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廣場

小端網絡觀察:「防疫詭異」事件後,台灣網友是否越來越不信任《紐約時報》?

從集資買廣告「讓世界看見」的窗口,到質疑它「立場偏頗報導失真」,台灣人對《紐約時報》的想法是否正在轉變中?

2020年12月31日,市民戴著口罩出席台北101跨年倒數。

2020年12月31日,市民戴著口罩出席台北101跨年倒數。攝:Ceng Shou Yi/NurPhoto via Getty Image

端傳媒實習記者 邱芷萱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1-01-08

#紐約時報#台灣防疫#WHO

疫情爆發十數個月,台灣以快速有限度封閉邊境,並配合相關防疫措施,保住了基本日常生活的進行。許多國內外媒體對台灣是如何撐住將近一年的防疫行動感到好奇,同時也關心2021年開始,台灣還能維持「防疫模範生」的位置嗎?

近日,《紐約時報》〈台灣靠封鎖成功抗疫,但能持續多久?〉文中寫道「在這個充滿痛苦、失去和死亡以及大規模失業和國家經濟蕭條的時刻,台灣成了《迷離時空》(Twilight Zone)裡的平行現實。月復一月,這座島上的生活一言以蔽之,是正常的—— 詭異的正常 。」並提出質疑:「正是這種對抗病毒的驚人成功,讓許多居民都感到不安:這座島的好運還能持續多久 ?」同時,報導中更採訪相關專家,對台灣現階段的防疫政策提出不少質疑:

面對變異病毒漫出,更多陽性病例逃脫政府的防禦只是時間問題,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王智弘 指出:「台灣能堅持這麼長時間是很了不起的,但要再這麼堅持六個月真的很難。」

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 認為:「台灣應該開始在邊境對所有人進行檢測,而不僅僅是隔離。」

新加坡國立大學傳染病學教授戴爾·費舍爾(Dale Fisher)將台灣嚴格的邊境政策與新加坡更為「靈活」的做法進行對比,「如果你對自己的系統沒有信心,那就會讓你更難守住邊境。所以我們會說,如果你只是想爭取時間讓自己做好安排,那就關閉邊境,但是不要把它當成一種策略。」

台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在紐時引述的採訪中提到:「台灣政府許多應對病毒的想法都來自『在黑暗中的摸索』。」

NYT報導刊出後,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亦特別回覆道:「整個疫情出現之後,也許我們因為有過去SARS經驗,有比較保守的方式去處理,也採取比較嚴格的入境後居家檢疫十四天,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只是各國不容易做到,特別是歐洲大陸不容易,我們幸運是一個海島國家,所以進到台灣之前可以做居家檢疫的措施」

一份《紐約時報》郵寄到美國新墨西哥州聖達菲的車道上。
一份《紐約時報》郵寄到美國新墨西哥州聖達菲的車道上。

台灣網友批評紐時報導:見不得台灣好?

紐時中英文版報導一出,引起台灣眾網民一面倒地批評 「見不得台灣好,吃酸葡萄的心理啦!」「為什麼排名後段班的在笑第一名啊?」「只能說你們真的太不了解台灣處境了。台灣是個連要訂疫苗都怕被中國找麻煩的國家。」「這不是單純運氣。它是聽取科學,以及政府的迅速共同努力、強而有力的領導、公眾的遵守,對中國和世界衛生組織的警戒以及人們願意為集體利益帶來一點不便的共同成果。」「紐約時報雖然找了一個華人來寫這篇報導,但老實說這個華人學藝不精,純憑西方的經驗來看台灣, 當然會跟文裡所說的情況一樣,脫離事實。」

也有人針對文中的「lockdowns」表示異議,認為台灣並無像其他國家一樣封城的手段:「台灣『鎖國』與否不要那麼早下定論,現在全世界是都朝向施打疫苗然後開放邊境的方向前進沒錯,但距離全面開放都還有一段距離。等到全世界都開放自由流動了,若台灣還是封關,到時再批評台灣鎖國也不遲。」

