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奇異博士 2:失控多重宇宙》與《媽的多重宇宙》,「多重宇宙」毫無疑問在近期螢幕最熱門,都裹挾此話題而來。雖然市面上早已有無數奇想類文學、影視作品與此相關,也已是超級英雄漫畫連載中的常態。但既然「漫威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這個當今好萊塢最受矚目的系列 IP,近年積極擴張向平行時空,「多重宇宙」與時間線的多重性,也藉此為更寬廣的受眾所知。
漫威宇宙在第三階段的尾聲,藉由《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正式導入了多重宇宙的存在,緊接著透過《洛基》(Loki)、《無限可能:假如… ?》(What If...?)兩部 Disney+ 影集,以及引發全球粉絲歡聲雷動的《蜘蛛人:無家日》(Spider-Man: No Way Home),而開枝散葉,分頭深化多重時間線的多重可能性——也是這段期間,索尼影業跟著祭出了《蜘蛛人:新宇宙》(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加入戰局。最新接檔的《奇異博士 2:失控多重宇宙》(Doctor Strange in the Multiverse of Madness,港譯「奇異博士2:失控多元宇宙」,陸譯「奇異博士2:失控多元宇宙」)也以此為目標,繼續從相同題目中取材。

「多重宇宙」靠什麼吸引我們?
穿越作品通常傳達的意念十分通俗,無非就是要我們珍惜眼前擁有的人事物,別去後悔你做過的決定。多重宇宙就如同時間旅行,它們的吸引力是誘導觀眾對各種事情的其它可能性產生嚮往、幻想和窺探的好奇心。
多重宇宙看似新潮,但它本質上就是時間旅行故事的「變體」,或者也能將其定義成脫胎自時間旅行的「副類型」,甚至很多時候,時間旅行和多重宇宙是同一種概念,因為現在流行的時間穿梭是「分岔」,即使你回到過去改寫歷史,你原本所處的時間線也不會有任何變化,你「回到過去,並且改寫歷史」的這個行為只是創造出一條新的時間線,並不是改變你原本所屬的時間線,而新時間線的形成,也就意味著新宇宙的形成。
這和《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1985)、《X戰警:未來昔日》(X-Men: Days of Future Past,2014)採取的傳統「單向時間線」理論相違背,單向的理論代表時間線只有一條,你只能在這唯一的時空反覆來回,而改變過去也確實能夠影響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