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難處。」這是一條在散裝衛生巾電商賣家頁面的留言,回覆關於「兩毛錢一片」衛生巾的質疑——「這麼便宜的三無產品也敢用?用在私處的也敢亂買」。
這則對話的截圖隨後引發中國大陸網民對月經用品價格、月經貧困的討論,「散裝衛生巾」、「月經稅」等一度登上熱搜,有人呼籲對女性生理用品實行減稅或免稅,也有網民稱「只是一杯奶茶錢的事」,有男性網民「出謀劃策」,提出「可以使用廉價國產衛生巾」,再度引起爭議。
據媒體報導,中國約有400萬女童面臨「月經貧困」,甚至有人把穿過的襪子當衛生巾。事實上,一個女性一生中至少有2500天處於經期,需至少使用一萬片衛生巾。對於多數女性而言,生理用品是每個月必不可少的開銷之一,不少女性還要面對痛經、經前症候群等不適。那麼對男性而言,他們如何理解月經和月經貧困呢?我們和來自中港台的七名男性聊了聊。
劉有野,27歲,中國大陸,程序員
「男生不會注意到月經,我們只會注意到女生結伴上廁所。」
我一開始看衛生巾廣告完全不了解這是幹嘛的,只覺得吸水好厲害。小時候跟父母會養成一種默契,你大概知道這是什麼範疇的東西,你就不應該問,那時看衛生巾廣告也會模糊地知道是屬於這個範疇的。
第一次知道月經是初中,在類似家庭健康之類的雜誌上,感覺打開了新世界。原來這個事那麼多人都知道,但是我一直不知道。
後面初二還是初三,上課就會講了。那節課是關於男性女性的生長,開課之前整個班沉浸在一種又活躍又興奮、但是都憋着的狀態。大家對這節課有一種跨界的期待,好奇的並不是這東西本身,因為自己在課前都看過很多遍了,可能是好奇老師會用一種什麼樣的方式講,或是期待老師難堪、女同學害羞吧,類似於你很小的時候使壞、做惡作劇,然後等待對方發聲的那種感覺。但其實講了之後並沒有人笑,可能因為老師講得比較嚴肅,那個課就以非常普通的方式結束了。
中學男生之間雖然會拿性器官開玩笑,但稍微嚴肅一點的討論是完全沒有的,也基本上沒有討論月經。會討論胸部,這是一個非常直觀且明顯的東西,我記得高中需要跑步,一群男生每天跑完步在那裏等待9班的一個女生過來,她的胸部發育得非常大,但除了胸部之外,其他的性徵都沒有,沒有屁股沒有腰,更不用說月經這些東西。
男生不會注意到月經,我們只會注意到女生結伴上廁所,上廁所的時候會抽出衛生紙,但是別的東西我們就不知道了。有女生第一次和我講月經是在高中,一個比較要好的女生,那時感覺她不對勁,我問怎麼了,她就告訴我。我比較訝異,沒想到她會說出來,那時覺得應該是一個不可以擺上枱面說的事吧。
不過從那之後,就有種這個事突然進入了你的生活的感覺,看到她喝熱水或者買紅糖,變得有理有據了起來。因為之前這只是一個知識點,是比較死的東西,直到有一個人跟你說,她來月經了,你才意識到這個東西活過來了。
我第一次看到帶血的衛生巾感到很噁心,在公共衛生間看到,它的血是已經變色了的,非常暗,給人一種非常不好的感覺,非常污穢的東西——你自然而然就會這麼覺得。所以你們女生那個用過之後是可以疊起來的嗎,還是只能以那種速戰的形式被丟掉?我不知道新鮮的血會不會顏色更鮮亮一點,還是經血排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比較暗沉、像靜脈血那種了,我還挺好奇的。
大學時我第一次幫女生買衛生巾,比較要好的女性朋友跟我說來「那個」了,但是沒有衛生巾,我就去給她買。買之前非常扭捏,在貨架前假裝路過,然後看沒有人就拍一張照片問她要哪一種。我還記得當時在超市裏比較侷促的感覺,因為要彎下腰看貨架,一個一個比對,我很擔心自己買錯,所以我會裝作是反復路過,直到大致鎖定範圍之後,再定下來查看,但也是非常快,拿了就走,總之非常感覺像一個賊。