「扯到台灣持續『鎖國』將遭到政經雙重孤立的後果,更是多慮了,台灣自一九七一年被趕出聯合國後,五十多年來一直擁有被孤立的豐富經驗,反倒是透過成功的防控疫情,讓國際間必須嚴肅認知東亞這座堅強島嶼的存在,包括這篇報導在內。」

另有人自嘲,因為地緣政治,令台灣本身在防疫資源上有所限制:「我們是孤兒,有得選嗎?」「台灣現在還沒滅亡,是因為我們知道死了沒人救,要自立自強,不要被人家瞧不起,反正人家也不會幫你,才打造了現在世界第一的防疫體系。」「台灣拿幾百萬台幣丟紐時,說 Taiwan can help,結果等到的紐時回應是:台灣鎖國。」另有網民認為 2003 年的 SARS 經驗 影響到此次防疫執行「因為曾被 SARS 嚇死,所以美國人可能沒辦法那麼了解,為什麼台灣今天能做到這麼多。」

同時,也有網民指出這篇報導「說到了問題,但太少討論了」,並呼籲眾人別一味排斥外媒的批判,而失去了找到防疫與經濟平衡 的機會:「每個評論家的出發點不一樣, Times 的用字寫法到評論一般比較直接,但是深度是夠的,端看個人怎麼詮釋。其實他也是在提醒成功之下不能安於現狀,同時提醒政策制定者,國境終究要開(不管你叫他new normal 或是 post pandemic),怎麼樣做到保護國家且交流/經濟發展的平衡。」

「台派不要那麼無聊每天只會去肉搜作者笑美國說甚麼紐時CNN已經被中共收買了是大外宣之類的,看看別人的角度和建議嘛!每天都在自滿是能夠自滿到哪一年,想統治世界嗎?」「紐約時報已經戳中台灣防疫上的問題,若疫苗不能及時施打,台灣經濟必受重大衝擊!」

也有人表示擔心 「臺灣的未來在哪裡?可以請政府多為人民想想嗎?有時候藉口是謊言,只是還沒被拆穿而已。如果要讓臺灣更好,請政府積極行動和作為,別再讓臺灣人活在自我感覺良好的幻象裡。」

2020年12月02日,台北街上戴著口罩的市民。
2020年12月02日,台北街上戴著口罩的市民。

另有網民指出這篇文章癥結點在於台灣與新加坡的體質本就不同 ,不應齊頭看待:「台灣又不像新加坡經濟都綁在服務業,當然有本錢這樣玩,如果疫情擴散開來工廠都不能運作經濟只會比現在更慘。新加坡沒外國人來就會斷炊了,經濟型態跟台灣差那麼多沒辦法比較。」「新加坡的疫情防控沒有問題,但這個國家的經濟動能、社會體系和對外來人口的依存度幾乎是全球獨有的。Fisher不斷的強用新加坡模式套在其他國家上,其實對議題討論沒什麼幫助。」

然而,這些爭論並不足以平息眾網民的怒火,戰場逐步由討論疫情轉到了這篇報導是誰說的?誰寫的? 的爭辯:

常駐台北的時事分析家及記者寇謐將(J. Michael Cole)在twitter發文質疑「I also wonder, Is it NYT policy to refer to Taiwan as "the island"(我也很好奇,紐約時報稱台灣為「該島」是有何策略)?」「Unsurprisingly, this article is being picked up widely by red media and content farms.(不意外地,這文章廣泛地被紅色媒體與內容農場抓取引用)」

紐時報導中「該島」而非「台灣」的用語,讓網民質疑此報導公平公正性「紐時早已是環時美國版」,更有網民懷疑為何重複地將功勞推給好運:「我發現很多反台灣的論調,尤其將成果歸功於『好運』一說」,也有人對該篇文章的讚賞留言感到不以為然:「這是好文章嗎?你是否漏掉內文寫道台灣受益於純粹的好運(sheer good luck)」。

