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梁仕池 :北京為何對澳洲農業亮劍?地緣政治背後的中澳農貿難題

中澳的實質農貿爭議懸空,任由雙方的鷹派言論各取所需。

2016年11月17日澳洲,一間乳製品廠坐落史密斯頓鎮,一名工人在擠奶棚的機器旁。

2016年11月17日澳洲,一間乳製品廠坐落史密斯頓鎮,一名工人在擠奶棚的機器旁。攝:David Gray/Reuters/達志影像

刊登於 2020-06-08

#中澳關係#農業

正值2019冠狀肺炎病毒全球大流行之際,澳洲聯邦政府自4月中要求對中國病毒起源進行獨立調查,引來中方的強烈反彈。中國駐澳領事館發言人揚言會以經濟手段制裁澳洲。再加上進行中的中美貿易戰,使中澳雙方的政治交手,急劇演變成一場中澳貿易爭議。5月,中方先是禁止四間不合格進口規格的澳洲屠場出口牛肉到中國,再是以反傾銷法對原產於澳洲的進口大麥徵收超過八成的關稅。面對中方強硬的貿易手段, 澳洲聯邦貿易部長Simon Birmingham在5月17日的ABC新聞表示希望中方能重回談判桌,但卻只能拋出一句「他們都不接我電話」,表示中方拒絕安排部長級會議,令全國嘩然。 也難怪有論者指責中國「戰狼外交」的態度——用經濟手段來威脅其他國家或國民,要他們在政治立場不能、或減少發表與中方相反的意見。

澳洲近月陽光普照,但筆者感受到社會正處身於不確定與不安的氣氛中:先是疫情,再是貿易爭議,一再加快澳洲所面臨的經濟不景氣(recession)。每日的新聞報導,先是有沒有新增感染個案,然後就是中澳貿易爭議有沒有進展。

當前者漸露曙光,感染個案越來越少,各州開始逐步放鬆封城的限制,後者卻令人擔憂。澳方官員在新聞報導裏表達出的訊息都是中方在貿易問題上無憑無據、態度強硬、不願意商討,一副「戰狼外交」的態度。也不肯定中方會否將關稅延伸到如乳製品、紅酒、海鮮等其他等十分依賴低(或零)稅進入中國市場的行業 ,會否步美國後塵開打另一場「中澳貿易戰」。面對中國的「戰狼外交」,主流意見認為澳洲政府應保持冷靜,用圓滑政治手腕阻止中方擴大關稅範圍,避免貿易中斷加劇經濟衰退,因這會影響很多行業的國民生計。

面對這次關稅問題對農業社區帶來「災難性打擊」,澳洲全國農民聯合會首席執行官Tony Mahar在5月20日的SBS新聞節目中表示對中方的決定「感到沮喪和困惑」,因為「與全球同行相比,澳大利亞農民獲得的補貼很少、甚至沒有。看到對澳大利亞農民的這些指控,實在令人沮喪。」。其中一位受影響的農民則表示「對我們個人而言,這是一次真正的財務打擊,這一年來我們不得不在自己的穀物銷售方面發揮創造力。」筆者不知能否說澳洲人天生樂觀。不過,也有農民指「預計到這天會到來」,不知是2015年中澳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時這些農民已經擔心「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裏」的風險,還是多少已經有對近年與中國貿易爭議的預判。在此之外,澳洲也有一種比較貼近香港情勢的聲音,即認為澳洲政府要「企硬」(stomp up),縱使會經歷經濟陣痛也要擺脫中國在政治、經濟上對當地社會的箝制。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