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婦女先鋒或舉手機器?申紀蘭與「社會主義女權」還有討論價值嗎?

申紀蘭說自己「從未投反對票」的時候,可能已不記得自己也曾做過「逆流」。

2014年3月4日北京,中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之後申紀蘭離開人民大會堂。

2014年3月4日北京,中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之後申紀蘭離開人民大會堂。攝:Jason Lee/Reuters/達志影像

坪山

刊登於 2020-07-05

#中國#女權主義

6月28日,中國任期最長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山西人申紀蘭逝世,享年90歲。這位來自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僅有小學文化程度的農民,從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開始,連續擔任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跨時66年,是絕無僅有的一例。

申紀蘭的離世,引起了兩極化的輿論反映。對於大多數「後社會主義時代」,也就是改革開放之後出生的中國人來說,「申紀蘭」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不是因為她年輕時候的事蹟,而是源自2009年的一次媒體事件。在參加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接受《河南商報》採訪時,申紀蘭表示: 「我非常擁護共產黨。當代表就是要聽黨的話,我從來沒有投過反對票」。一夜之間,這個「從未投過反對票」的八旬老人,成了輿論焦點——她衰老、土氣、古板,沒有獨立思想、甘願淪為一枚橡皮圖章——更有人直接說她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活化石」。這一負面評價的影響一直持續到申紀蘭逝世的當下,不少網友高喊「舉手機器死了」,似乎是大快人心。

另一方面,紀念、肯定申紀蘭的聲音,也出現在互聯網上。一些紀念文章試圖還原她作為一個農村走出來的勞模,一輩子關心家鄉、關心農業問題的樸實抱負;還有不少文章的重點是申紀蘭在基層的工作「推動了同工同酬寫進憲法」,是「婦女解放的引路人」。以此來證明中共在毛時代的平等與進步。

以上兩種言論似乎都可以成立,但也都有意無意扭曲和重構歷史事實,服務於各自的政治價值取向。在敘事兩極化的今天,我們還有任何新的視角去理解這些逐一消失的歷史人物與現代中國社會的關係嗎?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