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台灣深度

林宗弘:921地震23週年——災害頻仍的台灣,如何成為韌性之島?

921震災帶來的啟示是,國家能力與公民社會參與,有助於災後發揮制度韌性,這是民主制度的優勢。

1999年9月23日,921地震後,救援人員搜索倒塌的建築物。

1999年9月23日,921地震後,救援人員搜索倒塌的建築物。攝:Simon Kwong/Reuters/達志影像

林宗弘

刊登於 2022-09-18

#921地震#地震#林宗弘#台灣#評論

【編者按】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台灣發生芮氏規模7.3的強震,總計造成兩千多人死亡,逾萬人受傷,並有近11萬戶房屋毀損。23年前的這場大震,也僅是兵戎與災害頻仍的台灣島上的其中一場而已。

近代以來,台灣的三大災害類型為地震、颱風與瘟疫,災後重建倚賴哪些公民社會韌性,台灣為何得以成為韌性之島?本文部分內容摘錄與改寫自《巨震創生: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一書,若讀者對內容註釋與參考書目感到興趣,請詳見該書。

(林宗弘,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9月17日晚間台東關山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深度7.3公里,18日下午台東池上再度發生規模6.8淺層地震,深度僅7公里,被視為主震,玉里等地屋毀橋斷,導致1死79傷,全台有感且餘震不斷,似乎在提醒我們不要忘記23年前的921。

1999年凌晨1點47分發生的集集地震,震央位在南投縣集集鎮,日月潭西方12.5公里,深度僅8公里,芮氏規模7.3,是台灣戰後最嚴重的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29人失蹤(合計2,444名罹難者)、11,306人受傷、近11萬戶房屋全倒或半倒(留有官方紀錄者為89,347戶),財產損失超過三千億新台幣。

為了記取921震災的經驗與教訓,台灣政府於2000年頒定每年9月21日為「災害防救日」,2002年更名「國家防災日」,以期能提升全民防災意識及國家防災應變能力。雖然每年都進行了防災演訓,轉眼之間,這場23年前的災難已經快走入歷史,青年世代已無記憶了。不過,2020年起的COVID-19疫情仍在肆虐,對全球地緣政治與台灣社會造成更深遠的影響。

今年921,筆者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劉季宇博士、前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陳亮全博士合編專書《巨震創生: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出版,集結了台灣地震工程與社會科學的一群優秀學者,回顧了這23年來針對921震災的學術研究成果,並且重新訪問當時的決策者、倖存者與災後重建的社區。

當然,這本書想談的不只是戰後最嚴重的震災經驗,也討論了台灣社會與災難的長期互動,台灣人必須接受與風險共生的現實。面對各種天災人禍,世世代代的島民如何學習與高風險的環境共存?這不僅是個歷史與科學議題,也是社會與政治問題。書名「巨震創生」,不僅強調巨災的創傷,也希望找到從災後重生,使人們生生不息的希望。

1999年9月23日,台灣軍人從一棟倒塌的住宅樓中抬出屍體。
1999年9月23日,台灣軍人從一棟倒塌的住宅樓中抬出屍體。攝:Bobby Yip/Reuters/達志影像

美麗島也是兵戎與災難之島

「美麗島」,日後被稱為台灣,這是一座位於西太平洋的地震與暴風之島,正是這些環境條件,使台灣擁有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也滋養了原住民社群的多元文化。

從有大航海時代的歷史紀錄以來,福爾摩沙就是個多災多難、也是兵家必爭的島嶼。1582年,一艘葡萄牙戎克船從澳門出港前往日本長崎貿易,船上搭乘三百餘人,包括葡萄牙耶穌會神父、西班牙神父,還有漢人為主的船員、菲律賓人、少數非洲人與日本人等。他們出港後不久在海峽北方遭遇颱風,被風浪襲擊、極可能於淡水河口擱淺,在西方的歷史紀錄裡,首次來到神祕的福爾摩沙「美麗島」,日後被稱為台灣,這是一座位於西太平洋的地震與暴風之島,正是這些環境條件,使台灣擁有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也滋養了原住民社群的多元文化。此船離台後獲得寶貴資訊,促使葡萄牙人在北台灣建立港口與堡壘。正是一場風災,把台灣捲入了大航海時代的霸權爭奪戰。

1624年,荷蘭人襲擊澳門與澎湖不成,到安平一帶透過武裝與貿易建立政權與熱蘭遮城,此後地震紀錄頻繁但未見傷亡。1661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巴達維亞城日記》記載「2月15日早晨,台灣有強烈地震。許多堅固的建築物均受損害,華人的房屋倒壞26、27棟,壓死相當數目的婦孺,此次地震連續六日,是人體能感覺者。在該地直到現在,未見如此大的地震。」這篇日記,應是首次有人員傷亡的「台灣史上第一場震災」紀錄。荷蘭人敗給國姓爺之後,台灣經歷鄭氏王朝的統治,直到1683年被大清帝國征服,清朝官吏開始向北京朝廷定期報告重大災害,包括1694年台北地震,被認為使台北湖乾枯形成盆地、以及1720年、1736年的台南地震,後者估計造成超過七百人死亡。

18世紀初台南地震以來的近三百年間,台灣曾發生15次傷亡超過百人的巨震,亦即平均大約每隔19年一次,重大震災多與西部地區的活動斷層有關,清代土牛界以東則無文字紀錄,因此低估了震災次數。以地震死亡人數來算,平均每年可以達到將近80人。

日本統治後,有儀器觀測以來至921地震為止的近一個世紀,就有11場導致人員傷亡的重大震災。此後在近二十年內,又有2002年3月31日花蓮外海地震、2003年台東成功地震、2006年恆春外海地震、2010年高雄甲仙地震、2013年南投地震、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和2018年花蓮地震,雖未達921震災規模,均不幸造成人命傷亡與經濟損失。

1999年9月22日,台灣埔里,921地震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一名男子看著一個倒塌的巨型廣告牌。
1999年9月22日,台灣埔里,921地震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一名男子看著一個倒塌的巨型廣告牌。攝:Bobby Yip/Reuters/達志影像

近代台灣三大災:地震、颱風與瘟疫

台灣天災死亡人數的前三名都是震災:榜首是1935年的新竹台中震災,造成3,276人死亡,其次便是921震災;第三名是1906年的梅山震災,造成1,258人死亡。

台灣已經有少數優秀學者整理過各種災害的排名,但很少將不同類型的災害損失放在一起評估,雖然有點過度簡化,筆者自行整合多個資料庫,統計了1896年日本統治之後有較明確死亡人數統計的狹義自然災難,將地震與氣候災害這兩種衝擊時間較短的前十大環境災害放在下表,可以讓讀者們對於台灣歷史上不同類型災難的衝擊規模,有大致的概念。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