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取消文化,是衝擊言論自由,還是無權力者的權力?

取消文化能否成為一種既能充權,而又同時不會產生寒蟬效應的文化?

任何人在任何時候的任何言論或行為,一旦被公諸網路,都可能受到來自取消文化的評斷及其所帶來的後果。

任何人在任何時候的任何言論或行為,一旦被公諸網路,都可能受到來自取消文化的評斷及其所帶來的後果。攝: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20-09-01

#評論

近年來「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一詞越趨成為言論自由邊界討論的焦點。甚麼是取消文化?按羅斯‧杜塔特(Ross Douthat)的定義,「取消」(Cancellation)是指一種因某人的行為或言論違反了一些社會規範而導致的、對於該人的聲譽或工作機會的攻擊。

最常見的例子是,一個人在公開場合或社交媒體中發表了敏感或被認為是違反社會規範的言論後,批判者向該人的僱主集體施壓,以要求解僱該人。又例如,JK羅琳因為恐跨言論而遭到「取消」,被《哈利波特》演員及兩大百萬級粉絲網站割席,曾頒發人權獎予羅琳的羅拔甘迺迪人權組織也表示失望,促使羅琳主動歸還該人權獎——這也是受到取消壓力的例子。

單純的批判並不構成取消,取消意味著批判者要發言者為不恰當的發言負上相應的經濟代價。而當取消的行為成為一種慣常面對不恰當發言的方式時,它便構成一種文化。這一方面固然為批判言論提供了新的工具,但另一方面亦同時加強了對這種工具的使用頻率。

起初,取消文化是在一個對話語境中,弱勢一方針對強勢一方做出的行為。但隨著取消文化越趨流行,它的對象已經涉及到更多普通人,而有關它的爭議也越來越多。人們關注的是,到底取消文化是對言論自由的衝擊,還是無權者的權力?是否是政治正確的「過度」演繹?是否有邊界?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