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2020年1月中國武漢爆發疫情算起,現在進入第三個年頭了。疫情早已從中國擴散至全球,而且由於南非奧密克戎毒株的傳播,全球感染人數也再創新高。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全球新冠確診人數達2.88億,死亡544萬。其中美國、印度、巴西確症和死亡人數位於前三,而作為疫情最早爆發地的中國,累計確症病例10.2萬,死亡4636人。僅就數字而言,中國在這波大流行病的表現很不錯了。
然而,疫情並不只是一個冷冰冰的數字,儘管人的健康和生命非常重要。此次大流行病,除了考驗各國政府和社會對疫情的直接應對,它的影響和作用已超出公共衞生層面,對世界各國,特別是主要大國,帶來從生活和生產方式到地緣政治的全方位的變化,某種程度說它重塑了人類和世界地緣政治版圖並不為過。
中國是此次疫情的始發地,疫情的傳播又正值中美爭鬥時刻,而中國政府應對疫情的方式和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有着顯著不同,可以說是獨一個,這些情況使得疫情對中國的影響顯得尤其複雜和多面,很難簡單地用好或壞去描述和形容。

變化一:「戰時管制」
疫情帶給中國的第一個直接改變,是一種半軍事化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管控體制的形成,也可稱它為一種「戰時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