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2021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要點:GDP,涉港「外部勢力」,與數字政府建設

「全面脫貧」之後的「十四五」會發生什麼?

2021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人開幕式上發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人開幕式上發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攝:Tingshu Wang/Reuters/達志影像

端傳媒實習記者 何沛雲 記者 柳石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1-03-05

#政府工作報告#GDP#養老#2021中國兩會#就業#全面脫貧

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開幕,中國國家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內容包括對2020年的工作回顧、明確「十四五」目標、提出今年主要目標和重點工作。

回顧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官方重點提出「六穩」、「六保」,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作為對以上方面的回應,今年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GDP)總量為10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2.3%,成為疫情影響下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5.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2.5%,外匯儲備30000億美元以上。「脫貧任務告一段落」,年初剩餘的551萬農村貧困人口、5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完成「十三五」期間主要目標任務。

今年報告提出「十四五」期間發展的主要民生目標,包括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5%、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1歲、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95%。科技創新方面,建設數字中國。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

重提6%的GDP增長指標,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較去年下調

在關於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的內容中,政府工作報告重提GDP增張速度要求,預期達到增速6%以上。這一數值低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0年10月所發布的預期8.2%。中國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成員孫國軍解釋,這主要是綜合去年經濟恢復、基數影響、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需要設定的。

財政政策上,今年赤字率擬按3.2%左右安排,財政支出重點延續去年對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的支持,並提出將2.8億元中央財政資金納入直達機制,提供基層及時的財力支持。貨幣政策方面,將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擬設定3.65萬億元,略低於去年的3.75萬億。報告稱,政府投資向民生項目傾斜,如將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提升縣城公共服務水平。

同時繼續執行制度性減稅政策,具體舉措包括延長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優惠等部分階段性政策執行期限,起征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等。

外貿進出口方面,一是推進出口及區域經濟合作,二是利用海南自貿港等推動外資。其中,「一帶一路」仍然是重要策略,報告稱將推進重大項目合作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區域經濟合作上,則主要將推動中歐、中日韓、跨太平洋夥伴關係的合作,以及「在相互尊重基礎上」,推進中美的貿易。

報告確定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為3%左右。官方回應稱,考慮物價翹尾、新漲價因素,預期目標比去年下調0.5%。穩定和增加消費,則需建立擴大內需的有效制度。具體手段包括:健全城鄉流通體系以增加縣鄉消費;放寬二手車交易及增加充電樁等,以加強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消費;運用「互聯網+」,推動線上線下模式進一步融合。

「電子證照」的全國互通

政府報告在政府職能部分提到,要繼續推動「互聯網+監管」,加大失信的懲戒力度。同時,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健全政務數據共享協調機制,並推動「電子證照」的應用領域及全國互通,擬實現企業及公眾常需辦理的事項均可「跨省通辦」,及更多政務的「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

強調「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推進中國國家實驗室的建設及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謀劃推進「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報告中提到,中央級的基礎研究支出將增長10.6%。

企業創新部分,報告稱,運用市場價機制鼓勵企業創新,並繼續完成「三去一降一補」的任務,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和補短板。鼓勵發展工業互聯網,加大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統籌新興產業佈局。

脫貧縣自脫貧之日起,設立五年過渡期

2021年處於脫貧攻堅完成與鄉村振興開端的節點上,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保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地位,嚴守18億耕地紅線。農村方面具體舉措包括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確保種源安全等。

同時,報告特別指明脫貧攻堅成果需要鞏固,為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對脫貧縣設立5年過渡期。「需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提升脫貧地區整體發展水平。

關於糧食安全方面,2021年糧食產量目標為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會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表示,中國14億人平均糧食佔有量470公斤,高於國際所公認的400公斤安全線。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今後糧食安全實行黨政同責,農業農村部和國家發改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相關考核辦法。

「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

對於大城市住房的突出問題,報告指出將通過增加土地供應、安排專項資金、集中建設等具體方法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通過規範長租房市場發展,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緩解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難。

2021年的目標中,就業依然是重點。發展目標為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同時繼續對靈活就業人員給予社保補貼,推動放開在就業地參加社會保險的戶籍限制。

深化教育改革,提出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的目標。同時,提供發展更公平、高質量的教育。為縮小城鄉差異,實習一體化,加快補齊農村辦學條件短板,健全教師工資保障長效機制,改善鄉村教師待遇。

報告稱將建立穩定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堅持中西醫並重,「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建立「互聯網+醫療健康」。同時,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增加30元和5元。結算方面推動基本醫保省級統籌、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中國政府報告稱將推進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並研究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目標提高到95%。

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十四五」規劃中,稱將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森林覆蓋率達到24.1%,並擬在「十四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

報告稱在2021年,將完成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70%的規劃,繼續禁止洋垃圾入境,並繼續推進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污水廢水及土地污染防控,推動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報告提及會研究「生態保護補償條例」,「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推進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

為實現習近平在2020年聯合國大會中關於碳排放的承諾,中國政府報告稱要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值的行動方案,包括推動煤炭清潔,發展核電等新能源,促進節能環保產品及產業的發展。報告特別提到,會「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

此前,中國大陸的生態環境部報告曾表示,預計至2030年,中國低碳產業將達23萬億人民幣,對GDP貢獻超過16%。

「防範及遏制外部勢力干預」

政府工作的港澳台部分,如過去一樣提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唯港澳處,首次提出「堅決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稱會完善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與機制。台灣部分則表示「警惕和堅決遏制台獨分裂活動」,完善和保障「台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

值得關注的是,在緊接著政府報告之後,中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晨在人大會議中,就「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草案」進行了說明。王晨稱,選制改革是要消除香港制度中的「隱患和風險」,確保香港治理者「以愛國者為主體」。

香港選制改革將會涉及修改《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3月4日晚亦有消息傳出,行政長官選委會中的區議員議席、立法會的超區議席均會取消,參選人需由選委會審核「是否愛國愛港」。同時,選委會將再增加一個界別至5個界別,議席亦增加至1500個,增加的議席將分配至政協、婦聯、僑聯等組織。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