力量的基地和港口,有可能使美國無暇他顧,從而扭轉形勢。

當時的美國總統候選人小布什(George W. Bush)在其國防顧問的指導下,提出跳過一代技術,轉向先進工具,如遠程武器、傳感器和數據共享技術,以對抗中國的「反介入」戰略。

後來,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事件改變了這種威脅,也改變了五角大樓的使命。

「曾有那麼一刻,我們認為‘哇,部隊真的要轉型了’,」曾在五角大樓智庫工作、現為國防部支持的國防分析研究院(Institute for Defense Analyses)研究員的Jeff McKitrick回憶說,「然後9.11事件發生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在全球反恐戰爭上。」

很快,這也成了當時還是少校的Hinote中將的任務。他的代號是「Q」,取自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系列小說中管理間諜機構小工具實驗室的虛構人物,因為他擅長為戰鬥機的雷達和傳感器編程。2003年伊拉克戰爭開始時,他被分配到一個「隱形」F-117戰鬥機中隊。

他幫助策劃了打擊巴格達軍事目標的行動,並破壞了薩達姆·侯賽因部隊的防空系統。「我們曾有一個非常好的計劃來摧毀伊拉克的通訊基礎設施、指揮基礎設施以及我們認為存在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Hinote說,「中國從中汲取了經驗。」

隨著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拖延,駐日本的美國空軍最高官員警告說,除了最先進的美國戰鬥機外,所有武器都難以攻破中國的防空系統。

2006年至2011年間擔任美國國防部長的蓋茲(Robert Gates)在2009年時將F-22戰鬥機的採購數量限制在187架,以騰出資金用於其他武器項目。

美國空軍空戰司令部(Air Combat Command)當時表示,這將使空軍缺少近200架先前為應對與中國和俄羅斯的潛在衝突而尋求擁有的一流空對空戰鬥機。這種空對空戰鬥的經驗相當有限:2017年6月,一架敘利亞蘇-22飛機在該國上空被一架美國海軍FA/18戰鬥機擊落,這是自1999年以來美國戰鬥機飛行員首次打下一架敵機。

蓋茲說,他當時尋求應對潛在威脅,同時也專注於反恐戰爭。「擔任國防部長時我最關注的就是平衡,」他在回答提問的電子郵件中說。「需要為未來與俄羅斯和中國的潛在大規模衝突做好準備,同時為處理我們未來最有可能面臨的較小規模衝突的長期能力提供適當的資金。」

蓋茲表示,小布什和奧巴馬任總統時都認為與中國合作是可能的,並認為衝突是「低概率」事件。他說,習近平在2013年上台後,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習近平支持更強大的中國軍隊、更強硬的對外姿態,這是習近平擴大中國全球影響力運動的一部分。

2011年,美國國會和白宮同意對涵蓋數年的支出進行限制,即所謂的「自動減赤」,目的是要遏制聯邦赤字。此舉迫使一系列涉及廣泛的開支被削減,阻礙了改造軍隊的舉措,包括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自主系統和先進製造等方面的改造。

曾任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的沃克(Robert Work)說:「鑑於中東地區的此類消耗戰每年耗資600億至700億美元,軍方負責人最擔心的是部隊戰備水平下降,我們當時根本沒有必需的資源來應對所有這些更高級的威脅,比如高超音速技術。」他說:「因此,面對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技術挑戰,美國未能及時回應——而且當美國作出反應時,已經受到「自動減赤」的掣肘。」

台灣問題成焦點

美國國防部2018年發布過一份《國防戰略》(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報告,稱美國將準備好迎接一個新的「大國競爭」時代。

嚇阻中國攻台是其中一大挑戰。台灣是美國的長期合作夥伴;中國政府稱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峽兩岸相隔僅100英里。美國國防部官員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先讓中國拿下台灣,又試圖將其奪回,會使美國捲入一場曠日持久的紛爭,還可能刺激中國動用核武,令局勢升級。美國需要顯示出自己有能力從一開始就阻止北京方面奪取台灣——這是拜登(Joe Biden)政府2022年發布的《國防戰略》報告中的一項要求。

