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讀者十論: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刊登於 2022-10-29

#讀者十論

【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Jerry122,回應《從習近平到「習家軍」,各地華人如何看待中共新一屆領導層

再荒謬也逃不出「自古以來」的帝制循環。作爲90後生人,有種不同於父母輩和祖父母輩的自信,就是生長在篤信經濟發展,生活極速變化極改善的年代。革命和運動是過去的歷史堆。但如今看來,掙錢並非理所當然的選擇,而是源於權力的「恩准」。不過遭到戲弄的又何止我們這一代。農民餓死了三千萬,工人從「先鋒隊」淪落至「下崗」境遇。都曾如此篤信,如此堅定,只是掉頭彷彿一夜之間。人在牆外也不喜歡大多事不關己/高高在上的論調。這些綁定着無數國人具體生活處境的「倒車」,於真正的「愛國者」而言近乎切膚之痛。留在牆外享受生活,讓自己成爲「最後一代」,除此之外,想不出還有什麼更好的選擇。

2. Hawk_L,回應《從習近平到「習家軍」,各地華人如何看待中共新一屆領導層

既然之前那麼多持特定政治觀點的政評家都大跌眼鏡、看不透局勢,曾幻想二十大後防疫措施放寬,甚至領導人會自覺「到站下車」,倒不如看看一般民眾的想法,如那杭州小學教師的。看這類想法,甚至一些非官方發出但對執政黨讚口不絕的想法,並非要調侃他們,而是要理解他們如何建構這種傾向,提醒自己是否忽略了其他人的考量與視角,政治layman也有layman的生存之道。

我覺得端很適當地選了這個意見,起碼那小學教師也感到領導該適時換人,指出這是從實際貼地角度出發都能看到的缺點。///我也是一個實實際際、政治取態不強烈、不會輕易喊那些嬌情政治口號(不論是來自官方或是異見的)的平民,我不會說習近平是完全的壞蛋或好人(這種二元、非黑即白、非黃即藍的想法,我覺得比宮鬥劇更單純),但也對2018年修憲很不解,最初深怕強勢領導人遙遠的繼承問題,像袁世凱、南斯拉夫 鐵托 那樣死後群龍無首,國家陷入分裂和戰爭的事情會在自己中年時期發生;到近年兩岸關係繃緊,再看到新領導班子都那麼鷹派,未來十年很難好起來,香港早非中立地,一旦軍事衝突必受牽連。///

但一片愁雲慘霧的哀鳴後,回個神來,總要為生活打算,有信心移民的,多拿一個membership很合理,量力而為,不做別國的burden便好。不「潤」的,我在香港人來人往的公眾地方工作,觀察到近幾個月多了說普通話的人,除了來開學的,還有一些整家有老有嫩的,像是來「避疫」,我覺得此乃人之常情,多點體諒就有彼此了解(了解不是要去認同)、化解矛盾的空間。其實,這也讓我側面看到,香港 vs 大陸+澳門 還有值得令人留戀的地方,或許香港未來幾年仍然會是中共資金和對外交流的主要進出口。而無論中央還是港府,都把建屋和壓抑樓價放到首位,這次似乎是來真的,柔性的「鬥地主」,地產商短期遭殃,加上大陸經濟受政治擠壓,北水減弱,炒風不熾熱,也許是我這些「未上車」人士的時機;至於港深會不會融合,融合到甚麼境界,嗯…我覺得關口不撤,淘寶不免運費,融合不到哪裏。

///短期幾年內,前提是只要台海不打仗,我是不太悲觀的,這點我心中沒法預測,還看臺灣九合一選舉後,北京的動作;但長遠十年廿年來看,當領導人年邁也不準備好交捧給做實事的人,又或所謂接班人只是林彪之流,那時我人到中年,就確實很迷惘。

3. chriszzz,回應《從習近平到「習家軍」,各地華人如何看待中共新一屆領導層

最近發生了許多與身邊朋友的討論,就未來,就生活,就可能性。文中諸相好似身邊人的耳語,敲打著不再跳動的心臟,那是決絕的聲音。

下述幾點看法,供探討求真。

時至今日,對中國局勢的冷感是不太恰當的。因為它如此巨大的影響力(這是個中性詞,此處沒有任何誇贊之意),它身軀下的陰影潛藏著可怖的野心,帝國的幽靈悄然復現,開戰的跡象昭然若揭。接下去無非是時間排程的問題:5年?2年?今年年末?且慢,為何最久不過5年?我認同分析人士觀點,5年後憑此「功績」,便可順水推舟,一連再連。