還有網民翻出了紐時報導中引用的新加坡傳染病學教授Dale Fisher的資歷,他是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全球疫情警報和反應網(Global Outbreak Alert and Response Network)主席,並曾於去年二月進入中國調查疫情。同年11月曾受德國之聲關於亞洲防疫專訪〈為何台灣的防疫經驗 歐美很難效仿?〉他認為台灣的防疫機制背後需要付出極大的社會成本,相對討論其他亞洲國家,如: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香港、日本等更對病毒更有容忍度,然在影片中仍絕口不提「台灣」,令網民對其身分與立場質疑。

甚至有網民肉搜出撰文記者外派背景,並對其展開評論。除此之外,有人話鋒一轉,表示「幾乎每個媒體都放錯重點啦!去肉搜記者是誰,以前在北京待過在華爾街日報待過,去罵甚麼新加坡有甚麼資格說台灣,去說美帝自己爛得要死,去說那個史丹佛教授如何如何,這些都不是重點啦。」

另外,也有一部分網民表示「我根本不想管上面在吵什麼,我只希望伴侶可以來台灣結婚,因為疫情我們已經錯過一年了,現在都不知道盡頭。」「我任職的旅行社都歇業了,復職遙遙無期。」「只希望疫情趕快結束,它已經打亂了很多人生規劃」比起沸沸揚揚地追打那些報導,好些人更希望盡快回到日常,讓人生計畫回到軌道。

台灣網友為何不再信任紐約時報?

此爭議事件不僅牽涉到台灣在國際上的防疫位置,其中台灣人對待《紐約時報》的態度也在數年間不斷變化。事實上,在台灣提到《紐約時報》,許多人肯定記得在2014年台灣爆發太陽花學運後,有民眾自發團隊集資買下《蘋果日報》頭版和《紐約時報》國際版全版,意旨透過刊登廣告〈Democracy at 4am〉(凌晨四點的民主),向國內外讀者敘述太陽花學運的始末,更冀望向國際呼籲關注與支持,並在專案聲明「我們國際見」。當時,該專案在不到一天的時間,便吸引了超過3千網民,集資近700萬,成功登上兩報頭版,獲得網民一片議論。

六年後的2020年,時值疫情爆發,年初因應WHO秘書長譚德賽認為台灣對他有種族歧視的公開發言,台灣有團隊發起集資刊登紐約時報全版廣告〈台灣人寫給世界的一封信〉,意欲刊上紐時向世界聲稱「Taiwan can help」,團隊表示該專案將「承載許多人的期待,我們準備向世界發聲」。同樣地,在不到一天的集資期間,便獲得超過2萬人贊助,近2000萬達標,引起民眾熱議。

《紐約時報》全版廣告〈台灣人寫給世界的一封信〉。
《紐約時報》全版廣告〈台灣人寫給世界的一封信〉。

事實上,台灣從民間到官方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和影響力,而兩次刊登追本溯源,除了就相關議題的表態,更是台灣民間社會藉刊登《紐約時報》,讓台灣為「讓世界看見」。只是兩次事件隨後也掀起網民討論,在2014年的學運廣告刊登後,眾多網民專注討論關於「紙媒是否能達到預想中的宣傳效益,以及高度網絡化的趨勢,是否讓在紙媒上所砸的募資是石沉大海?到底還有多少人在看報紙?」

來到了2020年,比起六年前,這樣的意見更為分歧。許多網民還是很直接地聯想到太陽花學運的刊登經驗:「六年前,我們買紐時談民主;六年後,我們談的是台灣和世界站在一起還是只是砸400萬用美國媒體和譚德賽吵架?」比起前者不同的是,更多網民對於紐時的立場提出質問:「為何是首選紐時不是CNN或是BBC?難道是因為怕不太中立怕被錯誤解讀?那提供優質新聞的紐時就真的夠中立客觀嗎?」

為何民眾開始質疑紐時?那個能藉以「被世界看見」的載體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民眾內心變質了?

