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駭客、漏洞與三不管國際法:進擊的中美俄網路戰如何在眼底發生

其實各個國家都會有限度地容忍某些刺探、間諜行為,但這個限度到底在哪,國家之間毫無共識。

2021年1月25日德國柏林,一個人在電腦前工作。

2021年1月25日德國柏林,一個人在電腦前工作。攝:Sean Gallup/Getty Images

黎班

刊登於 2021-04-21

#網絡戰#評論#黎班

三月中,中美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安克雷奇)進行對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開場序言中講道:「⋯⋯我方十分關切中方的某些行為,包括在新疆、香港、台灣、針對美國的網路攻擊以及針對我方盟邦的經濟壓迫⋯⋯」,而中方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中在回應中反擊:「⋯⋯說到網路攻擊,美國在發動攻擊技術能力上無人能出其右,美國不該將這問題怪罪到其他人頭上⋯⋯」。

由於中美雙方在其他方面的交鋒過於火熱,讓這一小段的交鋒完全無法吸引到媒體的目光,但對於關心網路安全政策的人來說,這一小段討論其實意義重大,因為在中美對談的兩週之前才剛剛發生了大規模的攻擊事件。這個攻擊事件是針對微軟的電子郵件系統Exchange而來,而微軟與美國政府都將責任指向了與中國政府相關的駭客。而在去年的12月,美國政府也曾指控,與俄羅斯政府有緊密關聯的駭客,成功攻入美國政府的系統並獲取了機密訊息。

在這些威脅下,拜登政府也提升了對網路安全的重視,並且說要指派一個「網路安全沙皇」來統籌此屆政府的網路安全政策。

為何拜登政府把這項議題放到跟台灣、香港、新疆與澳洲等議題相同的高度?並且,網路安全難道不是一個靠自身技術就可以克服的問題嗎?為何需要提升到國際談判的層次來談?要回答這些疑問,我們要談網路安全的技術、戰略以及各方行動者的動機。從俄羅斯、美國以及中國的不斷升級的網路行動,我們可以看出些端倪。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