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日,前立法委員、知名政論人趙少康宣布,將重返國民黨,並參選黨主席一職。趙少康對媒體說,自己重新出山的理由,是因為自己對台灣很擔憂,「台灣的政治今天變成這個樣子,很像慈禧太后當時掌控義和團、鼓動義和團,把理性的聲音通通消滅光光。」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是趙少康第一次講出「慈禧太后義和團」將會毀壞國家的警告,早在1994年,他便以此攻擊當時的台北市長競選對手、時任民進黨籍立法委員陳水扁。
時序回到二十一世紀。趙少康對媒體說,自2020年九月開始,韓國瑜便開始拜訪他,請他回來拯救國民黨,「他(韓國瑜)說,我看來看去,只有你可以拯救國民黨。」趙少康在記者會上,自認重返國民黨參選,資格沒有問題。而最後是否真的可以順利參選黨主席,「那是江啟臣的事情。」
韓國瑜與趙少康的連線,不但欲在今年七月出馬角逐國民黨黨主席,更劍指2024年的總統選舉。在宣布參選的第四天,趙少康便公開宣佈,「若當選總統,會把52台還給中天」,不但單刀直入,直接戳向潛在支持者「心中最軟的一塊」──廣受泛藍觀眾喜愛的中天電視台,在去年因未能換發執照而自52頻道中消失,這對於喜愛它的觀眾而言,是一樁嚴重傷害言論自由的案例──更重要的是,趙少康在這段發言中,儼然已經以總統參選人身分發言,引起政壇側目、民眾討論,就連趙少康在中國大陸的觀眾,也十分關注他的動態。
同一日,國民黨現任黨主席江啟臣宣布,歡迎趙少康重新入黨,並表示鑑於他豐富的政治閱歷與影響力,將聘請他為中評委。
然而,在韓國瑜總統落敗、市長遭罷免後,繼任的黨主席江啟臣,原本還就在努力站穩腳跟的階段,歷經民進黨「萊豬」失分爭議、罷免民進黨籍高聲量議員王浩宇等戰役,好不容易重新凝聚基層士氣,鞏固「共主」之位,這下要開門歡迎「資深金童」趙少康回鍋,等同將自己的上位順序再向後排。原本打算二度競逐總統大位的朱立倫,也有相同的微妙尷尬。
雖然當前江啟臣、朱立倫在人前均表現出「以國民黨為重」的大度,但外界仍不免將目光放在趙、朱、江三人的互動上。雖然在回答記者問題時,趙少康說,萬一不能選黨主席,「就做黨員啊,做黨員有什麼不好?」但也在記者逼問下間接表態,自己回黨,若不能選黨主席,便不會接受其他黨職,「只做普通黨員或黨主席」,萬一黨主席最後不是趙少康或韓國瑜,新主席將如何應對這位「明星黨員」,可是十分考驗政治智慧與手腕。
在許多國民黨基層的觀察中,趙少康在基層的人氣仍十分暢旺,許多支持者對「少康戰情室」(趙少康主持的政論節目)中的台詞瞭若指掌。若無意外,趙少康返黨之路一切順利,「韓趙聯盟」將會參與今年七月的黨主席選舉,且有大概率可以拿下主席大位。若真如此,「韓趙聯盟」將面對的第一場對戰,便是八月的「萊豬」(台灣民間簡稱,意指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與「核四」公投。
這其中,核四廠(台灣第四座核能電廠)的爭議,在過去二十餘年來,多次成為政治漩渦。它最早登場的一次,韓國瑜應該不陌生:1994年,首次的台北縣(現新北市)核四公投案,就伴隨著韓國瑜所經歷的第一次罷免案而來。當時,民進黨發動罷免他的理由,就是因為他擁核。
當年,與韓國瑜一同遭到罷免的,還有其他三位「擁核立委」——洪秀柱、詹裕仁及林志嘉。最後投票結果,韓國瑜因不斷出言「嗆聲」反核團體,吸取不少仇恨值,共獲得37萬7822張罷免同意票,比其他三位國民黨立委都更高票。
