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終專題評論國際深度

混亂的對華政策背後,是歐洲外交的戰略失語與制度失能

歐洲對華問題的真正癥結不是對美靠攏,而是⋯⋯?

2014年3月27日巴黎,無國界記者組織 (RSF) 的示威者抗議期間,埃菲爾鐵塔旁掛了一幅描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海報。

2014年3月27日巴黎,無國界記者組織 (RSF) 的示威者抗議期間,埃菲爾鐵塔旁掛了一幅描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海報。攝:Philippe Wojazer/Reuters/達志影像

矛如

刊登於 2021-12-01

#美麗新秩序#矛如#評論

隨着中美「新冷戰」從預言逐漸成為現實,無論在美國還是中文世界,新聞和輿論的透鏡都被這一新興的兩極世界秩序重塑,大大小小的熱點國際事件日益被簡化為中美競爭的子話題。歐盟及其成員國混亂的對華政策是其中最鮮明的一例。

一邊廂,柏林、巴黎和布魯塞爾的決策者屢屢拒絕在地緣政治和人權議題上緊跟美國新舊兩屆政府的步伐,主張繼續強化與中國的經貿往來和氣候變化合作,甚至在去年末不顧候任總統拜登幕僚的呼籲,搶先與中國達成了《全面投資協定》(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 CAI)。另一邊廂,歐盟又時不時展示強硬姿態,CAI成為了歐盟就新疆問題對華制裁引發中國反擊的犧牲品;近日,歐盟出台了自己的印太戰略文件,更在兩岸關係緊張之際與台灣頻繁開展不同層次的互動、示好,儼然台灣的親密夥伴和堅定支持者。

如此混亂的信號,無疑會令未做仔細考察的觀察者深感疑惑,或解讀為歐洲為了經貿利益不惜犧牲其引以為傲的自由民主價值觀,自私而虛偽;或解讀為歐洲歸根結底是西方陣營的一份子,雖然步履遲緩,但終會走上對抗中國的道路;或努力從各國國內政治——如近期的德國大選——中尋找未來的蛛絲馬跡。

然而,無論哪種解讀,都未能理解到歐洲對華政策背後的深層問題,從來都不在於「親美」還是「親中」的二元選擇,而在於歐盟長期以來在外交和安全事務上的結構性缺陷,即:既缺乏一套有效的集體決策和執行機制,又缺乏一個清晰而現實的戰略願景。歐洲遊移不定的模糊面貌背後,是一顆不成熟的內心。明瞭這一點,才能更好地判斷其未來走向。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