我們將時間軸拉到2020年美國大選前,伴隨著美選升溫,台灣雖然避開了疫情,卻深陷對抗中的中美之間,隨著中美對抗升溫,台美也越走越近,有關台海再度爆發戰爭的討論喧囂塵上,很多台灣網友欣賞川普的抗中姿態。

數據也顯示,台灣已成為全亞太最支持川普的地方:10月15日,英國市調公司 YouGov 公布一項美國大選的意向調查,報告顯示亞太區域的八個國家/地區(香港、菲律賓、泰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僅台灣對特朗普支持率(42%)高過拜登(30%),其他國家/地區皆是拜登的支持度更高,台灣從此被部分本地媒體或人士稱為「亞洲川粉」(台譯 Trump 為川普)基地。

紐時也曾在刊出〈為什麼許多台灣人與川普和美國站在一起?〉為題的報導,指在美國大選前夕,特朗普對台的外交、經貿政策獲得台灣政府及民眾的廣泛支持,卻不只一次激怒中國,讓北京祭出新一波軍事威脅與文攻武嚇。這些日益緊張的局面讓許多台灣人開始覺得矛盾,甚至感到需要表明立場的壓力,甚至是一些國民黨支持者,也在看待兩岸議題時更加傾向於執政的蔡英文政府和美國。文中的受訪者更表示,台灣與美國越走越近是好事,她欣賞蔡英文執政以來對中國展現出的強硬姿態,今年也投票支持她連任。

就在這種夾雜著擔心害怕等各種複雜因素下,台灣人看待紐時,註定不能像起初期待通過它讓台灣「被世界看見」那麼簡單,紐時在美選前火力集中刊出大量批評川普的相關評論,這更令很多台灣網友深感複雜和不滿,普遍認為紐時反而不願去攻擊更有「親中形象」的拜登,甚至有網友表示喊出了支持拜登就是「中共同路人」的激烈說法。

在這樣的背景下,紐時的一舉一動都勢必被台灣網友用放大鏡檢視,而就在選前最激烈的時期,紐時在10月24日刊登一篇〈大紀元時報:從反華小報到右翼影響力機器〉引發台灣關注,該內文聲稱《大紀元時報》支持特朗普,報導中指大紀元「這份出版物及其附屬公司採用了一項全新的戰略,包括創建數十個Facebook頁面,發布令人愉悅的影片和誘人的標題黨新聞,然後用他們來獲取訂閱,並將流量帶回至其具有黨派性質的新聞報導中」,並認為合其附屬機構已成為「右翼媒體中的一支生力軍」。

兩日後,《大紀元時報》隨即反駁道「《紐約時報》一直在尋求擴大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並接受中國國有媒體的數百萬美元的廣告收入」,並且批評紐時「是用不合事實、含沙射影和歪曲報導的方式,試圖抹黑競爭對手。應該將大紀元『寫成一群華裔美國人珍惜第一修正案權利,成功地發展成為一家大型獨立媒體的故事。』」

紐約州皇后區,《大紀元時報》的美國大選後頭條報道。
紐約州皇后區,《大紀元時報》的美國大選後頭條報道。

在紐約時報與大紀元之間,或許並非所有台灣人都會認為紐約時報更有公信力。端傳媒曾透過數據分析,美國大選期間,由於台灣並不會對兩位候選人進行正式投票,故,台灣民眾對特朗普的支持度是否為真,不得而知。但就社群數據分析結果來看,台灣網友對特朗普的討論熱度確實高於拜登。而台灣的社群關注美選的主要信息來源,結果顯示:《大紀元時報》為台灣民眾在網路上獲取美國大選消息的主要來源之一,尤其提及特朗普的文章最為熱門。

在《大紀元時報》的相關內容中,特朗普被描述成一個能與中國對抗的強人,同時也伴隨著描繪拜登的「親中形象」,這樣的塑造廣泛受到台灣讀者歡迎。在美國大選關於特朗普的討論中,過往被台灣讀者視為「世界之窗」的紐約時報,在社群上的影響力,反而在《大紀元》之下。

台灣知名政論KOL胡采蘋的發言,或許可以說是一個台灣人對紐時情結的翻篇里程碑。她說:「誰再去紐時登廣告我就跟誰絕交。或去搶劫他家,錢太多應該搶。」從「買廣告」到心存質疑,台灣人對紐約時報的觀感、對「國際媒體」的認知,或許正在悄悄地變化當中。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