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端傳媒五週年

中國組主編:站在理解的斷層上,做個腦筋不懶、屁股不歪的騎牆者

只有做一個「騎牆者」,才能在斷裂中建立「懂」的可能性。

圖:端傳媒設計部

端傳媒中國組主編 吳婧

刊登於 2020-08-30

#端傳媒五週年

我時常覺得自己不懂中國。比如,因疫情封城的烏魯木齊,為何強制要求未感染的居民每日服用中藥?在國外出版封城日記的方方,為何成為千夫所指的「賣國賊」?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無法出示健康碼的老人家,為何被司機乘客聯手趕下公交車?

每一個「不懂」,都代表著一層理解上的斷裂,而斷裂的背後,則是交錯的社會現實和掩埋在輿論喧囂下的時代脈絡。

至今在留言區看到「中國/中共就是這樣」或「端傳媒屁股歪」的評論時,我仍會感到一絲沮喪。因為一直以來,中國組做的每一篇報導,都在努力抵抗這種思考上的怠惰——它用一種粗暴的總結,遮蔽了世界的複雜性和自身的冷漠。我很想告訴讀者:我們的屁股一半在牆內、一半在牆外,歪不歪我不知道,但坐著確實不舒服。

做「騎牆者」的原因,並非想要合理化任何一方的聲音,而是希望清楚看到牆內的景象、並時刻與廣闊的外部世界保持連結。也只有做一個「騎牆者」,才能追問、爬梳上文提到的那些「不懂」,並在斷裂中建立「懂」的可能性。

話說回來,為什麼要懂呢?

我想用兩個日常自省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常常會代入牆內讀者的角色自問:我們的報道,是否真實勾勒出他所生活的世界?我們敘述的口吻,是否戒除了戲謔、俯視和冷漠?我們提出的思考,能否承接讀者在當下困境中的疑惑?

我也會代入港台讀者的身份,期望在故事鋪陳中打造一個易懂的語境,摒棄刻奇和嘲諷,通過細節與細節的對接、人性與人性的碰撞、制度與制度的映照,為中國力量牽引下的港台讀者的生活,提供事實與情感的關照。

我們正身處這樣的現實:牆內,公權力不斷蠶食私域;牆外,中國影響力在持續擴張的同時,亦掀起更多震蕩和改變。我們希望,端傳媒的中國報導,為牆內外的讀者理解命運和時代時提供多一些信息與信心。

站在理解的斷層上,我們想做個腦筋不懶、屁股不歪的騎牆者,從牆上為你發回報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