衛生巾拿到手上的時候,好輕好輕,想像中它應該要更重一點。我覺得衛生巾的花樣太多了,不同包裝、不同顏色、不同長度的,這個牌子跟那個牌子有什麼區別嗎?哦對了,大學時我才知道還有絕經,也是非常驚訝,原來這東西還會停麼。而且那時才知道那個東西是要貼在內褲上,而不是貼在身體上的。
比較了解月經還是有女朋友之後。我還推薦我女朋友用棉條,可能是從早期的知乎上知道了這個東西,就推薦女友使用。但她剛開始蠻抵觸的,我推薦好幾次都失敗了。後來我們還討論過月亮杯,但是她也並不是很有慾望,而且也不太接受重複利用,或者是自己親手把血之類的東西弄出來這種感覺。不過後來她還是用棉條了,熟悉了以後對這個比較得心應手。
我女友對這方面的事特別害羞。她跟我聊的時候,除了說有沒有來或舒不舒服,也不會說其他什麼。但我覺得男生應該都會蠻好奇月經的,感覺日常的世界裏有很大一塊是大部分人都知道、但你完全封閉在信息之外的,在你主動去了解之前,完全不會意識到它在你身邊佔據這麼大的分量。
我知道最近網上有聊月經貧困這些話題,裏面有條留言——「姐妹,我有困難」真的戳中了我。我買衛生巾的時候也覺得這個東西真的好貴,尤其知道一天都要換好幾次之後。我知道的衛生巾大概十到二十塊錢一包,一天要換三到五、六片,一個週期下來應該需要二十片左右。那麼衛生巾就明顯是不符合常識的貴了,因為它是一個需求量非常大、而且算生活必需品。它還是一項關於衛生健康的東西,你沒有其他選擇。所以看到那條留言時,我真的可以感受到她說這話的狀態,她是完完全全不得已的。
裕齊,26歲,台灣,公務員
「女朋友來月經時會讓我幫她洗沾上血的內褲,我覺得還好。」
我大概小三小四(年級),就知道女生會有月經,因為我有個姐姐。有一次看到廁所馬桶有血,有一點點被嚇到,就去問爸媽,爸媽講這是月經,是女生成年時有的現象。我知道這就是單純在流血而已,不會覺得很可怕或噁心。
還有學習教育,台灣從小學一年級就有健康教育課,一直到高中,每一年都有,一週上一、兩節。小學一年級會教男女構造,男女生殖器官有什麼不同,但那時年紀小,沒有理解多少知識,只會開玩笑。後來國中高中也會講,內容從輕輕帶過,到深入討論,後來還會討論男女關係。我們上這門課沒什麼有趣的感覺,也不會覺得很奇怪。
但國中有一次的健康護理課印象很深刻,老師帶了一個男性的性器官模型,來示範保險套的用法,整節課就很沸騰。老師略顯嚴肅、快速帶過這樣,不然壓不住場子。然後這個器官模型就在班級輪流傳,讓每個同學都試試怎麼戴保險套,大家就瞎起哄,拿着模型嚇女生,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保險套。月經好像老師也有教,拿顏料的水示範衛生棉用法,但不太記得了,都被這堂課歡樂的氣氛蓋過了。
我第一次知道痛經是在高中,有個女生上課上到一半,突然抱着肚子哭,她痛到沒辦法行走,像被揍了好幾拳一樣。我和幾個男生就去借輪椅把她推到保健室,看醫生給她拿黑糖水,熱水熱敷。我有想過如果是自己痛經會怎樣,還是有點難理解,怎麼會那麼痛,有點被嚇到。
推女生去保健室是我們自己主動去做的,我覺得台灣男生都挺體貼的,很gentleman。但難免也會有一些男生拿月經開玩笑,比如看到女生拿出衛生棉,會說「誒你來那個哦」。所以上學時有的女生還是會有些羞澀,拿衛生棉出來的時候會遮一下,不像現在,就不會覺得這種事尷尬了。
現在我同事女生就比較大剌剌,來月經會直接拿衛生棉出來,好像說我來月經了你們要對我好點。還會直接和老闆要求,能不能在辦公室準備一點衛生棉,來月經了我想吃甜點這種,我們老闆人很好,都會答應。昨天我們女同事來月經沒有帶衛生棉,還叫我去幫她買。