為何最短不過今年?結合世界時局與自身情況,今年可能是外部最混亂,內部實力最雄厚的階段。但不論幾年,我一直戲謔全盤乃「造神計劃」,封神一役,便在於此,所以這場戰爭在目力所及的情況下不可避免,我勸誡友人應早做準備,不至於到那時無法全身而退。

此外,對中國經濟與民眾收入增長抱有預期是頗為樂觀的表現,或者我應當說,實在樂觀得離譜。現在已經發生且仍然會繼續發生的大陸公務員降薪潮,民營企業倒閉、裁員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報考公務員大熱,就是明證。普通人的生活堪堪懸諸於一根絲線之上,又遭遇防疫政策層層加碼,沒有做核酸檢測,根本無法出門行動,若遇到零星病例,結果只有永無休止的轉運與封鎖,生活便徹底崩潰。全國各地正悄無聲息地進行著人道主義毀滅行動,舉凡一兩例,就足以讓人脊背發涼,心生悲憤。試問這樣沒有高薪高增長、甚至無法保全體面生活的地方,如何能讓人認為可以實現「富貴」?如果連基本的政治自由都沒有,各位口中的富貴,又是幾多可笑的東西?

行文至此,驚覺自己可怖、可悲、可笑。我們這些自認有良知、有智識的大陸人,該如何面對香港同胞,台灣人民,世界上的其他人?就像那些熱愛和平反戰的俄羅斯人一樣,我們永遠都要承受這個國家的狂人帶給我們的烙印,我們即便起程背井離鄉,也無法抹去這些痛苦,唯有帶著它前行,盡可能做出回應,呼籲一個更好的世界,才有可能得到救贖。 但願潘多拉盒底的希望還在你我每一個人的手中。

「他不競爭,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

4. 雨田,回應《張文:當一切人事安排都盡在掌握,全是「自己人」的政治局對習近平又有何用?

竊以為陳敏爾沒有入選常委是因為他的「太子」味太重。有雄心連任至少再兩屆的習是不願見下面有另一個人分去他的權威的,就算是親信。陳如果入常,很可能被默認為接班人而吸引到一幫人另立山頭。陳如果下一屆入常接替諸如蔡奇之流,這樣更可以繼續為習盡忠而不招猜忌。

過往政治分析人士喜歡用派系傾軋描述中共內部鬥爭,至胡錦濤被請出場後才驚覺大錯。而今改用帝皇心術考慮中共人事變動,正如這篇文章,說不定更接近實情。

5. 啊蝦,回應《張峻豪:一場還是不見地方、缺乏議題與抗中保台的負面選舉

到底什麼是民主?對這個概念有清晰認知的人我想並不多(我還在努力了解中)。作者說得有理,民主稍不注意就會倒向民粹:韓國瑜掀起「韓流」風光上任,卻在隨後遭到曾經支持他的民眾罷免;卓慧思當選首相也算眾望所歸,卻在不到兩個月內被迫主動請辭。這些弔詭現象的背後,多少有民粹的身影在聳動。民粹相對而言很好理解,用大白話就是「我說得都對,聽我的就好,其他人都是騙子」,它反映了部分民意,但民意本身不會一成不變,甚至可以說飄忽不定,譬如今天想吃大腸包小腸,明天可能就想吃蚵仔煎,轉變也許只是因為一個小小的契機。「學歷門」凸顯了選民的盲目,學歷高低與執政水平不能直接掛勾,考試厲害不代表做事厲害。當民意被操弄,成為政黨爭權的手段時,某種意義上是否也相當于「集權」。

6. jackhui,回應《張峻豪:一場還是不見地方、缺乏議題與抗中保台的負面選舉

負面選舉就選舉政治的明顯弊端之一,當負面是最有效勝選路徑,政客會更關注如何執政還是如何傳播立場?專注構建人設還是專注治理的人能勝選?理論上的輿論對政策的監督效果是否還存在?

不過確實選舉政治裏,還是有一個地方比較少負面選舉的,就是黨內初選,畢竟顧及未來正式選舉以及共同立場,更可能談實務而非打負面牌。所以要解決負面選舉問題,就得讓國家選舉按黨內初選的方式進行,才能讓最重要的政策成爲選舉議題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7. Rainier,回應《鄧聿文:中共二十大報告重點分析,與習近平作為「人民領袖」的加冕禮

