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黎恩灝:當紀念六四也可能違反國安法,法治的最後防線在何方?

香港本地的法治和司法獨立,在實施港版國安法前後,如何嬗變?

黎恩灝:當紀念六四也可能違反國安法,法治的最後防線在何方?
2020年6月4日,逾萬名市民不理會警方反對,如往年一樣手持蠟燭進入維園自發集會。

六四32週年,當香港社會還在猜測港府會否以觸犯國安法為由,禁止支聯會的六四燭光集會之際,澳門首當其衝,澳門政府在5月25日直指「六四集會」違法,晚會內容「煽動顛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宣傳「虛假真相」、「損害中央政府的信譽、威信及公信力」;再加上防疫理由,反對三十多年來一直舉辦無礙的悼念六四集會。很快地,香港警方也以「防疫」為由,正式反對支聯會舉辦六四晚會——至5月29日,政府委任的上訴委員會亦駁回支聯會的上訴。

這是港府連續第二年用防疫理由禁止六四晚會。在去年呼籲和自發到維園點燃燭光的社運人士,過去數周已有4位因「參與未經批准集結」被判監; 同案尚有20人在6月再提堂審訊,當中8人是支聯會常委。雖然他們的案件沿用本地原有的《公安條例》為審訊基礎,但實質上仍為跨越國安法生效日(2020年6月30日)、在國安法通過後才被審訊的案件。而支聯會和一眾常委連月來也不斷受到官媒和建制大老指控「危害國安、顛覆國家政權」,似為務除而後快鳴鑼開道。

支聯會的處境當然是近期香港有關國安法輿論的焦點,不過,港版國安法實施將近一年,它如何改變香港的法律和政治生態,更需要一次宏觀的盤點。本文針對的,是香港本地的法治和司法獨立,在實施港版國安法前後的嬗變,以及對香港社會的影響。

國安法生效一年的改變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