我女朋友來月經的時候會讓我幫她洗沾上血的內褲,我覺得還好,就是髒了而已。我覺得身為男生,還是要多體諒女生,觀察她們的情緒,提醒不要吃太冰的太刺激的,她想做什麼就讓她去做,多幫忙。
Charles,25歲,香港,公務員
「如果一個事不被廣泛提到,但它又存在,那一定是大家在刻意淡化它。」
我不知道散裝衛生巾是什麼,是像手帕紙那樣麼?把一整條拆開出來賣那種。我想有人買散裝衛生巾,是因為不想讓人知道自己有買衛生巾吧。
月經貧困的話,好像聽過有這種新聞,覺得有些詫異,感覺衛生巾像牙膏、牙刷這種日用品,應該是可以負擔的吧。我還不太清楚衛生巾的價格,我猜四五片一包的衛生巾是20到30元,我也不知道女生一天用多少片,可能一天3片吧。這樣一年大概1000元左右用來買衛生巾,我覺得還好,不算很沉重的負擔,就當每月和朋友吃了次飯,香港和朋友吃次飯人均就要200到300塊。
香港應該是有人買不起衛生用品的,但感覺不會有人拿出來說,就像一個人家裏沒有牙膏,他不會拿出來講一樣。另外月經在這個社會還是有些禁忌吧,有些女性的事情,像乳罩、衛生巾,很少有人拿出來講,感覺會令人尷尬。或許一些網站上有衛生巾大比拼之類的訊息,但我生活裏不會看到這些。
我小學就知道有月經了,我媽媽會說她要用衛生巾,很自然地講出來,家裏也見過衛生巾,但也沒有特別好奇,因為我不會用到。我們從小四到中一有好幾節課和生理知識有關,老師就輕描淡寫,同學就安靜地聽。記得有一次,有個小學同學看到書裏寫青春期的轉變,很興奮地讀出來,但沒有誰理會他。
中學時女生基本都有月經了。女生有時候會因生理期不上體育課,或者說「不要惹我」一類的話,我聽到也沒有覺得很驚奇,就好像是聽到她們肚子痛一樣,不會有特別的想法。
我沒見過帶血的衛生巾。不過我有次坐地鐵,看到有個女生起身後,座位有一點血跡,那個應該就是經血吧。我覺得有點不衛生,怎麼會這麼不小心呢,如果漏出來,她自己也會不舒服吧。
我有好奇過月經,不過就像好奇生小孩那樣,會想知道這個是怎樣進行的,會不會很痛,流多少血,但我也不會刻意去找答案。一是和自己無關,二是這個話題太尋常了,另外大家也有點覺得抗拒吧,會聯想到髒、不乾淨。因為社會都沒人提這個事,如果一個事不被廣泛提到,但它又存在,那一定是大家在刻意淡化、冷處理這個事。我感覺香港沒什麼話題和月經相關,不過有一段時間大家認為要環保,提議用可以重複使用的衛生用品,但我覺得很難實行。
衛生巾廣告還蠻有趣的,印象中衛生巾廣告主色調是白的,然後主角穿着長裙,很舒服地在一個地方跳來跳去。我覺得白色是想告訴你它很乾淨。我有經過商店賣衛生巾的區域,感覺它們包裝都還挺好看的,色彩很繽紛、討喜,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我也在媽媽的購物籃裏拿過衛生巾,感覺很輕,像紙手帕。
多子,27歲,中國大陸,記者
「潮汕人要拜神,但姐姐來月經時不能拜。」
我初中或小學時第一次知道有月經,大概是通過一些科普類書籍,知道女生每個月都要從生殖器官流血。
我們潮汕人要拜神,有時候媽媽會說今天她不能拜,或者今天哪個姐姐不能拜,讓我去。以前我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我才知道可能來月經了,一般來月經的時候,我們那邊就會有風俗說不能拜神。
我們共用洗手間,有時姐姐們會把衛生巾放在浴室垃圾袋裏,然後把它紮起來。一般來說,浴室裏是不會有垃圾袋的,因為大家都往馬桶丟,所以有那個袋子的時候,就一定是衛生巾。但如果說一天都放在那裏,我媽就會很生氣,就會罵那個姐姐,就說你用過的「那個東西」不乾淨,收拾掉!
