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連月來,泰國的街頭運動不斷升溫,並最終在政府宣布的緊急狀態下產生了更大規模的街頭衝突。泰國年輕人為何向王室、政府和軍方挑戰?《端傳媒》2019年曾採訪泰國年輕一代的社運人士Pai,講述泰國社運青年的故事。下週則將刊出與泰國社會學者的對談,深入分析十年前的泰國「紅衫軍」運動與當今社運之間的關聯。
10月16日夜的曼谷市中心充斥着怒吼、尖叫、打擊聲、碰撞聲與警笛聲。作為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泰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不夜城曼谷在過去這個晚上響起了水炮車驅散示威者時的笛聲。
當地時間16日下午,有數千名示威者在曼谷市中心聚集。民眾聚集僅約2小時後,警方就與示威者發生了正面衝突。6時30分左右,泰國防暴警察向人群邁進。7時前後,警方的數台水炮車射出藍色水柱,在場的防暴隊盾陣則向示威者推進,有示威者被捕。更多人開始後撤。「撤退不是投降」,不少人在社交媒體如此表示。泰國親官方媒體《曼谷郵報》稱,警方於當晚8時30分左右重新控制了巴吞宛區(Pathum Wan)的重要十字路口。截止香港時間午夜2時,示威人群已經四散。
過去數週來,大量泰國民眾走上曼谷街頭,要求軍方背景的總理巴育(Prayut,台譯帕拉育)下台,修改權力向軍方傾斜的2017年版憲法,他們還直指權力膨脹的王室,要求實行徹底的君主立憲制。這場運動以年輕人為主,還受到香港去年反修例運動的影響,在社交媒體上出現了台港泰串聯的「奶茶聯盟」論述。
15日,泰國政府頒布緊急狀態,宣布禁止5人以上集會與傳播「可能有害國家安全」的資訊。然而民眾無視這一禁令,繼續組織抗議。16日的遊行組織方聲稱有20萬人走上街頭,而各路媒體估算人數在數千至數萬人不等。
「大約18時40分,聚集在巴吞宛區的民眾開始騷動起來。組織者試圖讓大家冷靜,人們開始向暹羅購物中心(Siam Center)聚集。這時,警方向聚集的群眾發射了水炮,驅散人群。前線的朋友們試圖用雨傘抵擋,但很快敗下陣來,還有人受傷了。有人感到灼傷感,我估計是警方在水中混合了刺激性物質。」現年23歲的,從抗議現場撤下的應屆畢業生阿沙尼在接受端傳媒採訪時說。
曾多次參與反政府集會的伊提功則因加班未能參與示威活動。他對端傳媒表示自己「現在非常憤怒,沒有心情再和人聊下去。」
阿沙尼等抗議者主要聚集在拉差帕頌(Ratchaprasong )商圈、四面佛廣場(Erawan Shrine)、巴吞宛商圈、拉差貼威(Ratchathewi)地鐵站等曼谷核心地段。這裏既是曼谷的商業中心,也是政治活動聖地,見證着泰國歷史上頻繁發生的街頭運動與軍事政變。2010年,支持原總理他信(Thaksin Shinawatra)的「紅衫軍」與政府在四面佛廣場陷入對峙,政府軍警圍困這一區域數日後強行清場,有數名「紅衫軍」成員在清場中身亡。
如今,以要求巴育下台為核心訴求的抗議已持續超過3個月。10月15日緊急法令後,曼谷街頭一度出現空蕩無人的景象。但當日下午4點開始,大量示威者不顧緊急狀態令,在拉差帕頌等街區組織大規模集會,與駐守的警力正面對壘。警方壓力下,15日的集會於當晚約10時結束。但示威者在16日很快捲土重來。
街頭運動與軍事政變在泰國歷史上屢見不鮮,對異見的鎮壓也屢有發生。1976年10月,右翼組織對示威學生發動「法政大學大屠殺」,共造成超過40人喪生,是泰國歷史上的著名血案。
2019年底,曼谷大批民眾響應反對黨未來前進黨(Future Forward Party)黨魁塔納通(Thanathon Chuengrungrueangkit)的號召,示威反對政府打壓。這是2014年巴育發動軍事政變上台以來首次出現大規模示威活動。未來前進黨於2020年2月被法院勒令解散,重組為前進黨。
巴育軍事政變後,2013年至2014年間親他信的「紅衫軍」與親王室與中產階級的「黃衫軍」的街頭對峙終結。但之後,巴育政府一再拖延承諾中的選舉,至2017年才推出軍方色彩濃厚的新憲法:泰國下議院500席議員通過選舉產生,上議院250席議員則由軍方指定,領導政府內閣的總理則由上下兩院共750名議員一同選舉產生。軍方在總理推選上權力極大。
今年3月中旬以來,受Covid-19疫情影響,泰國政治集會陷入停滯,直到夏天。7月18日,數千名不滿經濟衰退的示威者走上曼谷街頭抗議,開啟了新系列抗議,逐漸發展成一場大型抗議運動。其中多項訴求被提出枱面:要求巴育下台並解散國會、重新起草憲法、停止使用「112條」,等等。112條即不可侮辱王室的「欺君法」,根據該法,在泰國一經定罪「侮辱君主」,最高可判監禁15年。
現任泰國國王拉瑪十世於2016年即位。與形象近「神」的父親拉瑪九世不同,新泰王緋聞纏身,且長時間身居德國,引起民眾不滿。7月中旬,示威活動提及「112條」,令以王室為禁區的泰國社會驚訝。8月10日,泰國法政大學集會上,學生領袖帕薩亞(Panusaya Sithijirawattanakul)宣讀了關於君主制改革的10項訴求。9月20日,示威者在曼谷王宮外安置了一塊牌匾,上書「泰國屬於人民」,呼應歷史上推動泰國1932年樹立君主立憲制的泰國人民黨。10月14日,示威者與王室車隊正面接觸,齊刷刷向王室車隊舉出源自電影《飢餓遊戲》的「三指禮」,向坐在車裏的王后高喊「我的税去哪裏了」,諷刺王室揮霍資產,此舉創下了泰國民眾公開對王室「不敬」的歷史。
16日夜,泰國警方發言人強調,所有違背緊急狀態令參與集會或於網上發布「違法信息」的人,都有可能被逮捕。根據泰國人權律師團(Thai Lawyers for Human Rights)統計,10月16日前已有至少51人被逮捕。16日晚,又有一批數量不明的抗議者被收押拘留。這些被捕者未來得及撤離現場,或是留守在暹羅購物中心附近時被警方逮捕。
16日深夜,在警方清場後,「自由青年」(Free Youth)等團體宣稱將於17日(週六)舉行新一場集會,但具體地點保密。「我相信有更多的人民會站出來,許多人被激怒了。儘管有更多的抗議領袖被逮捕,但現在的集會已經有所不同:我們不再有個人領袖。我們有的是集體的能量。」阿沙尼表示。
「希望全世界都在看着這裏。」他向端傳媒說。
(應受訪者要求,阿沙尼、伊提功為化名)
觸摸世界的政經脈搏
你觀察時代的可靠伙伴

已是端會員?請 登入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