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深度

重磅:實驗室裏的政治陰影,被FBI瞄準的中國「千人計劃」

曾經被慶祝的項目開始被譴責,參與者變成了罪犯。在未來,科學還能否進行無國界合作?

插畫:Wilson Tsang

端傳媒記者 張妍 特約撰稿人 丁昱 發自華盛頓

刊登於 2020-06-17

#脫鉤#中美關係

【編者按】美國《外交政策》稱中美關係正在「大脱鈎」(the great decoupling),在貿易和供應鏈、金融與投資、科技與商業、文化與教育等領域逐步剝離彼此之間的聯結。本文聚焦在中美「大脱鈎」中的一環——由美國聯邦政府發起的對中國資金和華裔學者的「總清算」。

2020年5月11日,美國喬治亞州西北部法庭,華人科學家李曉江認罪。他承認在參與中國「千人計劃」項目時對美國政府隱瞞了收入,被法院宣判虛假報税罪名成立,獲一年緩刑,並支付約3.5萬美金的賠償。鬧得滿城風雨的一樁案子暫時有了定論。

美國司法部公布的信息,2011年,時任美國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神經科學系終身教授的李曉江入選中國「千人計劃」項目,在保留美國全職工作的同時,從2012至2018年先後在中國科學院和暨南大學任職。六年間,李曉江從中國獲得了至少50萬美金的收入,卻從未向美國政府申報。「千人計劃」是中國政府從2008年啟動的海外人才引進計劃,通常有重金禮聘,入選者皆為傑出的科學家,還有諾貝爾獎得主。

據端傳媒的不完全統計,在美國因「千人計劃」而遭美國政府調查的科研人員有一百餘人。這項龐大的調查初衷是為防止中國勢力滲透,警惕技術與專利盜竊,防範國家安全風險。遭到調查的大多數是華裔或華人學者,而他們中許多人最終沒有成為「政治犯」,而是因經濟或税務問題被定罪。還有一部分人與工作機構私下達成協議便銷聲匿跡,或對外界緘口不提,內情成為謎團。

中美「新冷戰」一說在兩國輿論中都頗有市場。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William Barr)曾在2020年2月華盛頓的一場會議上,對包括端傳媒記者在內的媒體稱,「對於中國來說,成功是一場零和遊戲。(For China, success is a zero-sum game.)」並提醒美國大學和科研機構,警惕中國「以學術自由為幌的技術盜竊(theft of technology under the guise of academic freedom)」。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