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內卷中國:習近平時代的「治理現代化」意味着什麼?

形式主義、反效果、低效⋯⋯就連中國國家監察部門都在公開文章中表示,要警惕國家治理日益出現的內卷化現象。

內卷中國:習近平時代的「治理現代化」意味着什麼?

【編按】:這是端傳媒2020年終題的第四篇,歡迎點擊訂閲專題。我們與你一起,關注一個時代的碎裂與另一個時代的新生。

內卷,是中國大陸今年的熱門網絡詞彙,各類論壇、知乎、B站等,都有對它的討論,主要形容大陸民眾在教育、醫療、住房等領域高消耗、低收效的表現。人類學家項飆曾形容內卷為一種「不允許失敗和退出」的競爭,引起社會極大反響。端傳媒推出年終系列評論,希望進一步把內卷從生活層面放到體制層面分析,探討內卷的結構性原因及出路。本篇為第一篇,政治篇。

武漢的2019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中國採取了嚴厲的疫情防控手段。湖北各地市採取了全民隔離、堅壁清野的封城與全民禁足政策。其他省份則嚴格實施外來人口隔離14日的規定,當出現零星個案的時候,通過監控系統鎖定密切接觸者,輔以動則數萬人的大規模檢測迅速切斷傳播路徑。在最近成都的一個酒吧集聚傳播中,成都市政府在12月9日一天就檢測了超過48萬人

極端的防控手段成功阻止了疫情的傳播。零星的個案對人們出門工作和消費的意願影響甚微。在政府投資拉動和國外進口需求增長的情況下, 自5月起中國內地的生產已經逐步恢復正常,東部沿海地區的出口增長再次創新高。 日經中文網的報導顯示,中國在世界主要國家的出口中所佔的份額在2020年反而進一步提升,超過了歷史新高。根據IMF的預測,中國有可能是今年全球唯一一個錄得經濟增長的國家。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