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國際深度

美國變身發展主義國家?——「服務中產」的拜登外交政策意味着什麼?

如果說有什麼關鍵詞可以理解年輕的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的外交戰略,那麼「中產階級」和「工業黨」也許是兩個值得注意的標簽。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攝:Alex Wong/Getty Images

楊山

刊登於 2022-08-04

#貿易戰#美國政治#新冷戰#楊山#評論

2021年3月,中共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會晤。那是拜登政府上台之後中美高層的首次當面接觸。在會議中,楊潔篪擺出強硬姿態,訓斥了美國對中國事務的指手畫腳,並指出美國自身問題重重;蘇利文則當即辯駁稱美國的體制具有自我更新和改革的能力。這場充滿了火藥味的接觸被媒體廣泛報道。而71歲的楊潔篪和43歲的蘇利文年齡相差懸殊的辯論,也被賦予了各種各樣的解釋意味。

如果說拜登時代美國政治的一大關注點是總統的格外老邁,另一大值得關注之處,便是外交政策制定者格外年輕。作爲總統的重要外交政策操盤手,國家安全顧問一職在美國歷史上從沒有交給這麼年輕的人擔任過。作爲對比,在冷戰中,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服務尼克松政府,成爲國家安全顧問時是50歲;吉米卡特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入職時也已經48歲。相比之下,蘇利文實在太「後生」了。在2001年「911」襲擊事件發生時,他才剛剛完成碩士學位,正在攻讀法學博士。

也許是因爲過於年輕,由傑克·蘇利文獻策的拜登時代美國外交政策,有時會被嘲諷爲毫無經驗或者缺乏深思熟慮。媒體往往形容他的政策是「凱恩斯主義」或「對華競爭」,又或者力圖把他描述爲一個愛好辯論的高材生。就在最近,他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在會議室裏的爭執還被媒體爆出,作爲拜登團隊內部對中國政策分歧的表徵。但具體而言,什麼影響了他和其團隊的外交戰略制定思路,這一思路又意味着中美「新冷戰」走向何方?這些問題則少有人試圖解答。

如果說有什麼關鍵詞可以理解蘇利文想象中的美國外交戰略,那麼「中產階級」和「工業黨」也許是兩個值得注意的標簽。在拜登宣布蘇利文的任命時,他一方面讚揚說蘇利文擁有「一代人中最傑出的頭腦」(once-in-a-generation intellect),另一方面讚揚說沒有人比他更懂得如何保護美國的中產階級。蘇利文的外交思路,反映在一份他和其他研究者一同撰寫的政策報告《服務美國中產階級的外交政策》中,而這份報告又帶有強烈的「工業黨」趣味——主張將外交策略和內部經濟發展相結合——一條帶有發展主義國家烙印的內政外交路線呼之欲出。

何以「中產階級」?

蘇利文的外交將如何服務美國的「中產階級」呢?尤其是,他的思路和特朗普時代加強貿易壁壘,減小國際義務,吸引製造業迴流美國的「美國優先」政策又有什麼不同呢?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