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問題評論深度

「再教育營」的強迫勞動——新疆問題如何再度引發全球關注?

世界20%的棉花生產來自新疆,這意味着全球服裝市場上五分之一的棉質衣服是沾染強迫勞動「污點」的。

2020年6月18日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人戴着口罩在一家服裝廠工作。

2020年6月18日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人戴着口罩在一家服裝廠工作。攝:Liu Xin/China News Service via Getty Images

在野

刊登於 2020-08-26

#強迫勞動#新疆#評論

今年以來,新疆「再教育營」的強迫勞動問題再度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一個名為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的機構在3月公布了一份56頁的調查報告,指控83家跨國公司的供應鏈工廠存在僱傭新疆「再教育營」裏的維吾爾族工人的問題,該報告呼籲國際輿論對涉及直接或間接使用強迫勞動的跨國公司施壓,要求其加強對供應鏈企業所僱傭的工人的人權保護。

對此,全球超過250個人權與勞工團體於7月23日正式發起「結束中國維吾爾地區強迫勞動聯盟」的運動,目標在於推動國際服裝品牌與零售商停止採購涉及新疆強迫勞動的原料與產品,並將供應鏈移出新疆。同日,美國服裝和鞋類協會(AAFA)、美國鞋類分銷商和零售商行業協會(FDRA)、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NRF)、美國時尚產業協會(USFIA)和零售業領袖協會(RILA)共同發表聲明,強調對強迫勞動的零容忍立場,並繼續關注相關產品的甄別和剔除工作,從而保護工人的權利和全球供應鏈的完整性。

2020年1月12日薩拉熱窩,市民參加示威,反對中國政府對維吾爾人的迫害。
2020年1月12日薩拉熱窩,市民參加示威,反對中國政府對維吾爾人的迫害。攝:Yunus Demirbas/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跨國倡議網絡

就勞工權利而言,廢除強迫勞動是國際勞工組織理事會認定的八項「核心公約」之一。據統計,全球目前有約2490萬人淪為強迫勞動受害者,其中1600萬人在私營部門中遭受剝削,410萬人被國家當局強迫勞動。

因此,早在1995年國際勞工組織就發起了推動締約國批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勞工標準的行動,比如,今年6月8日,越南第十四屆國會第九次會議批准了《廢除強迫勞動公約》,國際勞工組織對此決議表示祝賀。在八項「核心公約」中,中國迄今只批准了《同工同酬公約》、《最低就業年齡公約》、《禁止童工勞動公約》和《就業和職業歧視公約》,也就是說,中國在法律上並沒有禁止強迫勞動,隨着新疆「再教育營」問題的揭露,強迫勞動逐漸成為國際人權和勞工組織發起「反血汗工廠」運動的目標。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