一派胡言。習近平的連任是殺出來的,哪有半點正當性?驅逐北京低端人口的蔡奇、在上海搞到民憤沸騰的李強皆是七位最高權力成員,表明習近平的連任根本無需民眾的支持。在會場驅逐胡錦濤,表明習近平的連任完全無需黨内支持。嗌交部如今變打交部,他自己也知在國際間形單影隻,否則不會講到外部安全、国土安全。這表明他連任無需外國支持。他允許国人罵共產黨,但獨不許反對他連任。習近平的連任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殺出來的,何需任何「認受性」?習近平只管造自己的神,從董瑤瓊至彭載舟,他從不在乎任何認受性,而是要人閉嘴。

這種人自文革起就是這樣,但有反對者全是敵人。所以,他完全不需要需要「正當性」「合法性」。因此,習近平也不會為獲得支持而兵犯台灣,出兵與否全在於他一念之間,好似普京那樣。狂熱的民族主義也不會影響到他,按照文革邏輯,敢以此要挾他的都是他的敵人。

習近平心目中的人民全是順從他的人,就像治港的愛國者一樣。除此以外,都是敵人。所以,他所需要的認受性,全部來自原本就真心支持他的人。這在邏輯上很荒謬,但這正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精髓。至於這個獨裁信號很「糟糕」,「更多人離心離德」,作者難道不知,離心離德者全被打成敵人?習近平何嘗不知到處都是這樣的敵人所以一再講安全?他既然已深知這一點,又何須替他操心?

8. chriszzz,回應《海報行動——四通橋抗議事件後,中國海外留學生在各種掣肘下發出回聲

在這個恐懼滲入每個毛孔的當下,能目睹一縷光射入滿是黑霧、行將沈沒的巨輪,是何其幸運的事。任憑那縷光倏忽即逝,也是點亮你我眼眸的耀眼流星。

9. madlex,回應圓桌話題《哈佛研究指非暴力群眾運動成功率急降,你如何看公民運動的未來?

無論是暴力或者非暴力因素,能成功的根本是成功地給予政府它所應付不到的壓力。若果看不到這點,只拘泥於形式上正確與否,則只會變成自我滿足的把戲。

非暴力抗議為何有效,為何可以產生壓力?於民主制度下,非暴力抗議本身即是民意的直接反映,你不滿足抗議要求,則政府從選舉政治上就會付出直接的代價。

而於極權制度下,極權制度是否會理會這種壓力?是否有必要回應這種壓力?答案已經很清楚。當然,極權制度下壓力的形式,亦包括不合作運動導致的國家運作癱瘓,以及引起國際社會關注所帶來的國際干涉。隨著技術的發展,極權政府汲取資源的能力越來越強,前者的作用越來越小。而民主國家自身的綏靖,使得如以往一樣派出軍隊進行干涉的可能性亦越來越小。

10. Rainier,回應圓桌話題《哈佛研究指非暴力群眾運動成功率急降,你如何看公民運動的未來?

當年香港二百萬人上街,85%區議席、六成的選票支持,港警在區選後一星期不知反措也不再鎮壓,甚至连特首都不得不回應一個訴求。但最終結果是什麼?國安法降臨,形勢急轉。

不是非暴力運動不能成功。外力介入,無可奈何。一些社會運動的失敗,背後可能有中俄的專制輸出,例如中国的監控屏蔽技術,俄國的軍事介入。民主世界在這時集體失聲,為了和中国一起發大財而不敢出聲支持,有些科技金融公司甚至反而為虎作倀,不僅助長了專制的實力,也助長了專制的氣焰。在專制與民主的對抗中,專制世界全力以赴,民主世界半心半意,非暴力運動自然失敗居多。

非暴力是正確的方向。暴力的因只會種下暴力的果,不僅冤冤相報無以為終,善良的人也會變成惡魔。如今人類正逢21世紀專制的巔峰,非暴力確實一時難敵暴力,但只是一時如此,並非永遠如此。不能因一時的挫敗,就把靈魂賣給魔鬼。20世紀的悲劇,正是太多人以正義之名賣身魔鬼,以天堂為名而開闢血海。共產主義的悲劇時代,正是始於暴力與暴力革命。如今,如果因非暴力成功率很低而因噎廢食,走上暴力之路,那必將重蹈20世紀法西斯與共產主義的兩次悲劇。

補充兩點。

1.有些國家非暴力運動的失敗不是外力介入,但如今專制鎮壓社會運動不絕於耳,民主世界却無能為力,顯然會鼓勵一些政府實行鎮壓。試想一下,如果全世界的潮流是一有社運政府就出面和解,也不會有那麼多鎮壓了,一兩個鎮壓行動會受到更大的輿論壓力。

2.反對暴力,並非反對武力,並非主張任人宰割。當年社運時很多人曾討論過這個問題。武力和暴力的界線很模糊,也許需要「和勇不分」來控制武力演變為暴力。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