我覺得來月經的時候會很熱很悶。 有時候你穿太厚的內褲再加一個外褲,就算不是夏天,自己都會很難受,尤其它還是一張不乾淨的衛生巾,已經有月經在上面了,就會更不舒服。 一次月經的出血量大概是星巴克的大杯那麼多吧。 (記者告知他總出血量大概只有30~80毫升。)真的嗎?為什麼老有人說女生每個人每個月都會失掉200CC血?不過女生每個月都流血,我們男生去獻個血根本就沒什麼。
價格上,月經一個週期是7天的話,白天至少來說要用兩個,晚上要用一個,如果平均一個算三塊錢,估計一次月經要100多塊錢吧。我不知道女生使用的月經用品大概需要多長時間換一次。(得知4小時一換後)那挺麻煩的,可惡,怎麼沒有為月經設個假期?
張銘,26歲,中國大陸,程序員
「有些人即使收入夠了,也會不捨得買衛生巾。」
我是看少兒科普雜誌知道月經的。軍訓時,大家傳說鞋裏墊上衛生巾會舒服一些,我也買過,但其實並不舒服。
我能理解一部分人應該確實買不起衛生巾,因為我家以前是農村的,現在有很多親戚在農村,我完全能理解有一些貧困的人,不只是收入問題,有些人即使收入夠了,也會不捨得買。我覺得衛生巾甚至應該免費發放,或許可以在廁所裏放一個裝置,大家可以免費取,但是要保證衛生安全。
電視上經常有衛生用品的廣告,什麼隱形的翅膀, 主要都是講怎麼睡都不會側漏,或者白天都可以隨便運動之類的。我不需要從女朋友那裏就知道肯定不一樣啊,它結構設計就不可能做到隨便跑不漏,因為有縫隙的吧,不是完全貼合。另外廣告上一般會宣傳那種類似沒有感覺或者很舒服,但我估計也很難做到,畢竟是捂了一塊不太透氣的東西,尤其是夏天。
來月經的感覺,我覺得可能有一點像流鼻血,因為我以前經常流,我流鼻血還比較突然,生理上可能會有點像。痛經可能像比較疼的牙疼。另外我年初做眼睛的手術,當我做完手術,需要從床上轉移到一個輪椅上,我當時起不來,太疼了,很緊張,人都虛了,爬都爬不起來,需要別人把我扶起來架到輪椅上,這輩子最疼的時候,不知道痛經是不是和那個一樣。
我老婆痛經比較嚴重,不吃藥就會在床上打滾,需要的話,我會買點藥,就是布洛芬,現在也不用專門買了,都是常備的,其實我感覺她來月經我幫不上什麼忙,可能準備點熱水吧。我也在百度、知乎查過,但我覺得都是比較廢話,說吃止痛藥,我也知道可以吃止痛藥,但本質上也沒有什麼辦法。
Picco,40歲,香港,性玩具用品商店老闆
「這麼多年來,我對月經學到最多的,就是心情上的轉變。」
對男性來說,一直到大學不知道月經是什麼,不是太大問題。尤其是我那個年代,媽媽也不會特別去講。所以我認真了解月經是跟我的伴侶一起住的時候,「噢,原來每個月都會有月經」。
伴侶在月經期間最特別就是她心情的起伏。她其實能照顧自己,但在relationship(關係)裏,你會留意到她每個月都會有幾天是心情不好的,覺得人生沒有目的,或者夏天好熱好焗啊。很多男生在一開始的relationship中,遇到那幾天是特別煩的,想逃避,但我會逐漸了解:「噢,原來是有個荷爾蒙的變化」,或者夏天有條M(指衛生巾)又很不舒服,才會令到她的心情不太好。現在她會計算時間,說「我捻我就來M啦,心情好低落啊」。但我伴侶來月經時,我沒什麼共情,哈哈,Physically真的沒什麼。她也不是很痛。
這麼多年來,我對月經學到最多的,就是心情上的轉變。要首先知道這是因為身體的cycle(週期)而引致心情上的轉變,而令到開心點的方法可能是其他external(外在)的東西,例如月經前做多一些運動、吃好一點、睡好一點。
