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 ON深度

小鮮肉模擬器:一場遊戲肉體的實驗藝術

道德、法律、明星、流量、肉體、藝術……楊競的《小鮮肉模擬器》令一些人反胃、一些人驚叫,又令另一些人露出謎之微笑。

特約撰稿人 Poppel Yang

刊登於 2021-06-19

#Game ON

YouTube Originals 今年三月末推出關於 K-Pop 的系列紀錄片《K-Pop Evolution》。在第二集中,前人氣偶像男團 H.O.T. 的成員 Tony Ahn 在談論偶像周邊商品時提到,其經紀公司SM娛樂「曾收集團體中偶像的血液和毛髮來製作『DNA項鍊』」。這條新聞再次引發了粉絲和媒體對「偶像商品化」的激烈探討。

在 H.O.T. 流行的年代,對非科研人員來講,「DNA」尚屬充滿神秘色彩的高尖端科技詞彙。Tony Ahn 在紀錄片中坦言:「當時我們甚至不知道 DNA 是什麼,就把我們的血液和毛髮給了公司,不僅是頭上的頭髮,還有渾身各處的。我當時都不知道你還能賣這些東西。」

20多年後,DNA 在內的各種生物信息如指紋、虹膜紋理、面部特徵等等詞彙儘管仍然抽象,卻早已在日常生活中將我們縈繞其中。隨着技術發展,生物信息採集越加快捷廉價,信息應用也開始在更廣闊的領域中有所展現。

皿中培植,再造明星的肉體

2021年5月17號,我在一個不怎麼聊遊戲的討論群裏看到別人發的一張圖片。圖上是一盤盤的培養皿,皿中盛放着一些粉紅色的、性狀曖昧的物質。拍照人備註大概是這樣的:「這是央美畢業展的作品,通過特殊渠道購買明星酒店入住信息,然後去偷走其房間裏的垃圾袋,找出帶有生物信息的東西,再將其培植成肉,如此把兩個明星的培植肉混合在一起,長出新的肉。」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