但因國民黨在投票前夕,挾其在國會多數席次優勢,修改相關法令,最後四位立委投票率未達法定門檻,最後沒有被罷免成功。此後,韓國瑜在政壇上也未更上一層樓,沉潛雲林二十餘年,直到2018年成為奇兵,攻下高雄市長大位,而後再取總統大位失敗,旋即遭到人生第二度罷免投票下台。
回到1994年,在韓國瑜首度遭到罷免的時刻,趙少康正在他上一輪政治人生的顛峰:於台北市長選舉舞台上大放異彩,是台灣人人皆知的「政治金童」;祖籍河南的他,同時也是外省第二代政治菁英的代表人物。
自1981年參選台北市議員開始,乃至後來擔任立法委員期間,趙少康便連續多次創下「選區最高得票」記錄,人氣與當時的同期明星陳水扁、馬英九不相上下。1989年,趙少康與王建煊、郁慕明、李勝峰等人,在國民黨內成立「新國民黨連線」,倡議國家民主化與國民黨內的改造運動。
然而,這個「新國民黨連線」內成員,因國家認同、政治路線等諸多因素,與李登輝領導的國民黨隔閡日深,1992年立法委員選舉時,新國民黨連線成員無法獲中國國民黨中央提名,趙少康旋即辭去當時在中央政府擔任的環保署長職務,以無黨籍身份投入立委選戰,於台北縣(今新北市)選區拿下23.5萬票,比該屆立委選舉第二高票整整多出了一倍。在台灣仍採用複數選區立委的時代,趙少康創下的得票記錄無人能撼。
1993年8月10日,「新國民黨連線」脫離中國國民黨,自組新黨,趙少康出任第一屆新黨全國委員會召集人。1994年,趙少康以「保衛中華民國」為口號,代表新黨參選台北市長。
乍看之下,這樣的畫面令人難以理解:趙少康要競選的是台北市長,又不是中華民國總統,何以喊出這種三軍總司令等級的口號?
事實上,對於當時的趙少康與其領軍的新黨,要面對的確實不只是一場台北市長選戰,而是貨真價實的中華民國保衛戰。當年,趙少康的國民黨籍對手是由李登輝點名的官派市長黃大洲,民進黨籍對手則是立法委員陳水扁,李登輝、陳水扁兩者,在當年都試圖對「中華民國」提出新定義。
1994年,擔任中華民國總統與國民黨黨主席的李登輝,於該年2月以「度假外交」方式,突破外交困境,成功訪問菲律賓、印尼與泰國,在返國記者會上宣布:「中華民國在台灣必須要發展,中華民國可說是中國分裂中的一個國家...在分治的情況下,應該要有自己發展的方向。」
同年3月,李登輝接受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訪問,提出了知名的「外來政權」說:「到目前為止,掌握台灣權力的,全都是外來政權。國民黨也是外來政權。只是來統治台灣人的一個黨,所以必須成為台灣人的國民黨。」
這對於許多新黨支持者而言無法接受。新黨的創黨黨歌《大地一聲雷》中,便以「捍衛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大中華」作為結尾。
而對他們來說,陳水扁更是要主張「台灣獨立、消滅中華民國」的「敵人」,因此,在經典的1994年台北市長辯論會上,趙少康便直指該場選舉是「中華民國跟台灣共和國的選舉」,「民進黨主張台獨跟暴力,就會給我們帶來毀滅,而陳水扁先生代表著就是台灣共和國!」
值得一提的是,在該場辯論會當中,他同樣以「台灣就要毀滅在慈禧太后義和團的手裏」作為起手式,與2021年宣布重返國民黨、參選黨主席的台詞幾乎一字不差,甚至再次脫口而出「這樣下去,台灣會亡國!」
為何生於二十世紀的趙少康,會反反覆覆地提起清朝末年的亡國危機?他心心念念的「國家不能毀在義和團手裏」,誰又是他心中的光緒帝?