所以如果學校會教男性——女性每個月會有幾天有一團不開心的雲黏住她們,那時候特別容易發脾氣的話,那你在未來的關係中也會知道,「噢,原來有時女生是會這樣的」。其實所有人都是這樣,我自己都會,無端端可能某幾天容易發脾氣,我看一些research說男性也有一個類似的每個月的cycle,那如果大家都知道有這麼一個cycle的話,就容易點處理咯。
我們店裏有賣月亮杯。男生對不同種類的產品沒有什麼感覺,但是當你的伴侶嘗試一些新產品,令到她心情改善之後,就會有感覺了。「噢原來有樣東西叫暖宮油,可能M痛時擦了會舒服點」,就會開始留意或買給她試一下。我們有很多男生買月亮杯給女朋友試,見到月亮杯可以令你下邊都舒服一點,尤其用了之後還可以泡温泉、游泳、踩單車,這些都是一種很大的incentive(動機)去撩你的女朋友,「不如你試下啦」。
我們也有客人反映不敢試月亮杯,或者試了覺得接受不了。因為有些形狀的陰道或子宮頸未必跟月亮杯的形狀合適,用起來未必會舒服,或者用着經常漏。有些人覺得試了幾個月才上手,有些人試來試去都不行。我們遇過一兩個客人覺得自己怎麼都拿不出來,又沒有partner(伴侶)幫她,她就要去找醫生幫忙拿出來。但這跟信心也很有關係,如果她夠膽應該就可以拿出來,她就是害怕。
我老婆經常忘帶M巾出門,所以我會擺一些M巾在背囊裏,像一個八寶袋一樣。她在Instagram上發Po說「我老公真是一個暖男啊,有M巾在背囊裏」。然後下面有很多留言說「哎呀你老公就好啦,我老公都不會幫我買M巾啊」之類的。可能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覺得,月事產品都要女性自己負責,作為一個男人就不會handle(處理)這些東西。
我見到有很多不同的團體、NGO做很多project去推廣月事知識。但我經常覺得,這些未必能reach(接觸)到很大的群眾,要麼就是學校,要麼就是自己的NGO內部人員,或者對這個議題很有興趣的人。這些人已經很有興趣了,不用太去educate(教育)。如果真的要改變這個世界,那就要靠大眾媒體,或者最有效就是一些product(產品)咯。因為香港人最喜歡消費,有一個新product出現,「睇下啱唔啱使先,睇下有咩好野先」(編注:先看下好不好用,有沒有好東西),再接着就會了解它背後的技術、創新,接着又有很多人去了解月事相關的事情。我覺得很多時候用產品的角度會帶動整個知識的進化。
不過有一件事情是我很想知道的,為什麼經常共事的女生,會同一時間來M的呢?好神奇的現象。
湯馬士,36歲,台灣,消防員
「女兒來月經那天,我會拍手吧。」
小時候看到媽媽衛生棉有血,但也沒特別覺得什麼。當時老師會告誡我們說不要嘲笑這件事,同學好像也不會嘲笑,就知道大概是一個正常的女生會有的東西,也沒有特別覺得骯髒。觀念是還算健康的嗎?
國中與女同學稍微聊到月經,當時我就是覺得很麻煩,月經來的時候就不能穿淺色的褲子裙子,身體下面濕濕黏黏,光想想就覺得不舒服。那時候還不知道有棉條,只知道衛生棉,然後一直要跑去換,很不舒服,大家就覺得女生很辛苦。
女生除了月經,還有很多事情都很麻煩,比如不像男生那麼自由,想幹嘛就幹嘛,要比較端莊賢淑之類的。所以從學生時代開始,就覺得當男生比較開心,很自由,那時問下輩子要當男生當女生,我就完全不會猶豫,當然是當男生。
我高中唸的是男校。那時印象很深刻的是大家會傳閲A片,性教育大概都是來自A片,那時男生的生活大部分是圍繞着這些,講一些女生的屁股、胸部、打手槍這種,不斷地講這些事,各種想像女生。但關於月經的想像比較少,月經離我們男校太遠了,而且月經好像不會直接和性有關係,反而是覺得有月經,好像就不能做愛。