2019年,Hinote利用他在美國空軍未來戰爭辦公室的新職權,組織了另一場機密軍棋推演。此次推演做了中國攻台的假設,並評估了兩支美國部隊加以應對時可能有何表現,一支是「外線部隊」,完全由遠程美國轟炸機和飛彈組成,另一支是「內線部隊」,由會在中國飛機和飛彈射程內作戰的飛機、艦艇和軍隊組成。

結論是,單靠這兩種辦法中的任何一種都不可能成功。

「我們判定需要以組合的方式來保護台灣和日本,」他說。「自那以來,我們一直在進行推演、模擬和實驗,以確定這一組合。」

美國五角大樓聯合參謀部最近進行的一場兵棋推演顯示,如果2025年之後爆發台海衝突,美國可能阻止中國攻台並迫使形成相持局面,不過雙方都會傷亡慘重。兵棋推演假設,美國屆時將受益於五角大樓目前正在計劃中的新武器、戰術和軍事部署。

未雨綢繆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已經淘汰了坦克,正將自己重新塑造成一支海軍步兵部隊,能夠從西太平洋的小島上攻擊中國艦船。到2025年,一支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濱海作戰團將駐紮在衝繩。這支部隊在靠近海岸的地方作戰,並將配備反艦飛彈。

在2021年5月的一次演習中,美國海軍陸戰隊穿過波濤洶湧的大海將一套重達30,000磅的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運到阿拉斯加海岸線,把它裝進一架巨大的C-130運輸機,隨後運往荒野中的一個基地。其目的是演練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西太平洋的島嶼上對陣中國海軍可能會採用的那種戰術。

美國陸軍正在著手開發新一代的武器系統,可打擊距離更遠的目標。由於預算壓力和前幾十年的戰爭,陸軍的電子戰、短程防空和工程能力萎縮。陸軍目前正計劃在秋季部署一種新的高超音速飛彈,不過它對中國軍隊的作用將取決於能否在太平洋地區獲得部署權。

美國海軍面臨著預算壓力、人員短缺和美國造船能力的限制,目前正計劃將艦隊擴大到至少355艘載人艦船,這一規模仍不及中國目前的海軍。在短期內,美國將擁有約290艘艦船。

美國空軍目前的飛機庫存情況是其75年曆史裡最老舊且規模最小的之一,空軍的首架B-21轟炸機已亮相,並正尋求獲得使人駕駛的戰機與無人機機群配合作戰的能力。美國空軍已經測試了一種將從戰鬥機上發射的新型高超音速飛彈,並制定了將其飛機分散部署到太平洋地區更廣泛基地的計劃。

服役了幾十年的B-52轟炸機正被翻新以充實轟炸機隊。空軍已決定購買E-7預警機(最初是由澳洲生產),並將採購先進的武器,用來攻擊中國的入侵部隊。

提升美軍實力的速度有時比Hinote所希望的要慢。「當我們開始推動變革時,我們在大多數爭取預算開支的爭鬥中失敗了,」他說,「現在有了更強的緊迫感,但我們知道我們必須要前進多遠。」

Hinote已經積極推動為貨運飛機配備巡航飛彈來增強盟軍的火力,使用高空氣球來攜帶傳感器,以及用電動「飛行汽車」在整個太平洋島鏈上運送人員和設備,這些想法已經付諸實驗,但迄今為止沒有作出採購決定。

他認為,未來空軍可能會更多依賴於無人駕駛自動飛機,並減少戰鬥機的部署。他說:「當情況緊急時,必須決定是出動無人駕駛飛機,還是繼續飛行老式飛機,可我們從未就此做出最終決定。」

他表示,「我認為我們已經有了一套鈍化」中國攻擊的辦法,但需要重塑軍隊才能做到這一點。

英文原文:The U.S. Is Not Yet Ready for the Era of ‘Great Power’ Conflict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