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要回到1994年的台灣,才能體會金童心中「亡國感」輪廓之一二。由現在回看1994年,是自70年代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並與美國斷交以來,「中華民國」身分認同,第一次出現肉眼可見的明顯斷裂;同時也是(迄今為止)趙少康從政生涯的最高點。
1971年,中華民國宣布退出聯合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取而代之,成為「中國」的合法代表。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北京,同年八月,日本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與中華民國斷交。在丟失大陸二十年後,中華民國的合法性與正當性,自此已難再維持。
1975年,蔣介石過世。1977年,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五合一選舉舉行,桃園發生「中壢事件」,是台灣選舉史上首次民眾抗爭事件,黨外在77席省議員中拿下21席、20席縣市長中奪下4席,國民黨在台灣的優勢執政,開始出現變化的跡象。1978年,蔣經國在國民大會高票當選總統。同年底,美國宣布將自1979年1月起與中華民國斷交。
自1979年開始,一個嚴峻的問題,就持續在拷問這面「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大中華」國旗:一個並不統治大陸的中華民國,是否依然是中華民國?少了神州山河、長城故宮的中華民國,要如何維持自身的完整性與合法性?而這批1949年隨民國政府來台,原本以反攻大陸為人生目標的「外省」族群,又該何去何從?
作為「菁英外省子弟」政治代表,趙少康自1986年當選為立委之後,便不斷思索相關問題。該年在遠見雜誌上,他便在接受訪問時提到:
「我最擔心的...是外省人的第二代。在經濟上外省人是弱勢者,他們沒有土地、祖產;而在政治上外省人也是弱者,除了極少數中央部會的官員,日前外省人也是越來越少。台灣省主席、台北市長、高雄市長都是本省人。為什麼現在有些黑社會幫派中,很多眷村子弟?因為他們只有在那裏才能滿足自我,否則就是到國外留學不回來,因為他們覺得在這裏前途並不好。」
「我們再大膽一點講,今天固然在一千九百萬人中,外省人只有兩三百萬,是少數,但與大陸十億人口相比,台灣人還是絕對少數。假如有一天,外省人第二代、第三代覺得活不下去,覺得受到壓迫、排斥,他們有沒有可能和中共裏應外合?中共一直找不到理由來打台灣,但假如有一天外省人說歡迎中共來,那中共會不會來?」
根據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王甫昌研究,大約在趙少康參選的前一年、1993年,確實正是「外省人」概念與台灣族群政治輪廓浮現的時刻。
這樣的趨勢,反映了中華民國原有框架出現正當性危機、台灣本土意識崛起的時代印記,同時伴隨著政治上的解嚴、自直轄市長到元首的全民普選,讓族群政治張力沿著選舉節奏表面化。
但趙少康並非是一個只主打族群政治、毫無專業形象的政治人物。
在解嚴初期,以台北市民為首的新興中產階級,同樣抱著極大的熱情參與公共政策的思考與辯論。趙少康思維清晰、口才便給,曾擔任過行政院環保署長,也以「民生法案」作為主打,在同場市長辯論中,他針對大安森林公園建造過程與興建中的台北捷運也提出「攻勢」,贏得不少中產階級好感。
不過,到了最後,因同樣系出國民黨的「正藍軍」黃大洲瓜分了票源,趙少康以第二高票記錄「惜敗」陳水扁,兩年之後,他選擇退出政壇,主持政論節目、撰寫專欄,直至今日。
二十五年時光飛逝,2021年,趙少康當年的對手陳水扁已由總統府走進監牢,又再度出獄,兩人甚至上演世紀和解;而趙少康退出政壇後,繼而代之的國民黨新明星馬英九,也已歷經八年任期,成為台灣的「前總統」;連當年尚在接受李登輝提攜、知名度不高的蔡英文,也已經連任總統。甚至連李登輝本人,也已經在2020年告別人間,一切時移事往,90年代的往事,看似已成為歷史。