大學交女朋友,同居的時候,發現她真的晚上睡覺月經的血會漏出來,沾到內褲和棉被,更能體會(當女生的)麻煩。看到她用後的衛生棉,血淋淋的,哇塞這麼多血,嚇死我了,好恐怖。以前我媽用過的衛生棉會包得很好,可能她也不好意思,家裏都是男生,就她一個女的,也可能他們那個時代,對這個事情比較保守,要遮遮掩掩的。
後來接觸到棉條、月亮杯這些產品,會想如果我是女生的話,我一定會選擇用更舒服的產品,讓自己的過得比較簡單輕鬆一點。而且交女朋友之後,才知道女性的生理期表現會有不一樣,有的女生可能會很痛,有的女生根本沒什麼感覺,之前以為大部分都是不舒服的。還有量的變化,原來月經要好幾天,前面的量多,後面的量很少。網絡上也有一些黃色笑話跟月經有關,比如說去游泳泡温泉、整個水都染成紅色。然後我就知道了女生月經時不能泡温泉、游泳。
我的女友偶爾會痛經,臉色蒼白,不舒服的樣子。那時候網路上有教男生要泡熱的給女生喝,當個貼心的暖男,或者你想要追某個女生,要做哪些舉動。但我比較不會主動去做,因為女友痛經的時間蠻少的,而且我和女友的溝通比較好,她們有什麼需要都會直接和我講。但我聽到一些比較會獻殷情的男生會做這些事情,我覺得做得太積極會有點假。
台灣的衛生棉廣告很誇張,會強調那些女生用了它們就可以穿白色的褲子,還是緊身的那種,就可以跟平常一樣生活,這也太誇張,女生月經期間剛開始量比較大的時候,根本不可能像廣告描述的一樣這麼開心,好像沒有月經一樣。另外看廣告的時候,沒有一個實際尺寸的概念,後來真的看到夜用型衛生棉,哇靠怎麼那麼大一片。
大一點開始接觸一些女權的概念,就更覺得女生除了生理方面,社會還有很多的不平等。其實現在我這個年齡的女生,最大的問題是選擇要不要結婚生小孩,有的女生為了結婚生小孩,會離開職場,然後回不來,或者女生為了事業上的發展,她要放棄結婚、生小孩。這很不公平,所以網絡上看到相關話題的投票或者發言,我都會支持。
生活中我會支持我老婆,希望她不要因為生小孩就放棄想要做的事情。比如居住地址,我現在工作在板橋,我老婆的工作在屏東,就一南一北,我就蠻關心我們婚後要在哪裏生活,因為如果她要為了我搬來北部,就會犧牲掉她已經上軌道的工作。現在我們住在屏東。
其實我剛生一個女兒,會想女兒長大之後要開始面對這一切,有月經什麼的,會有點緊張。如果那天到來,我應該會拍手吧,女兒長大了,進入到下一個階段,應該是很開心的。
记得我14岁左右的时候,第一次在爸妈面前说出”月经“这两个字,我爸爸连忙皱眉,说太刺耳,要我不要这么说,或者说不要在他面前这样说。妈妈也不说来月经,说来”那个“。电视上的广告也说”那个不痛,月月轻松“。和闺蜜说得最多的也是”大姨妈来了“。不同的语言文字表达不同程度上的羞耻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倒是想到我第一次见到保险套这三个字,是初中的时候玩一个经营类游戏,经营一家便利商店,每到情人节保险套就脱销,而且价格也挺高的。我当时跟我爸说:这个游戏蛮好玩的,不同时间卖得不一样,比如情人节保险套卖得特别多。我爸就尴尬得黑着脸,也完全没有跟我科普的意思。而我那时候完全不知道保险套是什么…很久以后才想起来,哦原来如此。
生理课上教保险套使用方法在大陆人看来还十分遥远。
第一次接触到月经的概念大概是妈妈不舒服,说来例假了。但知道例假到底是什么可能真是自己初潮才知道。
如果有一天我買棉條時,貼心的藥妝店店員不會再主動拿牛皮紙袋幫我裝起來的話,才是真正自由的時候。有看過描述中東國家如何賣違禁的酒類,人們會上藥房買裝在棕色牛皮紙袋裡的〝藥〞,但那藥其實就是酒。在臺灣買衛生棉、棉條難道是違禁品嗎?
