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李明軒:逾十年轉型,卡在高雄選舉循環中的經濟癥結與產業羈絆

高雄經濟發展的癥結為何?如何影響選舉?高雄市民又是如何看待以科技業為主的產業發展政策?

2008年2月23日,台灣高雄的住宅和商業大廈 。

2008年2月23日,台灣高雄的住宅和商業大廈 。攝:Maurice Tsai/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20-08-28

#李明軒#評論

高雄市長補選落幕,兩年前意外輸給韓國瑜的陳其邁,終於贏得遲來的市長寶座。陳其邁市長的主要政見,包括興建橋頭科學園區,打造高雄為半導體產業重鎮、AI數位科技中心。

陳其邁的產業政策明確、清晰,且身為高雄子弟,曾經說過高雄是自己一生懸命之地。然而自高雄市長補選啟動以來,選情相較此前的罷免公投、總統大選、與2018年市長選舉,卻是前所未有的冷,8月15日當天投票率為41.8%,僅有不到一半的人出門投票。「還可以啦!」高雄人這樣形容陳其邁,「把高雄交給陳其邁,不會好到哪裏去,但也不會差到哪裏去」但是也就是還可以。相反的、6月甫被罷免掉的韓國瑜,雖已成過往雲煙,卻是最令高雄人愛恨交加,感受複雜的一位市長。

雖說「一年投三次」,高雄人可能真的累了,因此市長補選投票率低落。但是兩年內選情熱度出現這樣的反差,透露出何種訊息?高雄經濟發展的癥結為何?如何影響選舉?高雄市民又是如何看待以科技業為主的產業發展政策?本文將以近年幾次高雄市長選舉的票數結果,剖析存在於高雄市民中的失落圖景與產業願景。它不一定是高雄經濟發展的唯一答案,但它或可解釋高雄起落的深刻的羈絆。

2010年8月16日,一名員工在台灣高雄的船廠焊接一艘船的部件。
2010年8月16日,一名員工在台灣高雄的船廠焊接一艘船的部件。攝:Maurice Tsai/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高雄產業的變遷與人民生活的起落

如今高雄這個城市,不僅生活著由新興規劃產業所支撐的人們,也生活著許多從1990年代製造業外移之後就惶惶度日、無所適從的人們。

高雄在日據時代就已奠定扎實的工業基礎,國民政府遷台後,經濟建設計劃延續高雄優勢,將高雄定位為工業重鎮,初期發展紡織、食品等民生工業,其後發展重化工業,包括機械、金屬、石化、造船等。便宜的人力,加上出口的優惠政策,讓高雄的工業得以全速前進。當時景氣之繁華、機會之充沛,也讓苦幹實幹的高雄市民生活穩定,心中踏實。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