就在此時,曾經的政治明星趙少康宣告重返江湖,似乎在提醒著台灣:過去總不會過去,90年代尚未解決的問題,今日仍要重新作答。
在2021年,趙少康曾經本於外省族群處境而問出的「中共會不會來?」對於多數台灣人來說,是一個甚至比1994年更真實、更迫切的提問。趙少康在當年提出的「亡國感」,在許多年輕人心中,也完全落到了問題的反面:大家擔心的,不是中華民國是否仍繼續存活,而是這名為「台灣」的新興共同體能否繼續保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與此同時,蔡英文的執政也即將邁入第六年,也就是第二任期的過半。回顧陳水扁、馬英九執政初期,同樣是光環耀眼的政治明星,但在執政第六年,卻相繼遇上紅衫軍倒扁案、三一八學運,最後兩年均在跛腳低聲望的情形中度過。
比前兩任幸運的是,蔡英文的第二任期開端,遇上台美關係升溫、共機擾台、全球疫情等要素,連串危機中,蔡政府均不失分,因此仍維持高滿意度不墜。不過,在2021年1月開放的美國含萊克多巴胺豬肉,確實是一道政治裂縫。國民黨不但發動八月的「反萊豬」公投,更在地方上以「反萊豬」之名,提起一連串罷免民進黨以及民進黨友好政治人物的行動。雖然針對一項政策的公投與罷免特定議員,在法律上原屬完全不同類型,當前卻雙雙成為「討厭民進黨」群眾凝聚、團結的利器。以各地街頭連署的情形觀之,「萊豬」民怨,確實存在。
趙少康此時重出江湖,如果在七月順利當選國民黨主席,八月便遇上「萊豬」公投,只要節奏控制得宜,迎頭痛擊「第六年的蔡英文」,帶領國民黨走出低谷,對於這位一直在場外保持手感的政治金童,應該不是不可能的任務。在宣布重返國民黨的記者會中,他便信心滿滿地說,他要「Make Taiwan Great Again!」
只是,面對這位彷彿從1994年的冰箱中走出來的人物,在2021年的台灣選民看來,是否仍鮮美如昔?於年輕族群「抗中保台」的新浪潮之下,趙少康欲救國於義和團之中的清末知識分子情懷,是否還能說服選民歸隊投票?曾經在2020年落敗的韓國瑜,與「知識藍」趙少康聯手,是一加一大於二、或者能量將互相抵消?
更重要的是,中華民國與台灣的關係,是否能隨著歷史推進,找出讓更多人都能接受的可能?在2021年接踵而至的公投、地方選舉乃至總統大選之中,歷史的答案卷將會被慢慢寫上。
佩服這個標題,把時事融合得很好
假定支持韓與趙的族群有極大的重疊:連舌粲蓮花的一代民粹奇才都暫時隕落了,我真懷疑在此刻還活在國立編譯館世界裡的人能有多大的贏面。國民黨若只懂得墳墓裡掘寶藏,要重回權力,或更理想一點的說,為完善台灣的政治生態盡一份力,實在遙遙無期。
省点吧,这种人当政只会让「中华民国」加速灭亡。只会喊过时的口号,不知如何让国家强大,面对真正的威胁软弱无力,甚至敌我不分
台灣身為一個不斷經歷不同人殖民跟移民的島嶼,最可貴的就是不管祖籍哪裡,只要對這個地方有歸屬感,你都是台灣人。從原住民,民國以前移民過來的閩客族群,隨著國共內戰搬來的「外省人」,到現在的新移民,沒有誰的貢獻比誰少的問題。在歷史上也是一樣的,被荷蘭、西班牙、清朝、日本、國民黨等等統治或殖民得歷史也是不可抹滅的,不論你支持統或獨都一樣。今天不論要競選公職或黨職,都不應該用這種會分裂族群的言論煽動民眾。貧窮的受冷落的漢人、原住民、外省人、新住民,都是貧窮的被冷落的台灣人,要用解決貧窮跟受冷落的方式解決,不是民粹的要用解決貧窮跟受冷落的方式解決,不是民粹的勾起族群紛爭。雖然台灣人膚色基本上差不多,大家也有共同的語言,但是這種行為跟美國的種族歧視或撕裂族群無異。至於現在的這片土地,這個國家,這個地區究竟該怎麼被稱呼,中華民國會被留下還是變成另一個集體記憶,也不是一個黨的黨主席可以決定的,人民與時代會自有判斷。
大陆网友 最喜欢台湾的就是赵少康
“我虽不会武功,也不愿学武功,但这件事别人都办不到,当然只有我来做了。”
——古龙《浣花洗剑录》
2021年又要总统大选了,这么快?