这个讨论里的7位男性都是同理心比较强比较尊重女性的,但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男性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也不觉得这是他们需要了解的东西。
小学中年级的时候我妈就会给我准备一个装卫生巾的小袋子,教我万一哪天在学校的时候突然初潮要怎么办,平时在家也不会对我爸遮遮掩掩,所以我自认为小学的时候还是从家庭里得到了蛮到位的生理卫生教育。但在学校,同桌的男生就会把我不小心掉在地上的小袋子捡起来,把卫生巾扔来扔去大声嘲笑,我当时完全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也不会觉得生气,现在想想只觉得小学男生好可恶。
從這個訪談看,台灣的性別平權真是兩岸三地中做得最好的。
即使是女生,我妈也从来没有教过我任何关于如何处理月经的知识,第一次生理期的时候手忙脚乱慌慌张张不知道如何贴卫生巾
@rhrm
我是念生物學出身的,你說的我都知道,但也謝謝你的補充。
放下這些在生物學科學上的分析,月經對於男性而言處於一種尷尬的狀態。我還記得在高中的時候班上的要好女生在談話時提及月經和生理用品的時候自己不知如何是好的一刻,可能是在教育中我也受到和文章中受訪者一樣的經驗吧。今天在超市經過女性生理用品的時候我也特地放慢腳步,看看那些衛生用品長成怎樣的,可能這就是這篇文章重要的地方吧。
@jling
费洛蒙促使月经同步的假说由来已久,但至今都没有确凿的科学研究能够证明这一假说。目前大多数科学家相信人类根本就不产生费洛蒙。
從科學(生物學)而言,人類女性會發出女姓費洛蒙,讓其他同居的女性生理週期慢慢同步。
這樣在生物演化上會提供優勢,讓所有有意懷孕的女性同時懷孕,讓族群照顧懷孕女性時不用考慮時間差。
而比較色情一點和男性中心一點的說法是,同步優勢在於男性不用花時間再猜不同的女性是不是適合懷孕,因為所有女性都會在同時進入受孕期,減少浪費精子的機會。
曾有科學家做過研究,指一同生活或經常一起的成年女性,她們的來經時間會越來越變得相近,但不知道這是生理因素抑或心理因素影響。另外,古人認為月亮的盈虧與女性來潮亦有關係。
從某角度來看,男性對月經的認識,可能比女性更多:男性或多或少在成長後都會知道一些有關月經的知識,但男性對月經的想像或感受,這方面卻很少為女性所知曉。然而女性還是別去探索這塊處女地,你會驚訝你身邊的男士會有如此的想像力,以及變態。
題外話,在文中受訪的Picco,不知是不是在viutv中做主持的那位?他和太太一同做節目又經營性用品店,同時也經常宣傳一些性知識及性解放觀念,是對挺有趣的夫婦。
从我自己的经历看,只要周围人素质够高,无论在国内国外,女生感受到的都是理解和关心,可能我认识的男性朋友都很不错,比较幸运。
不过月经还是蛮私隐的,係呀,最衰嘅嘢就係渣男得知女孩子月經期,會配合各種生理期「靈活」撿時間見面。
身為一個男性真的是在有了女朋友以後才知道原來小翅膀是貼在內褲上的…… 個人覺得,男性在這些方面的無知是在理解女性路上的一大阻礙。
而且那時才知道那個東西是要貼在內褲上,而不是貼在身體上的。
——
不要說男生,我是女生,小學的時候看到媽媽買衞生巾,問她這個是什麼,她都支支吾吾。我也一直以為衞生巾就好像尿布一樣是穿在身上的。是直到第一次來潮時,才哭著找媽求救要怎麼辦,才解開了一直以來的謎團。
看完之後感覺台灣男生好好噢,想跟身邊人講找男盆友要找台灣人٩(˃̶͈̀௰˂̶͈́)و
禁忌才是最無知的,因為它阻斷了溝通,假如不確定衛生巾是貼在身上還是內褲上,其實問一下就好了,但偏偏這種可惡的禁忌都讓人沒有機會問。
搞得我好想去试试月量杯,现在棉条用的很舒服。我觉得在亚洲可能普遍不喜欢“插入”式的卫生用品,特别是年轻的没有性经验的女性,花了好大力气才推荐给几个朋友。不过感觉棉条比卫生巾要自由很多,而且夏天也会舒适很多,学习放的时候也会更多了解自己的身体。
而且那時才知道那個東西是要貼在內褲上,而不是貼在身體上的。
——之前时不时在网上看到说有的男生会以为卫生巾贴在身体上,还以为是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