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深度

逃離微信

去沒有監控的地方相見?

2020年2月24日,北京一名戴著口罩的男子在踏單車。

2020年2月24日,北京一名戴著口罩的男子在踏單車。攝:Nicolas Asfouri/AFP via 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林啟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0-06-19

#2019冠狀病毒疫情#Telegram#微信審查#科技

編者按:當世界被割裂得愈發清晰,技術與人類的邊界卻變得前所未有的模糊,從中國到世界都行進在一個同技術彼此印證和相互定義的歷史當中。在端傳媒成立的第五年,我們增加了科技商業報導頻道,從技術邏輯和商業表達的方向去理解此時此地。我們將關注人與機器的共同進化、現實和虛擬的滲透交叉、身份認知的困頓和拓展,以及資源與生產關係是如何被技術重新定義。這是科技頻道的第一篇報道,歡迎你分享給朋友,也期待你告訴我們,你對未來的想象。

「天下苦微信久矣」。上一次使用這個句式的人是一位失敗的農民起義者,矛頭指向的是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王朝。而如今,它的批判對象換做了一款移動互聯網通信產品,一款世界互聯網歷史上都不曾出現過的「萬能」應用。

有一種說法是,隨便打開一位中國人的智能手機,分別查看「使用時間統計」和「存儲空間佔用」,第一名一定是微信;甚至有笑談,想知道自己的社交關係中究竟和誰親近,打開微信設置中聊天記錄佔用存儲空間的列表,排名靠前的一定親。

而微信令其他互聯網產品羨慕的正在於,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說法都並非誇張。

沒有監控的地方見

J在中國大陸工作。今年2月7日晚上,被稱為此次疫情最重要的「吹哨人」之一的李文亮醫生去世。在這之後的幾天裏,J看着自己朋友圈裏的相關文章一整屏一整屏地被刪,「像屍體一樣」。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