雖然我中間偏獨,但我一直很不認同部分台派一昧否定中華民國的論點,我對「中華民國」,曾經發自內心的敬愛,在國外看到國旗會想哭,可是近年來,我對中華民國也越來越離心離德了,中華民國確實是亡了,不是亡在中共手裡,而是亡在趙少康這些舊日外省(自以為)精英手裡,在他們對中華民國的捍衛及論述裡,在在顯示出,中華民國只是他們的春秋大夢,完全沒有跟台灣現實的處境與挑戰連結,台灣多麼艱辛才能維持目前的生活方式,沒空沒精力陪那些過時的人做夢。
雖然我中間偏獨,但我一直很不認同部分台派一昧否定中華民國的論點,我對「中華民國」,曾經發自內心的敬愛,可是近年來,我對中華民國也越來越離心離德了,中華民國確實是亡了,不是亡在中共手裡,而是亡在趙少康這些「自以為」
老趙最大的問題在他對現今政壇青年票的操作仍是相當不足,但是他可以讓30歲以上的選民部分回歸國民黨,如果他仍然有那樣的才能與政策專業的話
二十多年了,起手式還是「慈禧太后義和團」⋯⋯
過時的省籍意識,在現在還能激起多少同感?不管你來自哪裡,只要願意守護這塊土地,就是自家人,還有我真的特別厭惡外省人這個稱呼,一開口就把人心隔絕了一個海峽。
我家就在眷村邊,國中小同學半數以上都是外省人,走路上學要穿過配給給單身榮民的住處,同學一家五口睡大通舖,環境多差、生活多難我親眼看過。但外省族群離鄉背井資源少,年輕人沒出路只能去混黑道,要問的是:是那一個政府造成的?況且磨合的過程,本省人不也被犧牲了嗎。
然而,這已是上世代的話題了。新一代選民,已經把這些拋腦後。
我要強調重點是,趙一直是以高人一等的態度來看自己以外的族群,非常驕傲,若他仍抱持這種對本土派「就要給你好看」的狹礙心態,絕對無法贏得新世代選民。
如果以臺灣年輕人不認同「中華民國」,和大陸人民對「臺灣民進黨」缺乏共感作比喻,不知是否恰當?這其實滿正常的,畢竟兩者都是不同地緣下的政治產物。
选举是指不上了,但是联系黑帮,以暴力手段叛乱夺权,为共产党带路,则是国民党拿手好戏。对付台湾这种类型中产阶级民主政体驾轻就熟。
我覺得趙少康重回國民黨一事最有趣/諷刺的一點是:他打著不滿台灣走向獨裁民粹道路的名義復出政壇。但是他的起手式卻是宣稱自己得到了一位民粹政治領袖的支持,口裏說的口號源自大洋彼岸另一位民粹政治領袖。自家節目里緬懷的是過去威權時代的歲月。這一切的一切都不禁讓覺得趙少康嘴裡所說的「慈禧太后的義和團」不過是政治口號。他和韓國瑜的共同點只存在於同屬外省人族群,緬懷著已經不可能再現的民國70年代。到了2021年這些議題真的還能引起多少的共鳴?如果國民黨成為了一個懷舊的政黨,國民黨的年輕人們又該如何自處。
身為外省第三代,卻對外省議題真的了解不多,但是從我的眼睛所看、親耳所聽,當初跟著國民軍抵台的外省人,是過的真苦。那些住在眷村的、沒房沒產的,甚至到台灣被騙的大有人在。我想說的是,除了在高位的(一般人所熟知的)那些外省軍官們,我們也要試著看向大多數的底層,至於為什麼趙喊出的口號會有人買單,從外省一二三代來探討,是個不錯的切入點。
台湾年轻人已经不再认同“我是中华民国人”了么?
看了他前幾天在自家節目《少康戰情室》的發言,感覺他對台灣現況和國際情勢的掌握、對年輕人價值觀的貶低(「只想開咖啡廳」等言論)、對台灣人國際地位的誤判(說以前台灣人在國際走路更有風、順便去脈絡化地提及他年輕時在美國公司的經歷等等),盡皆不忍卒睹。稍微有點見識的人都知道,現在台灣的國際地位和存在感恐怕是三十年來的最高峰,一般國民的自豪感也是空前高漲。每天在做政論節目,對社會脈動的判斷竟能脫節至此,這樣一個當年的「新黨人」在當代台灣會有什麼優勢,我打上一個巨大的問號。
當他還是想著「外省人」在台是弱勢,他就無法帶領台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