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 華爾街日報廣場

搜尋新疆和COVID起源,中國官方資訊佔據Google和YouTube結果前列

一份最新研究報告發現,反映中國對其人權記錄和病毒起源立場的內容在Google、必應和YouTube的搜尋結果中排名靠前。

2022年2月4日,工作人員在北京冬奧場地準備手提電腦供媒體採訪使用。

2022年2月4日,工作人員在北京冬奧場地準備手提電腦供媒體採訪使用。攝: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華爾街日報記者 Karen Hao

刊登於 2022-06-05

#COVID後遺症#COVID19#WSJ#端傳媒尊享會員#端 x 華爾街日報

本文原刊於《華爾街日報》,端傳媒獲授權轉載。目前,《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全部內容僅向付費會員開放,我們強烈推薦您購買/升級成為「端傳媒尊享會員」,以低於原價 70% 的價格,暢讀端傳媒和《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中國為擴大其政治立場的影響而開展的全球行動,正在助其獲得一塊令人艷羡的網絡資產:在Google(Google)和其他主要西方門戶的搜尋結果中佔據首頁位置。

根據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和另一個華盛頓智庫——旨在研究和抵制專制政府影響的保障民主聯盟(Alliance for Securing Democracy)的一份新報告,反映中國對其人權記錄和病毒起源立場的內容在Google、必應(Bing)和YouTube的搜尋結果中經常排名靠前。

這兩個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即使使用中性搜尋詞,比如新疆等地名,中國官方的資訊來源也排名靠前。新疆是中國的偏遠地區,有關部門在那裡拘留了數十萬突厥穆斯林,作為同化行動的一部分。

YouTube和全球最受歡迎的搜尋引擎Google在中國被過濾。用戶數量少得多的必應在中國可以使用,但有時會允許在中國敏感話題的審查影響其海外用戶。

每項服務都使用算法來權衡諸如來源的權威性或新鮮度等因素,來安排和更新內容在其結果中出現的順序。

在YouTube關於「Fort Detrick」(德特里克堡)的前10個搜尋結果中,中國官方媒體往往佔了一半。中國聲稱該軍事生物研究設施可能是COVID的起源地,但沒有證據。

在研究期間(從去年11月到今年2月的120天),在YouTube上搜尋「Xinjiang」,幾乎每天都有來自中國官方媒體的內容出現在搜尋結果的前列,在Google或必應的新聞網站上也有近90%的時間如此。

這些搜尋結果來自中國官方媒體,內容通常是否認有關新疆人權侵犯行為的廣泛媒體報導和學術報告,稱這些報導和報告是西方政府聯合抹黑中國的行徑之一。

Jessica Brandt是這份最新報告的主要撰寫人之一,她在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威權政府對互聯網的影響力等問題。「坦率地說,我很驚訝,」Brandt說。「如果有人從來沒聽過這種說法,但在Google上搜尋‘Xinjiang’,那麼他/她很可能會看到對北京有利的內容,這些內容洗白了中國的人權記錄。」

YouTube母公司Google的一位發言人表示,Google積極致力於打擊協同影響和審查行為,同時致力於保護資訊獲取和言論自由。

必應母公司微軟公司(Microsoft Corp., MSFT)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微軟不斷尋求改進,正在對這份報告中的調查結果進行評估。

中國國務院沒有回應記者的置評請求。

中國政府之所以能夠影響境外西方搜尋引擎的首頁搜尋結果,一個原因在於,中國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打造了一個由網站、新聞機構和廣播頻道組成的國際網絡,以維護自己的國際地位。

過去中國政府展現的是比較溫和的宣傳姿態,著重宣傳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世界大國的正面故事,但最近宣傳轉向了一種更為激進的風格,常常迅速回擊西方的批評,並對西方進行抨擊。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加強了於在華被禁平台上的數字影響力行動,不僅僱傭某些大V發聲,並協同開展媒體活動,還推出數以百計與政府有關聯的新Twitter賬戶來傳播其觀點。

雖然這些策略並不總是有效,在某些情況下還產生了反作用,但根據該新報告,這些不斷擴大的媒體足跡已幫助中國政府在西方最依賴的一些資訊平台上佔據了最突出的位置。

「搜尋尤其不為人注意,通常被認為是中立的,」瑞典布洛斯大學院(University of Borås)資訊研究教授Jutta Haider說:「有一種想法是,如果你利用搜尋內容來做自己的研究,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你會得到真相。」

上周,研究中國對穆斯林鎮壓的德國人類學家鄭國恩(Adrian Zenz)公布了所謂的「新疆警察文件」(Xinjiang Police Files),中國在新疆問題搜尋結果方面的影響力也變得清晰起來。這一大批數據據稱竊取自中國警方數據庫,包含2,800多名在押人員的照片,以及該地區龐大的監獄和拘留營網絡中的詳細活動。這些文件公開之際,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正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六天的訪問,包括訪問新疆,此行受到了密切關注。

上周四,在資料公布後不久,在美國搜尋「Adrian Zenz」,Google搜尋結果的第一頁有一條是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而YouTube搜尋結果的前10個影片中有4個是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這些報導攻擊這位學者的資歷,指責他說謊。

當被問及上述搜尋結果情況時,鄭國恩回應稱,對我本人的人身攻擊表明,我的工作正在產生真正的影響,而且不容易被反駁,因為主要是依據政府自己的文件。

研究人員表示,中國官方媒體機構高頻製作的內容使他們在新聞和YouTube搜尋結果方面具有優勢,這些搜尋結果不斷更新,給予最近的內容更大的權重。

「西方媒體和智庫不是每天都在製作關於新疆的內容,」報告的另一位主要作者Bret Schafer說。他在保障民主聯盟負責資訊操縱研究。「而中國官方媒體機構每天都在製作。"

在該研究進行的大部分時間裡,搜尋關鍵詞「Fort Detrick」,搜尋結果的第一位都是一段標題為「How terrifying is the history of U.S. Fort Detrick lab?」(美國德特里克堡實驗室的歷史有多可怕?)的影片。該影片強調這間實驗室對危險病原體,包括新型冠狀病毒的近親的研究。

在中國以外,幾乎沒有科學家支持病毒可能來自這個美國軍事基地的觀點,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沒接受中國提出的調查要求。

據哈佛大學(Harvard)索倫斯坦媒介、政治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Shorenstein Center on Media,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研究主任Joan Donovan稱,對於一些重點詞條,比如「Xinjiang terrorism」(新疆恐怖主義)或者Adrian Zenz這個名字,中國官方媒體機構發布的資訊常常能夠在網絡搜尋結果(通常會優先考慮衡量資訊來源質量的指標)佔據靠前位置,這反映出中國政府建立了一個強大的資訊網絡。

未參與該研究的Donovan說,在Google搜尋結果中獲得靠前排位不是靠運氣。

Google表示,其中一些搜尋詞代表著所謂的資料空洞(data void),網上基本沒有相關內容,在搜尋結果中佔據主導地位相對容易——該公司表示正努力應對這一已知的挑戰。

Google和YouTube推出了一個資訊面板,為用戶提供關於內容來源的更多背景資訊,包括是否來自國營媒體。

上述研究人員表示,中國政府在搜尋方面的印記正拓展到中國官媒之外。他們在分析過程中發現了19個與中國政府沒有公開關聯的來源,但這些來源經常通過資訊聚合協議逐字逐句轉載中國官方資訊,使得中國政府所發訊息躋身搜尋結果前排的情況增加了近10%。

英文原文:China Tops Google, YouTube Results on Covid Origins and Beijing’s Human-Rights Record]2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