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終專題評論大陸深度

2021年的中國科技企業:擔心美國「資本主義制裁」,更怕中國「社會主義鐵拳」

我有一個朋友,在美國管理着一個重倉中國互聯網企業股票的小基金,年初就開始睡不著覺。

2021年3月20日,中國深圳的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總部。

2021年3月20日,中國深圳的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總部。攝:Qilai She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21-12-15

#2021年終專題#美麗新秩序#互聯網監管#美國對華科技鐵幕#楊路#評論

從海淀到亦莊

我有一個朋友,在美國管理着一個重倉中國互聯網企業股票的小基金,年初就開始睡不着覺。掙扎到了年底,終於還是選擇「忘記交易密碼」出門去歐洲滑雪。但據說向下滑行時,比較容易想到股票,在度假村裏還是會心痛。

對於中國科技企業,準確來說是中國互聯網企業來說,2021都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年份。2020年末市值最大的五家中國科技公司,騰訊今年至今跌了19%,阿里巴巴跌46%,美團跌16%,拼多多跌63%,京東跌10%。如果你像許多券商分析師在今年年初,以及在任何年份都會預測的那樣,「堅持看好科技板塊」,並買入了一個全部由中國互聯網公司股票組成的指數基金(比如這個),那麼你2021年的投資收益大約是負40%。

「哎,你說滴滴為啥要跑到美國上市呢?」在北京,一個滴滴司機這樣問我。我不確定是不是應該和他討論資本市場、估值,以及在美國上市究竟意味着什麼。從東邊的國貿到南邊的亦莊,有不短的車程可以讓我組織思路。雖然我們最終並沒有就資本市場問題展開深入的討論,但我們都注意到了市容頗具郊區感的亦莊人氣在快速上升——這裏是各個半導體「大廠」在中國北方的基地。中國頂級的投資人大多在東三環的國貿商業區辦公。而中國頂級的互聯網企業的北京辦公室往往都在西北的海淀區。在政策指揮棒下,嗅覺敏鋭的投資人(我的那位朋友除外)在過去的一年裏紛紛掉頭,前赴後繼從海淀改為奔向亦莊。

對於中國來說,在三十年前,科技的來源是全球化,手段是模仿,目的是吃飯;三十年後的來源是內循環,手段是「自主創新」,目的則是鬥爭。

有一家美國智庫整理了今年遭受監管風暴的中國科技企業,總結了以下三大特徵:大企業,以軟件或者算法為核心的企業,以及平台型企業。這樣的描述符合直覺。互聯網公司及「軟科技」正在遭到唾棄,其背後的資本打上了「作惡」的標籤,基本上你能想到的一切壞事兒都是這些公司幹的;新的寵兒則是以半導體為代表的,動輒在PPT上自稱「國之重器」的「硬科技」公司。

中國科技企業首先在「軟科技」領域找到突破,第一批崛起的科技企業全都是互聯網公司,是稟賦和環境互相選擇的結果。聯想的「貿工技」路線在今天被認為是不思進取、「取巧」的表現。但回到歷史,這樣的選擇在當時起步晚、缺人才、沒技術,但有勞動力、有市場、有貿易的情況下是無可爭議的選擇。聯想作為中國企業出海的吃螃蟹者,沒有「一帶一路」之類國家計劃撐腰,在2004年收購IBM PC業務成為全球第三大PC製造商,一直到今天都可算是成功的案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聯想也是中國企業中迄今為止全球化經營最為成功的企業。

然而柳傳志家族恰恰又是這一輪「清洗資本家」運動中的最大打擊對象(柳傳志的聯想和柳青的滴滴)。一些瀰漫於評論區的論點,如「在國外賣的聯想電腦比國內便宜」,「賤賣國資」,「民營企業繳税不如國企多」,顯示出論者已經全然忘記了中國加入全球化的來路,彷彿指責一個吃了三個餅才吃飽的人,為什麼要浪費前兩個餅,而不是一開始就吃第三個餅,荒唐至極。而權力階層對於這種論述的默許,也從一個側面反應了其對於科技「來源,手段,目的」這三個重要問題在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後的回答已經發生了根本轉變。在三十年前,科技的來源是全球化,手段是模仿,目的是吃飯;三十年後的來源是內循環,手段是「自主創新」,目的則是鬥爭。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